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大山深处行医39年,老村医盼个大学生
潍坊新闻网
2011年1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山深处行医39年,老村医盼个大学生
◎青州延庄卫生室乡村医生刘有永16岁行医至今◎每天接诊几十人忙个不停
  刘有永出诊时为病患听诊。



  他16岁开始在大山里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如今已经走过了39个春秋;他是1000多位村民健康的守护者,却经常忽略了患病的妻子;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却赢得了十里八乡人的尊重和信任,他就是青州市王府街道延庄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刘有永。11月2日,记者来到刘有永所在的延庄卫生室,近距离的了解了一名乡村医生的工作和生活。

村卫生室 忙碌不停,每天接诊40多人
  “刘有永16岁高中毕业后就开始从事乡村医生这个职业。那个时候,高中毕业生可不简单,可以选择的职业有很多,当教师或者进工厂,这可是多少人都羡慕的工作啊!他毅然决然当了赤脚医生,也就是选择要一辈子待在大山里了。从医十多年以后,他又报考了当地的医学学校。现如今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有病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刘有永。”说起刘有永,青州市王府街道卫生院副院长李洪俭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11月2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了延庄卫生室,卫生室的院子里有几名老人正坐着晒太阳。记者上前询问得知,这几名老人都是来找刘有永看病的,刘大爷告诉记者:“这两天气管不好,俺是来找刘医生打针的,今天天气好,俺就自己过来了,要是天气不好或者是身体不舒服,都是刘医生亲自到家里打针。”另外一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屋里还有好几个人,刘医生在里面忙着看病,等他忙过这一阵儿俺们再进去。”
  记者来到卫生室内看到,中间的房间是医生们看病和办公的地方;西边的一间房间是病房,里面安有四张病床,有三名村民正在输液;东边一间稍小点的房间是药房。在病房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给一名老人测量血压的刘有永,他轻声地对记者说:“请你们稍等一下,我马上过来。”在给老人测量完血压后,刘有永走出了病房,他告诉记者:“你们先到药房坐坐吧,我先把这几位老人看完了再跟你们介绍情况。”说完,刘有永就转身回到了病房,继续给患者们看病。卫生室另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刘所长就是这样,话不多,整天就知道干活。”
  据了解,延庄卫生室附近的延庄村、顶子村共有1000多人,加上周边村庄的一些村民也慕名而来,每天刘有永至少要接待40多个患者,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患者需要他亲自上门出诊。

崎岖山路 健步如飞,急着出诊看患者
  记者在药房里等待了大约40分钟后,刘有永走了进来,说道:“真是不好意思,现在这个季节村里过来看病的人多,加上今天暖和,过来的人就更多了。”记者询问刘有永:“每天看这么多病人,还要到村里去出诊吗?”刘有永笑着说道:“你还真是提醒我了,我过会儿还要去村里给一位老人打针呢。”说完,刘有永脱下了白大褂,换上一件皮夹克,他对记者说:“很多村里人都忌讳这个,不喜欢医生穿白大褂进家门,所以每次出诊前我都先换上自己的衣服。”随后,刘有永建议记者与他同行。
  刘有永准备出诊的农户家在延庄村半山腰上,虽然有可供汽车通行的大路,但是需要多走很远一段路程,刘有永就带着记者抄起了近道。走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刘有永对记者说:“我们这里全都是山区,村民的家基本都在山上,出诊就跟爬山一样。”虽然刘有永已经55岁了,但走起山路来健步如飞,跟在后面的记者一会儿就气喘吁吁了。
  刘有永对记者说:“我在卫生室干了这么多年,几乎每天都会出诊,时间长了,这附近村里的每条路,每户人家的位置我都一清二楚,甚至是他们家的主人叫什么名字我都非常清楚。”走了大约20分钟后,刘有永来到了一户姓郭的农户家中,拿出听诊器、一次性针管等物品,给一名患病在床的老人打了一针,并一再嘱咐老人卧床休息。临出门时,农户家中一位女主人拿了一包烟想要送给刘有永,却被他拒绝了。

行医之道 讲究医德,看病要对得起良心
  “都是乡里乡亲的,给村民看病要有医德,对得起良心。我生长在大山,深知山里人的困苦。”这是刘有永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近40年来,刘有永从没有休息日,不管是半夜三更,还是刮风下雨,只要病人找上门来他就毫不犹豫地出诊。从医以来坚持有钱没钱都要给人看病,更不让病人多花—分冤枉钱。
  采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刘有永不仅医术高,而且人品也好。他给困难户、子女在外打工的老年人来看病,—般只收成本费,遇上生命危急的都是先救人,药费能减收的就减收,能挂账的就挂账。几十年来,乡亲们有多少欠账,他们也说不清。“咱当医生的,就是为了救死扶伤,病人没钱,也得让人家吃上药啊!”刘有永乐呵呵地说。随着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各项惠农政策、基层医改的实施,村民的健康水平和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越来越少见,这让老村医刘有永很是欣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