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推动文化大发展
 
标题导航
回收站淘到13张老地契
2011年10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收站淘到13张老地契
  胡友道淘到的洪宪元年的地契。



其中一张是袁世凯称帝时期的地契,比较少见
  近日,青州市民胡友道在一家废品收购站转悠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叠用报纸包裹着的老地契,共有13张,其中一张订立于袁世凯洪宪元年。据青州市博物馆的相关专家介绍,目前散落在民间的“洪宪”制品数量已是凤毛麟角,这张地契对于研究当时土地房屋管理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10月26日,记者来到了青州市馨通园小区胡友道家中,看到13张地契中既有盖着官府骑缝红色大印的“官契”,也有民间交易的“白契”。内容均为私有土地和房屋的转让交易,位置大体位于青州南部城郊,涉及的地名有南营街、卫街、七里河等。虽然这些地契已变得脏兮兮的,破烂不堪,但摊开整理研究可以发现,这些地契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我非常喜欢收藏古书,10月21日,我到青州市东关的一家废品收购站转悠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些地契,于是就以低价买了下来。”胡友道告诉记者,这些地契时间跨度百余年,最早的系清朝道光年间地契,最近的系解放初期地契,期间也有咸丰、光绪、宣统和民国年间的。其中一张地契订立于袁世凯执政期间洪宪元年,相当珍稀,具有很高的收藏研究价值。
  记者对该地契进行了丈量,发现地契长48厘米,宽43厘米,宣纸誊写,运笔流畅,字体端秀。文字虽然不多,但结构完整、格式规范、内容详实。当时的房屋买卖双方邀请了当地有威望且双方都信得过的人当说和人,明确四至,谈妥价钱,订立契约。地契上面大致意思为:立典契人张某某因钱乏用,今将南营街路西自有房典卖西头北草屋两间,门窗俱全,其屋四至分明,凭亲友说妥,情愿典与马某某名下居住并无年限,钱到回赎,言明典价京钱叁拾吊整,恐说无凭,立典契为证。后开一笔,典主修礼。中见说和人赵某某,落款时间为洪宪元年阴历正月初九。
  据青州市博物馆相关专家介绍,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这个皇帝在位时间实在太短,带“洪宪”标记的东西非常少,目前散落在民间的“洪宪”制品数量已是凤毛麟角,自然也就身价不菲。据了解,这张老地契从一定程度上见证了当时的土地制度和生活水平,对研究当时的土地房屋管理制度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史料价值。
  文/图 本报记者 庞志勇 本报通讯员 郭庆滨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