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潍坊的宰相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辅佐三君,晏婴感动司马迁
2011年11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辅佐三君,晏婴感动司马迁
  晏子画像。



  晏子是春秋后期最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齐国的三朝元老。晏子虽然出身高贵,又一直身居要职,但毕生勤政廉洁、生活简朴,而且谦躬下士。司马迁博古通今,唯独在给晏子写完传记之后,眼泪哗哗地感慨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晏子出使楚国,楚王让人在王宫正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小洞,让晏子从狗洞进去。结果被晏子奚落道:“出使狗国的人才钻狗洞。”楚王本想羞辱他一下,可没想到被晏子巧妙化解,反而自己下不了台。晏子有时还给齐景公上廉政课,有一次齐景公披着狐狸腋毛做的皮衣在赏雪,跟晏子说天不冷,结果被晏子“教育”了一通,于是,齐景公下令,让晏子具体负责,打开国家物资储备库,向百姓发放皮衣、粮食。
三朝元老 不“坑爹”的“官二代”
  晏子是春秋后期最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齐国的三朝元老,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期担任“正卿”(执政大臣兼军事最高指挥官,相当于总理兼国防部长)50多年。
  与现在那些“坑爹”的所谓干部子弟不同,晏子才是真正的“官二代”。虽然出身高贵,又一直身居要职,但毕生勤政廉洁、生活简朴,而且谦躬下士、风趣幽默,既不烧烧包包,也不装模作样,思维敏捷、才华横溢,工作中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司马迁博古通今,许多帝王都不在他话下。唯独在给晏子写完传记之后,眼泪哗哗地感慨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假如晏子现在还活着的话,哪怕我自带工资,给他执鞭驾马当家政,开个1.0排量的二手车,也求之不得啊!
  孔子曾赞晏子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记载晏子光辉事迹的文言文《晏子春秋》,一般的菜鸟读不懂。如果有“封神”、“三国”那样的演义,那他的名头,肯定比疑似安丘人的姜太公、祖籍诸城的诸葛亮,大多了去啦。
晏子使楚 巧妙化解楚王羞辱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听说晏子长得很袖珍,但却能言善辩超级聪明,就想羞辱他一下,叫保卫处的人预先在王宫正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小洞,到时请晏子进去。
  晏子笑道:“呵呵,这不是个狗洞嘛,出使狗国的人才钻狗洞!请问你们是让我钻狗洞呢,还是走正门呢?”保卫处长赶紧进宫汇报,楚王大骂:“脑子叫驴踢啦?还不请他走正门!”
  双方见面后,楚王故作惊讶地问:“哎呀呀呀,难道齐国没人了吗?咋派您来出使?”
  晏子说:“我们齐国,各县市区和外国来打工的人口不算,仅仅都城临淄的常住居民,就有7500户。人们挥一挥衣衫,天就变得漆黑。甩一甩汗水,就下一场瓢泼大雨。步行街上的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后跟,怎么说齐国没人呢?”
  “嘿嘿嘿。”楚王坏笑道,“既然这样,那为啥派你来呢?”
  晏子说:“我们齐国有个规矩,派遣使者因国而异。贤能的臣子出使贤能的国王,疵毛的臣子就到疵毛的国家。我晏婴是齐国最疵毛的人,所以就到贵国来了。”
  一番话羞得楚王面红耳赤,但他早就安排了连环计。
  宴会进行期间,宾主频频举杯,几个特警带进了一个人,大声说:“报告领导!抓到了一个小偷,请您亲自发落!”
  “哦?”楚王假装吃惊地问,“现在治安形势这么好,怎么还会有小偷?这人是男是女?哪里人氏?”
  特警说:“是齐国人。”
  “呵呵,悲哀啊!”楚王斜眼瞟着晏子说,“晏先生,你们齐国人都是三只手、偷盗专业户吗?”
