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组专家解读蓬莱溢油事故原因及结论 ◎河北山东等四地的养殖户将启动民事赔偿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11日公布了事故原因调查结论。经调查,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蓬莱19-3油田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总体开发方案,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明显出现事故征兆后,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由此导致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专家称调查结论的发布有利于民事赔偿的发起,据悉河北、山东等四地养殖户的民事赔偿将很快启动。但生态赔偿至今没有任何动静。
开采中康菲数次违规 蓬莱19-3油田溢油污染事故的性质已被认定为是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原因和性质已经查明,责任已基本查清。 事故联合调查组表示,据核查,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蓬莱19-3油田B平台的生产违反总体开发方案,没有执行分层注水的开发要求,长期笼统注水,导致注采比失调,破坏了地层和断层的稳定性,造成断层开裂,形成窜流通道,发生海上溢油。当B23井出现注水量明显上升和注水压力明显下降的事故征兆时,没有及时停止注水、查明原因,而是继续维持压力注水作业,进一步加剧了海上溢油的污染程度。 此外,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蓬莱19-3油田的C平台C25井回注岩屑作业违反总体开发方案规定,数次擅自上调注岩屑层位至接近油层,造成回注岩屑层异常高压,形成向上部油层窜流高压源,造成C20井钻井至该层时产生井涌,同时,该井作业表层套管下深过浅,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降低了应急处置事故能力,发生侧漏溢油。 为何用注水开采方式 蓬莱19-3油田溢油为什么采用注水开采方式,是否安全? 联合调查组专家称,蓬莱19-3油田地层层序从海底表层向下可划分为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和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等五套地层。这些地层分布的空间中,还分布着南北走向两组断裂构造,断层把石油储层切割成若干个块体。 蓬莱19-3油田就处于这样一个较为破碎的构造断块背景的位置。浅部的断层封堵性较差,深部的断层封堵性相对较好。但有部分断层从下部延伸到了浅表层,被称为“通天”断层。 蓬莱19-3油田的石油主要储存在明化镇组下段和馆陶组两套地层。这两套地层是由陆相碎屑组成的岩石,成岩固结疏松,油层埋深为840米-1400米。原油具有“三高四低”的特征,即高密度、高黏度、胶质含量较高,凝固点低、含蜡量低、沥青含量低、地层压力处在正常压力范围,需要借助外力,以注水开发方式进行开采。 采用注水开发方式,是否可控,不出现溢油污染隐患,主要取决于注水压力的控制,以不破坏断层封堵性为限。只要注水压力控制得当,就不会破坏断层封堵性,注水开采就是安全的。
◎索赔 四地渔民将发起索赔 在调查结论认定事故性质之前,9月份联合调查组曾表示,由于康菲公司没有尽到合理审慎作业者的责任,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属于责任事故。 调查结论详尽叙述了康菲公司在作业中的各种违规之处,并明确认定为“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民认为,这一表态和性质认定将有利于民事索赔。 “这个结论是很好的事情,这样的话对索赔的工作来说,是一个好的消息,尤其是对养殖户。他们在索赔的时候,可以把这个引为证据,因为结论确定了康菲的过失,定了性,就可以提请赔偿。”王亚民说。 为河北、山东等四地近500名渔民代理民事诉讼的律师赵京慰表示,这一结论确实有利于民事索赔,他们将把此列为重要证据。不过,他认为,对民事赔偿而言,还需要更具体的材料。此前,赵京慰曾提请海洋局、渔业局公开蓬莱溢油的相关信息,以确定溢油对渤海沿岸渔民造成的实际影响,但迄今还没有获得这些信息。 赵京慰透露,虽然还没有拿到更多证据,但他们通过各方努力,以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因此,针对康菲溢油的民事索赔将很快开启。一旦该案能够成功立案,将是针对蓬莱溢油的首次索赔。
生态赔偿仍未见启动 民事赔偿已经初具眉目,但生态赔偿依然未见启动。 8月底,海洋局曾选聘法律机构组建团队,称将代表国家对康菲提起生态索赔。但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生态赔偿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调查结论公布后,一些网友在新浪微博质疑,生态索赔什么时候进行。 新浪财经与国家海洋局相关负责人联系,询问生态赔偿时间表,其只称调查结论是在联合调查组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下得出来的,有关生态赔偿等问题,目前不透露任何消息。 王亚民有另一番担忧,他指出调查结论由包括海洋局在内的联合调查组出具,未来生态赔偿主体仍然由海洋局担任,与法理可能不合。 不过,赵京慰表示,从民事诉讼来看,调查证据、采集相关信息,应该由第三方来做,但生态索赔是由海洋局代表国家来提起的,标准判断和一般的民事案件不一样。 至于为何迟迟不见发起生态索赔,赵京慰认为,可能是细节繁琐,要整理的材料太多,因此需要的时间较长。“或许,这是海洋局采取的一种诉讼策略。”
◎康菲谎言录 漏油发生 漏油6月4日发生,但直到7月初,作为肇事方之一的康菲公司才首次做出回应。 漏油面积 7月1日,康菲石油中国公司作出回应称已启动应急程序,渗漏点早已得到有效控制,油膜回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7月3日,中海油称原油泄露范围比较小,只涉及200平米左右,已基本处理完毕。而在7月5日,事发油田的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达158平方公里,劣四类海域达840平方公里。 清洁工作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7月6日表示蓬莱19-3油田没有任何溢油情况,清洁工作接近尾声。7月30日,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蓬莱19-3油田B平台溢油点附近发现零星油花溢出,与此同时,C平台附近也有油花持续溢出。 永久封堵 8月24日,康菲公司的总裁司徒瑞表示,现在渗油源应该说已经得到永久性的封堵,计划在8月31日之前完成所有的清理工作。8月25日,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监督督促下,康菲公司承认蓬莱19-3油田C平台附近海床又发现新的油污渗漏点,这些渗漏点与前几日发现的渗漏点为同一来源。 两个彻底 在8月31日的最后期限,康菲公司向国家海洋局提交总结报告,称已完成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的要求。9月2日,在距离C平台四五百米的海面上,记者看到船侧两旁有明显的银灰色油带,有些甚至呈亮黑色。当天,国家海洋局认定康菲公司没有完成“两个彻底”的要求。 本报综合新华社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