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5版: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推动文化大发展
 
标题导航
照顾特殊孩子,老师们比当妈都累
2011年10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照顾特殊孩子,老师们比当妈都累
◎寿光辛欣特殊教育学校有47个特殊孩子◎记者进校体验特教老师的辛苦一天
  校长李锦平和浩浩。
  老师抱着行动不便的孩子靠在墙根休息。
  老师照顾孩子们吃饭。
  老师给患有自闭症的军军穿衣服。
  通通对着镜头笑得很开心。
  衡衡的“标准”军礼。
  小可爱浩浩需要老师的照顾。



  在寿光辛欣特殊教育学校有47个特殊的孩子,他们跟同龄的孩子一样喜欢做游戏玩耍,但因为身患疾病,他们不能跟正常孩子一样读书和生活。在这所特教学校里,有17名年轻的女老师,她们没时间逛街,她们永远素面朝天,她们忙着给孩子穿衣喂饭、洗衣洗脚,她们就是孩子们的“特教妈妈”。10月25日,记者来到寿光辛欣特教学校,体验一把特教老师的辛苦,深受感动。
镜头一
排队形 一边打着拍子一边喊口号
  10月25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寿光市社会福利中心院内的辛欣特殊教育学校。据校长李锦平介绍,学校现在共有47个孩子,“辛欣”的意思就是用老师的辛苦换来家长的欣慰和孩子的欢欣。随后,李校长带领记者一行来到学校院内,记者看到除了几个行动不便的孩子在墙角晒太阳,几个孩子在玩滑梯,大部分孩子正在老师的带领下玩游戏,孩子们个个很兴奋,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记者环顾院子四周,发现绳条上、树枝上,滑梯上、跳床上……到处晒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被褥。李锦平告诉记者,因为孩子们自理能力较差,总会把衣服和被褥弄脏。
  正当记者和孩子们玩耍时,听到特教老师的高喊声“排队吃饭了”。记者看到,李洋洋老师双手打着拍子,高声喊着“一二一,一二一”;张艳青和王青青老师忙着将孩子们从四周往中间聚拢;刘素萍老师则将一名不能行动的孩子抱了起来。经过十多分钟的努力,大部分孩子终于站成了一排。
  随后,老师领着孩子们来到了洗手间,早已等候在此的刘素萍老师拿出香皂和毛巾,挨个给孩子洗手。看着排队的孩子太多,记者也上前帮忙。记者先把一个孩子的两只袖子往上撸了一下,然后在孩子的双手上打上香皂,但还没来得及用水冲干净,孩子的衣袖就掉了下来,两只衣袖湿了大半。“你没给小孩洗过手吧?”刘素萍笑着问道,“现在穿得厚了,没法把袖子挽起来了,但你可以用一只手攥住孩子的手腕,这样袖子就不会湿了。”刘素萍很轻松地给一个孩子洗完了手,然后充满爱意的对他说:“快去吃饭吧!”
镜头二
吃午饭 纠纷四起老师顾不上吃饭
  排队洗完手后,特教老师已经把两张餐桌摆在大厅里了,孩子们在老师大声的督促下陆续从大厅北面把小板凳搬到餐桌旁,你争我抢地坐下等待开饭,大厅里很是热闹。
  午餐是冬瓜汤、蔬菜丸子和馒头,李洋洋老师告诉记者,有的孩子消化功能不是很健全,如果做一些不易消化的蔬菜,他们吃完会出现上吐下泻的状况,所以学校常常把冬瓜等蔬菜煮得很烂做成蔬菜汤,这样每个孩子吃了都可以消化掉。记者注意到,虽然饭菜很简单,但没有一个孩子挑食,他们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就满脸菜汤和馒头渣。
  “老师,他抢我的丸子。”“老师,他打我。”“老师,我要出去玩”……吃饭时,不时有孩子向老师控诉和哭喊。虽然孩子们大都口齿不清,但每位老师都能清楚地领会到他们的意思。一顿半小时的午餐,记者和老师们吃两口饭就要去协调一下孩子们的“纠纷”,或者替孩子们擦擦脸上的鼻涕和饭菜,给孩子们添点蔬菜汤和馒头。
  老师们称,她们在学校的每顿午餐都是这样度过的,不时会有孩子把饭碗打翻,她们就要先把地面收拾干净再吃饭,以防有孩子滑倒;几个不能自理的孩子则需要一口口喂饭。
镜头三
睡午觉 两个小时只哄睡了俩孩子
  午饭过后,在老师的口号下,二十几个孩子排成一队,向一楼的学生宿舍走去。几位老师分别站在队伍的首、尾和中间维护秩序。
  老师刚一推开学生宿舍门,一股浓重的大小便味便扑鼻而来。李洋洋老师说,由于孩子们的先天缺陷,必须在宿舍内和门口都设上“便桶”,以便孩子们随时如厕,“即使是这样,孩子们也会经常拉尿在床上和地上。”