  晏子站起来,离开座位,一本正经地说,“橘子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长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子,看起来树叶形状差不多,果实的味道却完全不同。为什么呢?化学老师告诉我们,因为水土的成分不同。我们齐国人丰衣足食,社会和谐,路上连个交警都不用。但是这个男人到了你们楚国,居然去偷东西,啊呀,这就是入乡随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呐。”
  类似上面晏子使楚的故事还很多。晏子凭自己的智慧,挫败了一些国家有辱齐国国格的阴谋,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成为春秋末期著名的外交家。 
齐王悠闲看雪景 晏子上起廉政课
  齐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大雪,他披着用狐狸腋毛做的皮衣(不是狐皮大衣哦),在王宫的台阶上悠闲看风景。看见晏子进来,笑道:“怪哉!这鹅毛大雪下了三天,咋还不冷呢?”
  “天冷吗?不冷吗?”晏子面无表情地问道。齐景公一想坏了,又叫老晏抓着话把儿了,廉政课马上又要开始了。
  晏子果然开口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想着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想着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想着别人的劳苦。现在啊,我看您是心里只有您自己,唯独没有别人了。”
  “喔喔好好,哎呀,寡人马上落实还不行么?”齐景公苦笑道。
  于是,齐景公下令,让晏子具体负责,打开国家物资储备库,向百姓发放皮衣、粮食。同时规定,只要是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个乡镇街办的;在胡同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个社区居委会的;也不必询问登记姓名,更不要查看户口本身份证。给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发两个月的粮食,给因病致贫甚至因为“超生”而致贫的人家发两年的粮食。

◎相关链接
“官N代”出身的宰相
  郑崇,有权有势不差钱,是“高密大族”,世代与皇族通婚。他爹精通法律,当过御史。
  伏湛,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他爹伏理是汉成帝刘骜的专业课老师。伏家16代,历经西汉、东汉400多年,出过两位宰相,高官重臣甚多。
  王永、王休,他俩的爹就是前秦皇帝苻坚的丞相王猛。
  任昉,父亲任遥,南北朝时期南朝齐国的中散大夫。
  刘杳,父亲刘怀慰,辅国将军、齐郡太守。祖父刘乘人,冀州刺史。叔伯爷爷刘怀珍,左卫将军、光禄大夫。
  唐瑾,老爷爷唐揣,北海太守。爷爷唐伦,青州刺史。父亲唐永,幽州刺史,建立西魏政权的大功臣。哥哥唐陵,大都督、应州刺史、车骑大将军。次子唐令则,东部下大夫,隋朝太子杨勇的铁哥们……
  崔圆,后魏宰相崔亮的后裔。父亲崔景晊,官至大理评事。
  刘鄩,爷爷刘绶是“密州户掾”(貌似科级干部)。他爹刘融,安丘县长。他弟弟刘琪,鸿胪卿(省部级干部),儿子刘遂清也是宰相。
  苏禹珪,县长的孩子。他爹仲容以儒学称于乡里,考中进士后当了“辅唐(县)令”(安丘县长)。
  韩熙载他爹韩光嗣,官至平卢军节度副使(省军区副司令)。
  张宏的高祖父张茂昭,易州节度使(省军区司令)、定州节度使。曾祖父张元,易州刺史(省长)。祖父张持、父亲张峭,都在陕西当过县长。
  明镐,父亲明元吉,湖南萍乡县知县。
  侯蒙,家里超有钱。20岁以前给朋友帮忙,经常“一日千金”。
  刘国杰的父亲在青州“管领益都军民公事”,也相当于省长。
  普颜不花的祖父是元朝溧阳路(今江苏溧阳市)的“达鲁花赤”(军政长官,相当于省长)。
  张禧是干部子弟,烈士后代,父亲张仁义曾任“管军元帅”。
  王通他爹王国昌的官儿虽然不大(胶州千户,统领一千户的军官),但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军事顾问。
  刘统勋的曾祖父刘通,秀才;祖父刘必显,进士,中央户部的副司长;父亲刘棨,四川布政使(省长);二伯父刘果,江南学政(教育厅长)。刘家共出了11个进士、35个举人,有七品以上的官员73个,仅仅没当过皇帝。
  冯溥,书香门第、文学世家,比如著名文学家冯惟敏和当过吏部尚书、去世后被追认为宰相的冯琦。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