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车行天下·养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标题导航
小心汽车也会得“富贵病”
2011年11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勤保养不等于会保养
小心汽车也会得“富贵病”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逐渐被重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汽车其实也容易得“富贵病”,而罪魁祸首就是那些过分“溺爱”它们的车主。 
  其实,勤保养不等于会保养,过度或者不恰当的爱护有时效果适得其反,这也是为何越是用心保养,爱车却越是“未老先衰”的重要原因。专家提醒,很多看似体贴的保养都是爱车消受不起的,车辆保养过度等于人的“营养过剩”,都会有损“健康”。

  过度清洗漆面“早衰”
  如果人们洗澡过于频繁,就会导致皮肤干燥、老化,爱车“洗澡”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洗车过多,车漆容易“早衰”,一段时间后甚至引发车厢底板、车门底部等部位锈蚀腐烂。
  洗车造成漆面“早衰”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洗车用的抹布夹带的泥沙划伤车漆。不少汽车美容店一天洗上百辆车,抹布夹带泥沙难以避免。泥沙对车漆造成的细小划痕在路灯下很明显。
  有的车主会想到打蜡增亮。这恰恰是一个保养上的误区,频繁打蜡是导致车辆油漆老化的另一个根源。无论是抛光蜡还是上光蜡,对漆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磨,对漆面颜色或光泽都有影响。
  ◇专家提醒:车主们可以在后备厢里放一个鸡毛掸子,有点灰尘就用它来解决,这样可大大减少洗车的次数。而且鸡毛掸子不容易积泥沙,掸灰时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划伤油漆。在鸡毛掸子的帮助下,正常情况下10天洗一次车就足够了。至于打蜡,如果选用比较长效的防水蜡,一个季度或半年打一次也没问题。
“补品”不断“虚不受补”
  随着车价的逐步走低,中高档车开始普及。相对应的,车主们使用的燃油和各种润滑液也越来越高档。
  不少车主认为,买一些汽车“补品”是对爱车最好的奖励。殊不知,高价买来的“补品”对爱车来说可能是“毒品”。很多号称能增强动力、减低油耗的燃油、机油添加剂,不但不能实现广告中吹嘘的功能,反而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严重的还会损坏三元催化装置,造成汽车尾气排放不达标。因此,爱车只要正常使用、保养,其实并不需要这些“补品”,如果真有需要,也必须选用汽车生产厂家指定或认可的正规产品。
  ◇专家提醒:轿车是一种非常精细的产品,对燃油、润滑油、制动液和冷却液等都有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千万不可随便使用,否则将对车辆造成危害。已经使用了机油添加剂的车主最好马上更换机油,燃油添加剂也要使用厂家认证的产品。实际上,大部分加油站销售的燃油中已添加了清净剂,没必要另外添加了。
过度热车损耗更大
  不少老司机都有热车的习惯,久而久之,这就成了“江湖上”流传甚广的一条用车经验。很多人以为爱车像人一样,热过身了运动起来更有精神。其实这是一条很不科学的经验,原地怠速热车不仅效果有限,而且还会加速三元催化装置的老化。
  当到达正常工作温度及油压时,引擎的润滑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引擎在没有负荷的状态下,温度的爬升是相当慢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怠速热车通常只能提高引擎的温度,其他各机件仍然处在冷车状态,例如变速器,如果车辆不跑起来它是不会热的。另外,原地热车延长了引擎升温的速度,在引擎没有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前,大量高浓度尾气的排放增加了三元催化器的工作负担,对车辆的性能也是不利的。
  ◇专家提醒:正确的热车方式应是在汽车发动之后,只要机油灯熄灭即可行驶,此时油压已达正常压力,但仍不能大踩油门,应该先让引擎在2000转/分之内慢慢行驶,待水温达到正常的温度时才可深踩油门。事实上,在行驶当中引擎的磨损是极轻微的,大约90%以上的磨损发生在启动瞬间,尽量减少启动次数才是真正的爱车之道。
高挡低速更增磨损
  面对飞涨的油价,不少车主练起了“节油大法”,其中一条“宝贵”经验就是:高挡位低速行驶。其实,这同样是一条错误的爱车之道。长期高挡位低速行驶,不仅难以发挥引擎的全部动力,甚至会伤害车辆的动力系统。 
  在高挡位低速状态时工作,发动机输出无力,即便使劲加油,它也没有力气。结果油加了不少,机器还是转得很慢,所以并不省油。另外,长时间在高挡低速状态跑,发动机经常在临界转速附近(熄火边缘)工作,输出力量不够,对变速箱有很大的损害。同时,低转速工作难以发挥引擎的自洁功能,引擎和油路中容易产生积炭,最后导致引擎和油路故障,这也是一些看似保养良好的车辆经常去修理厂清洗油路和节气门的原因。
  ◇专家提醒:对于大多数车辆来说,2000~4000转/分应该是最“舒服”的工作区域,不要怕爱车轰鸣,其实那是它最佳的工作状态。          本报综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