  记者看到,宿舍里有两排由20几张单人床拼成的“大通铺”,床上杂乱地摆放着很多被子和枕头。老师帮每一个孩子把鞋子脱掉后,开始哄孩子们入睡,这时正好12时整。但想让这些孩子入睡实在太难了,一位患有严重自闭症的孩子刚躺下就掏起了被子里的棉絮吃了起来,老师忙着从他嘴里抠棉絮,不一会被子里的棉絮就被扔了一地;患有多动症的小旭则四处乱窜,还不时“欺负”一下年龄较小的孩子……四十多分钟过去了,竟没有一个孩子入睡,调皮的孩子喊叫、四处乱窜,比较乖巧的孩子则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也不肯睡觉。
  下午1时30分,终于有两名年龄较大的孩子入睡了。两个小时午休结束,其他的孩子则还在忙碌着他们的“工作”。
  李洋洋老师告诉记者,对于这些孩子,她们软硬兼施但无济于事,只能盼望孩子自己折腾累了自然休息了。

镜头四
玩游戏 一个游戏讲解不下几十遍
  下午2时30分,孩子们陆续起床了。“谁跟我出去踢皮球?”张艳青老师一声高喊,几个行动方便、自理能力较强的孩子欢呼雀跃地跟着她跑到了院子里。  
  但玩了大约二十分钟后,孩子们似乎有些腻了,张艳青老师便给他们换了个游戏,玩起了“长江黄河”。“所有人分成两组站两排,中间间隔10米,我站在中间,当我喊到长江一组的一个人的名字时,这个人就去追相对应的黄河那一组的人,被追的人跑到操场西头之后再返回来。如果被追上了,就要受惩罚,听明白了吗?”张艳青老师说,但孩子们都一脸茫然。张艳青老师只得一遍遍重复,并做着示范。
  多次示范和讲解下来,孩子们终于有点开窍了,当张艳青在游戏开始后喊出小晨的名字时,小晨愣了一下,慢慢地跑向了小根。
  看到依旧笑嘻嘻的张艳青,记者很佩服她的耐心。“通常每个简单的游戏都要解说不下几十遍,有的时候还要示范四五遍,孩子们才会懂。这些孩子很特别,你跟他们在一起必须得有耐心。”张艳青笑着说:“教他们玩游戏肯定没人比得过我,我可是‘游戏大王’!”

镜头五
哄睡觉 打闹不休老师挨个给洗脚
  晚上8时整,值班的老师开始催促孩子们去睡觉。记者来到学生宿舍时,王青青老师正在帮不会脱衣服的孩子脱衣服,侯婷婷老师则端来洗脚水,逐一给孩子们洗脚。
  虽然玩了一天,但孩子们的精神头依然很好,不时有捣蛋鬼又重复地上演原来的把戏。侯婷婷老师只得大声喊着:“睡觉,乖乖的,谁不睡觉,明天就不给谁照相!”这一声似乎提醒了孩子们,已经躺下的孩子又把记者围了起来,问东问西的。老师们只得一遍遍让孩子们回到自己的铺位,并帮他们盖好被子,但是孩子仍然赤裸着身子围着记者转。
  到了晚上10时,大部分孩子还在吆喝着、打闹着。“你们也去睡吧,这帮孩子太兴奋了,甭想让他们安静地睡!”侯婷婷无奈地对记者说。
◎记者体验 照顾自虐男孩,费心费力又费神
  晚上7时许,为了体验特教老师的辛苦,记者决定照顾一个孩子,李锦平校长便将今年8岁患有自闭症的军军交给记者照顾。“军军有自闭症,而且自残倾向很严重,你领他出去走走,但一定不要放开他的手,如果在路上他犯病了,自己打自己的脸,你就使劲按住他的双手。”李锦平再三嘱咐记者。
  听说记者要领自己出去,原本坐在椅子上的军军猛地站了起来,撒腿就往门口跑,记者只好快步追上去,紧紧攥住他的手。到院子后,军军始终一言不发。几分钟后,记者感觉军军不像李锦平说的那样,心中略有松懈,但就在这时,军军一下子挣脱记者,飞快地钻进了路边的树丛里。当记者气喘吁吁地终于抓住军军时,就再不敢大意,紧紧抓住他的手腕。军军几次用力又想挣脱,失败之后则拉着记者到处跑了起来。最终,记者被弄得体力不支,带着他回了学校。
  刚休息了一会,军军突然开始用双手使劲打自己的脸,他的力气很大,记者根本无法阻止,只得大声喊来老师帮忙,王青青老师过来抱住军军的双手,“这是又犯病了,你看他脸上的伤都是自己打的。”王青青老师让他躺在自己怀里,并用手给他揉着太阳穴,十多分钟之后,军军终于安静了下来。看到可爱的军军病症发作时那样虐待自己,记者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年轻老师 不化妆不逛街,随身装着卫生纸
  记者注意到,虽然几位女老师才都20来岁,但穿得很普通。“我们白班是从早上7时30分到下午6时,夜班从下午6时到晚上8时,大夜从晚上8时到早上7时30分,每位老师隔两天就得上一次夜班,每周轮一次大夜,一周就歇一天,哪有时间逛街!”王青青老师说,“就是在休息的那一天,心里也老是挂念着班里的孩子,我来学校三个月了,只逛了两三次街。”
  说起她们素面朝天、不施粉黛,这几名年轻女孩又笑了。“虽然早晨是7点上班,但我们的一切作息都以孩子们为准,有的孩子6点多就起床了,我们顶多睡到6点半,起来随便洗把脸就得去照顾孩子。”李洋洋老师笑着说,“以前我还会化妆来,现在早忘了,再说也用不着化妆!”
