第18版:四八烈士再潍坊“安过家”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纪念四八烈士,街桥易名
2011年10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纪念四八烈士,街桥易名
  1948年6月1日,《新潍坊报》对三街一桥更名进行了报道。



  1948年,潍坊特别市政府为纪念“四八”烈士,对国民党统治时期市区旧有街道名称进行易名,城内中正大街改为博古街,中山大街改为邓发街,西城至东城之朝阳桥改为若飞桥,东关大街改为叶挺街。其中,博古街是位于潍县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中心街道,北起潍县县衙门,南到安定门(南门)。1965年后,博古街又改名为向阳路至今。位于该条街道上的小黄楼是由潍县士绅丁叔言在1935年左右建造。1948年4月潍县解放后,小黄楼成为曾山、许世友、姚仲明的办公地点。留存至今的小黄楼见证了潍坊的风雨变迁。
三街一桥易名 胡亦农作文纪念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29日,中共潍坊特别市委、潍坊特别市民主政府成立,隶属中共华东中央局和山东省政府,市政府驻潍城,曾山任市委书记,姚仲明任市长。5月20日,潍坊特别市政府对于市区主要街桥易名专门下发通知。通知内容为:“在这次划区设街中,某些敌人统治时期已旧有街道名称,必须改变。现为纪念‘四八’殉难诸烈士起见,兹决定:城内中正大街改为博古街,中山大街改为邓发街,西城至东城之朝阳桥改为若飞桥,东关大街改为叶挺街。以上街桥之易名,除分令执行并特登报说明其意义,俾众周知。”6月1日,三街一桥正式易名。
  潍坊特别市政府秘书长兼民政局长胡亦农,在6月1日的《新潍坊报》一版上发表署名文章,标题是:《潍坊市民的光荣——为潍城街道更名而作》,文中说:
  “若飞桥、博古街、邓发街、叶挺街从今天起,就正式地在潍坊市民口中传颂着,呼唤着。这是潍坊四十万市民的光荣幸运和彻底翻身的标志,这是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一个月前,蒋匪帮还在这里骑在同胞们的头上,把市民压在黑暗无底的深渊里……而今,一切都变过样子了。
  “可不是吗?朝阳桥、中正大街、中山大街、东关大街都插上了和平民主的旗帜,人民胜利的旗帜……已鲜明地涂上了人民卫士光辉的名字,我们朝朝暮暮走过那里,我们朝朝暮暮响亮地亲切地呼唤着:若飞桥、博古街、邓发街、叶挺街……
  “他们之所以值得如此令人纪念……最根本的就是由于他们是为国奔波,为人民事业奋斗到最后一口气的。他们是在为中国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奋斗中牺牲的。他们以自己的生命贡献给这个事业了。他们的精神不死,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将一切悲痛化成团结的力量,向一切反动派搏斗……
  “四八烈士,永垂不朽,潍坊市民将矢志保卫和实现你们的遗志……”
博古街上小黄楼见证潍坊变迁
  潍坊特别市政府命名的博古街,是位于潍县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中心街道,北起潍县县衙门,南到安定门(南门),全长近1000米。这条街与东西走向的中轴线道路中山街(今东风大街)交叉的大十字口,是全城的中心,由此把城区分为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老潍县人通常把大十字口向北一段,称为县治前街或县门口。向南一段依次称为小十字口、田宅街、南门里或通称为南门里大街。解放前曾被命名为中正大街,1965年后,博古街又改名为向阳路至今。
  南门里大街南端,水巷子街以北,有丁六宅丁善长家的东西相对的两处大宅院。1900年丁叔言由丁四宅(丁善宝家)出嗣给丁善长家为承重孙,继承了这份产业。受辛亥革命民主思潮的影响,丁叔言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政治文化活动,成为头面人物。
  丁叔言曾倒出房屋创办丁氏益群小学;1916年讨袁战争中,居正率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攻打潍城时,丁叔言出城迎接居正,将住宅腾出作为总司令部。
  1938年1月10日,潍县城沦陷后,丁叔言追随潍县县长历文礼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在安丘、诸城一带打游击。日伪曾占领了他家在城南门里路西和路东的两座住宅,路西驻了日本宪兵队,成为日寇关押、杀害潍县人的魔窟。路东由日伪莱潍道尹公署所占用。
  1946年12月30日,丁叔言在家中服毒自尽后,他家在路西的住宅,先后成为国民党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九十六军四十五师司令部、以及潍县城防指挥部。路东由日伪莱潍道尹公署占用的住宅,成为国民党山东第八区专员公署、保一师师部。
  1948年4月潍县解放后,潍坊特别市市委就设在西院内,那座有名的小黄楼,是曾山、许世友、姚仲明的办公地点;东院是特别市政府所在地。特别市撤销后,是昌潍专署驻地,最后为潍坊中级人民法院所用,拆除了原有房屋,新建了办公楼所;西院后为潍坊商校所用,也已拆旧盖新,只保留了那座小黄楼。建于1935年左右的小黄楼见证了潍坊的风雨变迁。
◎相关链接
市政府举行座谈会 姚仲明现场认老师
四八烈士
  1946年春,国民党政府破坏《国共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起进攻。当时在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博古)为了向中共中央汇报请示,于4月8日和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共中央工委书记邓发,教育家黄齐生等同机飞返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殉难。同机遇难的还有八路军军官李绍华、赵登俊、魏万吉和叶挺夫人李秀文等。
博古
  秦邦宪(1907—194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名博古,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9月起,为中共临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同王明一起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遵义会议后,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主任。1936年同周恩来、叶剑英等作为中共代表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1937年任新华社社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驻南京代表,中共长江局组织部长和南方局组织部长。1941年后,在延安主持《解放日报》和新华通讯社。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1946年赴重庆参加政协宪草审议小组的工作。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刘督宽 陈瑞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