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推动文化大发展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希腊债务减记50%◎金融稳定工具扩容◎给银行注资 |
欧元区开出方子应对危机 |
|
|
|
新华社发
|
|

|
|
布鲁塞尔时间27日凌晨,欧元区首脑在经过近8个小时的马拉松谈判后,终于就希腊债务减记、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银行注资以及加强金融监管等一揽子协议达成一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此表示,欧盟近期出台解决债务危机的思路和措施显示了欧洲团结协作、解决债务危机的意愿,希望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欧洲金融市场,克服当前困难,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希腊国债面值缩水50% 经过艰难谈判,欧元区领导人当天达成了希腊债务减记方案。据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介绍,欧元区的目标是到2020年让希腊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到120%。而如果放任目前的形势发展,届时希腊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高达180%。 为此,欧洲银行业同意将持有的希腊国债进行对半减记,也即欧洲银行持有的希腊国债票面价值将缩水50%。 据测算,按照目前的减记方案,欧洲银行业的损失在1000亿欧元(1390亿美元)左右。 欧洲银行再戴“紧箍咒” 在当天达成的协议中,外界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扩容问题。 据法国总统萨科齐介绍,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已同意将现有救助机制即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规模放大到1万亿欧元(1.39万亿美元),以应对债务危机。扩容有两种操作方案:一个是将目前的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用于为问题国家发行新国债进行一定比例的担保;另一个方案是设立一个或几个“特殊目的工具”(SPV),从而为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融资。但当天的峰会未明确究竟采用何种方案,这一问题将留待日后召开的欧盟及欧元区财长会敲定。 此外,为了整固银行业,欧元区领导人决定在2012年6月底前将欧洲主要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9%。有分析指出,为了满足这一资本金标准,欧洲银行业可能需要增资1000亿欧元(1390亿美元)。 致力于加强经济监管 欧元区领导人当天敦促意大利加大力度巩固财政,实施进一步的经济改革。范龙佩表示,欢迎意大利政府所做的到2013年实现预算平衡、到2014年将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降到113%的承诺。另外,峰会对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所做的改革努力也表示欢迎。 范龙佩还表示,欧元区将致力于加强经济监管,并强化财政纪律并深化经济融合。此次峰会还制定了加强经济监管的几项措施,包括在2012年年底前将平衡预算要求列入各成员国的立法程序,甚至写入宪法;推荐各国议会接受欧盟有关经济与预算的政策。
◎新闻延伸 萨科齐向中国求助 对于扩充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一事,美国《商业周刊》27日指出,法国总统萨科齐已表示,计划请求中国投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 报道称,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首席执行官克劳斯·雷格林出访中国之前,萨科齐将请求中国支援。 为了保护各成员国的金融稳定,2010年5月,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立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目前,该基金准备放款的规模约为2500亿欧元。 不过,英国《金融时报》就分析称,中国救不了欧洲,而欧盟的领导人也没有到“乞求”中国政府出手纾困的程度。但他们显然希望,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意识到,提供一些资金为欧洲纾困,是符合自身利益的。 报道称,归根结底,中国领导人相信,欧洲的问题要靠自己——欧洲的人民和政府来解决。 此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希望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能够团结一致,拿出有效的措施,共同解决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中方态度 希望有助于市场稳定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7日应邀同萨科齐通电话,胡锦涛表示,欧盟近期出台解决债务危机的思路和措施显示了欧洲团结协作、解决债务危机的意愿,希望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欧洲金融市场,克服当前困难,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欢迎欧盟和欧元区峰会就应对欧洲主权债务问题达成框架性共识。她说,中方希望峰会达成的框架性共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可持续增长,为欧洲一体化注入新活力。中方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作出努力。 在回答关于欧盟方面希望中国参与为解决欧债危机设立的特别投资基金的提问时,姜瑜说,我们支持欧盟采取积极举措,应对当前主权债务问题。我们愿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加强双边合作的方式,扩大双方在贸易、投资、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合作。
◎花絮 英法领导人公开吵架 英国媒体以一些外交人士为消息源报道,法国总统萨科齐23日在欧盟领导人会议上对卡梅伦说:“你批评我们,告诉我们该怎样做,烦人……你说讨厌欧元,不想加入(欧元区),现在却要干涉我们的会议。” 卡梅伦先前宣布取消原定本周对新西兰和日本的访问,以参加27日的欧盟峰会。萨科齐主张,峰会只需17个欧元区国家参加。 法新社分析,欧盟内部欧元区国家与非欧元区国家不和,可能耽误化解危机的时机。卡梅伦23日警告,非欧元区国家面临遭“排挤”的风险。“欧元区国家正在抱团,认为它们应当一起做更多事情,”卡梅伦说,“坦率说,由它们解决问题符合英国利益”,只是这样会有风险,“欧元区国家抱团,欧元区外国家可能……眼睁睁看着欧元区国家作出影响共同市场的决定。” 本报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