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世界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叙利亚是下一个利比亚吗?
2011年1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叙利亚是下一个利比亚吗?
◎利比亚大局已定,西方国家纷纷插手叙利亚事务 ◎贸然对叙利亚动用武力,中东地区局势极易失控
  6月21日,约100万叙利亚人表示支持总统巴沙尔。(资料图片)



  利比亚大局已定,各方焦点开始转向叙利亚。近日,不但欧美对叙利亚军事介入叫嚣频频,美国与叙利亚还相继召回本国大使。美叙之间外交对抗突然升级,令国际社会纷纷猜测卡扎菲死后,腾出手来的美欧会否“乘胜追击”军事干预叙利亚?叙利亚会否成为下一个“利比亚”?

外患
西方国家腾出手来

  自6月底以来,西方国家加大了对巴沙尔总统的施压力度。8月18日,奥巴马下令对叙利亚实施新一轮“前所未有”的制裁,并敦促巴沙尔下台。
  10月末,在卡扎菲死后不久,叙利亚的危机骤然升温,西方世界对叙利亚的动武叫嚣更是频频出现于各种会议上。10月23日,在世界经济论坛阿拉伯特别会议上,美国的国会参议员麦凯恩就直截了当地说:“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现在已接近尾声,我们的关注焦点应该转向叙利亚,考虑以切实的军事行动来保护叙利亚平民的生命。”
  同一天,法国外长朱佩在欧盟峰会上表示:“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叙利亚将是下一个。一旦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相关决议,法国及其盟友将立即采取军事行动。”
  目前,北约国家对叙利亚当局的态度与当初对待卡扎菲有些许相似。英美法等国已经明确表示,巴沙尔必须下台。
  接着,由英法等国在联合国提出对巴沙尔的谴责案,美国也全面支持。这种做法与对付利比亚时如出一辙——欧盟主导,美国躲在背后。随后努力说服各国,争取获得联合国授权设立禁飞区,对叙利亚政府军及其战略设施进行空中打击,让反对派力量逐城进攻,最终在叙利亚实现“变天”。
  巴沙尔10月3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相信利比亚的情况不会在叙利亚重演,并表示愿意与反对派会谈。他警告,外国势力插手叙利亚国内事务将引发“地震”,波及整个中东地区。
内忧
生活艰难民众不满