  “我们手头最宽裕的就是卫生纸了,老师只要有能装东西的口袋都装着卫生纸,孩子们脸上挂着大鼻涕,有的孩子随时拉尿,你必须得随身带着卫生纸给他们清洁。”王青青老师笑着说,她们几个女孩自从来了学校后,还都变成了大嗓门,因为跟孩子有时必须用“喊”才有用。
  “我们会坚持到不能再坚持的那一天,上帝欠这些孩子太多,我们只想给他们一个最温暖的家。”校长李锦平说。  A4-A5版 文/图 本报记者 陈旭 张沁
孩子们的小故事
通通 喜欢照相的“小机灵”
  “阿姨,给我照相吧!”记者刚走进学校时,因出生时缺氧患有脑瘫的通通就立刻就跑了过来,然后右手伸出两根手指放在耳边,嘴里喊着“茄子”,一脸认真地看着镜头。记者给他照完相后,通通还要亲自“验收”,看看自己照得帅不帅。“阿姨,我爱你!”通通亲亲记者的脸后,又严肃地说:“咱们照相吧!”看着记者被自己逗笑了,通通又说:“阿姨,你真漂亮,把这个给我吧!”边说边要抢记者手中的相机。记者把相机包给他,通通就跟着记者,走到哪里都说:“阿姨,你真美,咱们照相吧!”
  李洋洋老师笑着告诉记者:“通通今年8岁了,是孩子里面最会夸人的,也是最爱照相的。当他犯错误时,更会全力地夸赞你,把你逗笑,让你不忍心再说他!”
衡衡 想开大飞机的“小红军”
  来自招远的衡衡今年11岁,是记者最早认识的一位小朋友,衡衡由于脑瘫腿部严重变形,甚至连打弯都不能完成,智力也受到很大影响。但是衡衡性格开朗,一点也不认生,是学校的“事事通”,可以毫不费劲地叫出每位老师和同学的名字。“阿姨,你坐,我的腿不舒服打弯,坐不下。”衡衡懂事地拉过小板凳让记者坐,自己则靠在院墙上,跟记者唠起了家常。
  衡衡最喜欢的动作就是敬军礼,看到记者举起相机,他总能第一时间将“标准”的军礼打好。“我要当兵,当红军,开大飞机,回家看新房子,还想去北京看五星红旗。”讲起这些,衡衡满脸兴奋。记者问衡衡为什么想当兵,他笑着说:“妈妈告诉我,兵厉害,帅!”
浩浩 最会抛媚眼的“小可爱”
  5岁的浩浩是这群孩子中年龄较小的一位脑瘫患儿,长得白净可爱,自然得到了多数老师的宠爱。但由于疾病的原因,浩浩自理能力较差,他身上的每处关节都是弯曲的,不能自己端碗拿筷子,连走路也只是蹒跚地迈上几步就歪倒了。
  吃过晚饭,孩子们坐在大厅里看电视,记者从一位老师怀里抱过浩浩,经过了一天的接触,浩浩已对记者很熟悉,他趴在记者的怀里撒欢,不停地蹬着小手和小脚,如果有别的小朋友靠近记者,他也会用脚蹬几下,表示自己的“抗议”。如果记者冲着浩浩做鬼脸或微笑,他则用自己独有的微笑和“媚眼”相迎,让人心里暖暖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