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文娱新闻·综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王岳伦炮轰芒果台自制剧老婆李湘忙兜圈打圆场
42则电视广告违法斯琴高娃代言被点名
吴倩莲低调结婚生子老公是医药行业精英
上海煮男对掐北京媳妇
2011年11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煮男对掐北京媳妇



  近日,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双城生活》讲述异地婚恋的故事。剧中,北京人和上海人之间的生活差异巨大,引发无穷笑料。不少观众就剧中话题热议,深切关注南北文化的差异。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该剧在讲述北京人和上海人的差异时有点过火。11月10日男主角涂松岩接受采访时称,该剧只是艺术化地处理“双城”概念,没有丑化任何一个城市的意思。
  北京妞VS上海男
  真相:距离产生问题,产生不了美
  由马伊琍、涂松岩领衔主演的都市题材电视剧《双城生活》真实反映了“双城恋”这一时下热门话题。剧中,马伊琍在剧中塑造的北京大妞郝京妮,受到了网友的普遍好评。
  此外,北京演员涂松岩在演绎上海男人徐嘉惠的时候,设计了以“格么……”为开场的表达方式,也时常在镜头前重复为老婆提包拿围巾奔前跑后的细节,演出一个“出能打拼天下,入则做得饭菜、做得羹汤”的新上海男人。
  剧中,当上海小伙爱上北京姑娘,两人很快决定组成家庭。在他们看来,双城生活并不是什么难事,“距离产生美,距离更产生激情”,“我们的爱情多伟大,比其他人整天平淡地腻歪在一起有意思得多”。他们甚至决定,以后在上海和北京的房子里各留一面墙贴上对方来往北京和上海两地的票据,“多么有纪念意义。”但是,面对生活中接踵而来的麻烦,他们也不得不开始正视两地分居的困难:一听说郝京妮嫁了上海人,老板马上将她列入裁员名单;为了到北京看老婆,徐嘉惠不仅将公司去北京的出差全部包揽,还“请完事假请婚假,请完婚假再请事假”,让好哥们兼上司颇有微词,“你是不是还打算提前预支产假”……
  郝京妮和徐嘉惠甜酸苦辣的生活经历让观众相当入戏。部分有过“双城恋”、“双城婚”经历的观众表示,在他们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当我听到剧中‘距离产生美,距离更产生激情’的台词时,我一阵苦笑。其实,在时间的吞噬下,距离确实是有了,而美却再也找不到了。”“双城,总归是一种无奈和遗憾。
  也有很多年轻人不顾一切地认为:距离产生美感。对于在生活中时时需要沟通协调的人来说,这只是自我安慰。漫长的艰辛的充满欲望的现实里,一切都变得让人厌烦,每个人在压力中寻找出口。”
  “生活就是折腾,生命在于折腾。郝京妮和徐嘉惠拼了劲要在一起,在我身边还真有这样的例子。”
小资婆婆VS莽撞岳母
  真相:精明对抗冲动,最终势成水火
  对于一个家庭剧来说,婆婆和媳妇之间的矛盾绝对是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双城生活》里,婆媳矛盾之外,两亲家之间也是势成水火,让小两口夹在中间无比为难。
  剧中,徐嘉惠的妈妈杨曼莉是个典型的上海“小资婆婆”,生活优雅小资,会和儿媳妇一起讨论穿衣打扮,在婚宴上一袭旗袍大方得体。但是,她也被指过于拿腔拿调,“两亲家第一次见面那场戏,郝京妮家人请她吃地道的老北京涮羊肉,她执著地要喝清咖,一点都不给亲家面子,太矫情了。”“一开始杨曼莉根本看不起郝京妮,她总觉得上海人绝对不能娶其他城市的人。这是偏见吧。”但也有观众力挺杨曼莉“这个婆婆不恶俗”,“小资婆婆很精明,但其实也挺善良的,越看越可爱”。
  相比“小资婆婆”而言,郝京妮的妈妈牛一蓓则显得爽朗大方,做事有点冲动,她莽撞地将郝京妮结婚的消息告诉了郝建国的前妻张北雁,惹出连串麻烦。有网友评论说,当牛一蓓遇上杨曼莉,就是另外一个版本的《当婆婆遇上妈》,“婆婆和妈妈之间的斗争肯定少不了,只不过《双城生活》更强调城市差异而已。北京妈妈和上海婆婆之间相互瞧不起,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习惯生活。这很正常。”
上海文化VS北京文化
  真相:婚宴晚上进行,手表调至中午
  剧中,郝京妮和徐嘉惠要摆婚宴,两亲家就开始了一轮谈判:婚宴要在哪个地方摆?是中午摆还是晚上摆?原来,上海和北京具有迥异的婚事风俗——上海办婚礼的时间是在晚上,但晚上结婚在北京意味着二婚,北京人讲究头婚一定要在中午12时之前。因此,北京妈妈坚决不同意晚上摆婚宴,上海婆婆也不能接受中午的婚宴,理由都是“不知道怎么向亲戚朋友解释”。观众看后纷纷发表感叹,“原来全国各地办婚礼的时间还不一样啊”,“一直以为都是中午举办婚礼的呢”,“其实不光上海是晚上办婚礼”,“跟北京只有一个小时距离的天津,也是晚上办婚礼的呀”。不过,郝京妮和徐嘉惠也给“双城婚”的观众提供了一个巧妙的点子:虽然听了婆婆的话在晚上摆婚宴,但他们要求到场嘉宾均将手机和手表调到11时整,“这代表在婚宴的场地里,我们遵循了北京的习俗,是上午11时结婚”。这样,既满足了婆婆的要求,又能让北京的亲朋好友表示理解。
  但是,由于夸大了地域差距,《双城生活》也引来质疑声音,“看看微博上,北京人很生气,上海人也很生气。编剧想干吗?”“他们倒是好意 可现在看了这剧后,北京人看上海人更不顺眼。上海人看北京人更不顺眼 他们打算怎么负责?”不同声音则认为:“没必要,我看着觉得挺有意思,写的只是北京人和上海人特征的一部分。”“只是一部电视剧,那么当真做什么?”
“徐嘉惠”涂松岩
只有艺术,没有丑化

  11月10日,《双城生活》男主角涂松岩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曾主演过《双面胶》,如今又迈入《双城生活》,生活里还是单身的涂松岩开玩笑说,自己通过两部“婆妈剧”积累了大量家庭生活经验。
  记者:徐嘉惠(徐家汇)这名字就很上海,但由于你本身是北京人,当时为什么接下这个角色?
  涂松岩:我看王丽萍的本子,觉得很有意思。这个电视剧另辟蹊径,从双城这个角度来切入普通家庭的生活。而且这个班底之前刚合作过《雪花那个飘》,感觉很有缘分。
  记者:但剧中双方父母见面那段还是放大了城市差异。有网友评论说有点挑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意思。你觉得呢?
  涂松岩:我觉得大家应该把心放宽一点,应该关注我们传达的双城概念。其实我们这部剧根本没有丑化哪个城市的意思,只是艺术化地放大和处理了这些差异而已,观众没必要在这方面过多追究。那会偏离我们的初衷。  据《广州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