  分析人士认为,与西亚北非其他国家相似,叙利亚发生政治动乱有其自身的原因。现任总统巴沙尔家族已经执政41年,国家基本上依附于总统个人权威,统治基础是其亲属或阿拉维教派。
  1963年,前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巴沙尔之父)利用掌握军权的阿拉维派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动政变,取得了对国家的统治,于1970年上台。在阿萨德政治体制下,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在总统及其核心集团手中,阿萨德靠军队、阿拉伯社会复兴党以及官僚机构牢牢地掌握政权。有人说,叙利亚已经变成了家族企业。与此同时,一些民众开始变得越来越不满。
  联合国估计,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的叙利亚民众示威以来,冲突至今共导致3000人丧生,包括大约200名儿童。叙利亚政府方面则指责,破坏分子制造动乱,导致超过1000名士兵和警察死亡。
  在经济上,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叙利亚也像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遭受失业、高通胀、物价过快上涨等因素的冲击。由于长期实行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政府内部高层对如何进行经济改革也存在较大分歧,推行改革面临层层阻力,多方原因使得叙利亚经济增长长期受到制约。在叙利亚,32%的人日均生活费仅有2美元,低收入、低保障和低幸福指数引发的社会问题严重,相当数量的适婚男性无钱购房结婚,适婚女性也因经济拮据待字闺中。
叙利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面对持续不断的示威冲突和咄咄逼人的反对派,叙利亚未来局势如何发展?叙利亚将以何种方式结束这场动乱?巴沙尔的命运又将如何?
西方短期内难介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宪纲说,除了国内财政捉襟见肘、内部反战之声强烈之外,西方国家难以短期内军事介入叙利亚还有其他原因。叙利亚反对派宣布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义将成为国家立法的主要依据。这是西方不愿意看到的。这直接影响到西方对叙利亚干预的形式和力度,西方不想“费力不讨好”,得到自己不想要的结果。这是西方在干涉中东问题上一直以来的矛盾心理。
反对派暗中获支持
  不过,郭宪纲分析,阿萨德家族在叙利亚的统治是少数统治多数,即阿萨德家族所属的阿拉维派作为什叶派穆斯林的分支却只占人口的11%,而占叙利亚人口三分之二的是逊尼派穆斯林,属于绝大多数。反对派实际上有着更雄厚的民意基础。目前,政府军中的一些人叛变加入了反对派,充实了反对派的力量。
  据了解,多年来阿萨德家族为了维持对内统治,老阿萨德实行了极为严密的对内控制,面对逊尼派穆斯林兄弟会的持续反叛,更是报以毁灭性的镇压,而这同时也为叙利亚社会中的教派冲突埋下了种子。郭宪纲说,尽管暂不会以武力介入,西方会加大对叙利亚的制裁,暗中给反对派提供武器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达成和解可能性小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余国庆认为,今后,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当局仍会不断施加压力,只要“推翻巴沙尔政权”的目标不达到,就不会轻易放手。叙利亚反对派自今年10月初成立后,得到了西方的支持,西方会继续加紧帮助反对派“做大做强”。
  对于未来以何种方式来结束这场动乱,余国庆说,执政当局与反对派的对立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让叙利亚乱局不可能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而随着叙乱局的升级,或许会逐渐有国家承认反对派的合法性。
  郭宪纲也认为,叙当局与反对派达成和解的可能性非常小,目前双方只是在用拖延战术。因为无论巴沙尔做出怎样的让步和改革,反对派只接受他的下台。
            据《广州日报》
◎分析
  反对派未成气候
  叙利亚反对派于10月初仿效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正式组建了名为“叙利亚全国委员会”的组织,旨在推翻巴沙尔政权。但是该委员会目前没有获得任何国家的承认。
  叙利亚对伊斯兰激进势力实施了严打政策,国内基本上没可以担当大任并与政府相抗衡的政党或组织。
  与利比亚反对派相似,叙利亚反对派内部也存在不同意见分歧和担心。一些人担心伊斯兰主义者,也就是穆斯林兄弟会,将获得不成比例的权力,尤其是考虑到该组织在叙利亚内部并没有设立任何组织机构。    在长期执政中,卡扎菲并没有刻意建设庞大的全国军队,而叙利亚则不同,由于长年与以色列交火不断,这个国家拥有一支组织严密、人数众多、战斗力强悍的军队,这是维护巴沙尔统治的重要支柱。
恐点燃中东乱局
  在北非中东的大环境中,卡扎菲并没有太多的盟友。而“人缘好”的叙利亚则不同,在政治格局上,作为与美国、以色列对抗的国家,叙利亚得到了伊朗等国的全力支持。
  自“二战”后,叙利亚成为阿拉伯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由于叙利亚当局与伊朗同为什叶派穆斯林,长期以来一直是伊朗的坚定盟友,被美国视为“伊朗的战略后院”,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的哈马斯都是其铁杆盟友。
  尽管叙利亚的大部分戈兰高地至今仍然被以色列占领,但在与以色列的关系上都能够始终保持克制。
  贸然对叙利亚动武势必牵动伊朗、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国挺身相助,届时,地区局势极易走向失控,其影响也将远远超越国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叙利亚犹如一个火药桶。于是,为防止引火烧身,避免陷入新的战争泥潭,美国对叙利亚动武不得不有所顾忌。
◎相关新闻
  俄不会让一切重演
  据阿联酋《海湾新闻报》11月2日报道,在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与俄罗斯战略对话首次部长级会议上,双方表示支持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也门问题决议为蓝本,和平解决叙利亚问题。会议并未要求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辞职。
  代表海合会与会的阿联酋外长阿卜杜拉说,阿拉伯国家应支持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共同走出危机。阿拉伯人民希望,在阿拉伯世界范围内帮助化解叙利亚国内的紧张局势,反对将叙利亚问题国际化。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叙利亚问题也应遵循类似也门的解决方案,让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达成协议。俄罗斯希望叙利亚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进行包容性和平对话和民族和解,由叙利亚人民自主决定他们的未来。
  拉夫罗夫说,此前在利比亚问题上,一些国家以“保护平民”的名义,滥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结果仍有数万人死亡。俄罗斯不会让利比亚发生的一切在叙利亚重演。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部长级委员会曾在多哈向叙利亚代表团提交一份“阿拉伯倡议”。拉夫罗夫呼吁叙利亚政府接受“阿拉伯倡议”,尽快化解当前危机,平息国内局势。
 本报综合《广州日报》、新华社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