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午饭一元,求学少女日子难熬 |
◎青州16岁女孩刘靖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大姨贫困度日◎品学兼优面临辍学,希望好心人能资助她完成学业 |
|
|
忘记从家里带咸菜,刘靖下狠心买了一包榨菜。
|
|

|
|
青州市经济开发区高柳初中初三年级三班学生刘靖,自幼父母双亡,一直跟随大姨一家贫困度日,大姨家靠种地为生,没有其它收入,今年种菜赔了钱,已经无力供应刘靖上学。懂事的刘靖深知大姨的难处,从不多要钱,每天上学的中午饭就是1个半馒头外加咸菜,一顿饭下来总共花费不到1元钱,而即使是这样,刘靖仍面临辍学的危机,她特别渴望能有好心人资助她完成学业。
品学兼优乐于助人 11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州市经济开发区高柳初中,见到了16岁的刘靖。刘靖身高不到160厘米,非常瘦弱,性格内向不大爱说话,但是稚嫩的脸上却流露出坚强和聪慧。当谈到家庭情况时,她的眼睛变得湿润了,记者也不便再追问下去。她告诉记者,现在与大姨一家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她很照顾,等以后参加工作了会好好报答大姨一家。 “刘靖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如果发挥正常的话,考取一所重点高中没有问题。但由于她在幼年时遭遇了太多不幸,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性格随和,与班里同学相处融洽,经常在学习上帮助其他同学。”刘靖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老师梁春永接受采访时表示,校方在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为她申请了贫困学生救助金,并提供心理指导,帮助她早日走出家庭不幸的阴影。 刘靖的同桌王文玲告诉记者,刘靖不仅学习好,而且踊跃报名参加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一直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据了解,王文玲和刘靖学习成绩不相上下,俩人经常交流学习心得,在学习上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午饭总是馒头咸菜 刘靖由于离家较远,中午饭都是在学校里凑合。当天中午12时许,记者看到刘靖来到离学校不远处的摊点上,花一元钱买了三个馒头,又到小卖部里花五角钱买了一包咸菜,然后提着饭往教室里赶。她告诉记者,平时咸菜都是从家里带过来的很少去买,当天忘记带了,所以临时买了一包。 回到教室后,刘靖大口地嚼起了馒头,脸上洋溢着幸福。记者留意到,她与同学们相处的很好,借着吃饭的空档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学习心得,有同学将买来的火腿肠等零食分给她吃,但都被她婉言谢绝了。 “我一顿饭能吃1个半馒头,花一元钱买三个馒头够我吃两顿,吃不完的下午放学时带回家晚上吃或者第二天中午再吃,能吃上馒头我就很知足了。”刘靖笑着告诉记者,她知道大姨家现在非常困难,每天仅要1块钱的生活费,大姨多给也不要。 梦想回母校当老师 刘靖每天早上7时许就要从所住的香店村,骑自行车赶10多里路到学校上课,路上要花费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下午放学回家后做完功课会帮着大姨做饭、洗衣服,抢着干家务。“我一般晚上看书到10点才睡觉,早上四五点起床背课文,努力学习争取报考一所重点高中和大学,等到大学毕业后回母校当一名老师,这是我的梦想。”刘靖语气坚定地告诉记者。 当被问及为什么想回农村当老师时,她告诉记者:“前几天,由于没钱买学习资料,老师把剩下的一份给了我,老师和同学们经常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我,我很感激他们。如果我能成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希望好心人资助她 随后,记者又来到香店村刘靖的大姨家,推门而入只见院子里杂草丛生,这是一所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子,面积在50平方米左右,墙壁上多处开裂,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家里就是靠几亩地养活全家人,没有其它收入,今年种菜还赔了不少钱,现在已经无力供应刘靖上学。”刘靖的大姨王春霞告诉记者,刘靖非常懂事,从来不用他们操心,这让他们感到很欣慰。 “刘靖学习成绩优异辍学太可惜了,但仅凭校方的努力是不够的,希望能有好心人与学校一起帮助她完成学业。”梁春永表示。 “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感谢大姨一家以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他们,学会感恩社会。”刘靖最后向记者表示。 文/图 本报记者 庞志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