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鸢都·健身篇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财富聚焦
 
标题导航
全民健身,竞技强体风潮涌
2011年11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民健身,竞技强体风潮涌
◎体育场馆和休闲设施的建设,为市民健身提供便利◎众多国家级国际级赛会的举办,吸引了众多爱好者
  全民健身运动在我市开展得如火如荼。 本报记者 张驰 摄



  在街头广场打打拳,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每天清晨总会见到这样一批体育爱好者,而且这样的体育爱好者越来越多。潍坊近年来不仅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出了林伟宁、邢慧娜、奚爱华等3位奥运会冠军和谭宗亮、刘霞等一批世界杯、世锦赛的世界冠军;而且在城乡健身休闲设施、配套完善的体育场地、体育休闲服务业、组织和筹备各种体育赛事等方面也有很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健身的行列。2011年,我市先后成功举办了“潍坊杯”国际青年足球邀请赛、“希望杯”国际青少年足球联赛、直通鹿特丹中国乒乓球队选拔赛、全国足球乙级联赛、潍坊市首届武术锦标赛等一系列大型赛事,不仅使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规格比赛,也吸引了众多外地和国外体育爱好者来到潍坊观赛、参赛。
  健身设施多
出门就可以健身了

  11月14日清晨6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北宫东街与四平路交叉口附近的一个健身广场,此时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锻炼的老人,他们或跑步或打拳,或利用健身器材舒活筋骨。
  在广场上锻炼的王大爷告诉记者,他就住在附近的一个小区,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锻炼身体。“我年纪大了,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现在好了,健身器材都放到家门口了,锻炼身体越来越方便了。”王大爷对记者说。目前,我市的许多小区内、广场上也都建设了相应的健身休闲设施,为群众健身休闲提供了便利。
  记者了解到,全市所有绿化的沿街沿河,都设置了林荫休闲健身道、自行车专用道,很多地段还安装了体育健身路径,配套建设了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设施;全市近80%的行政村配套建设了体育设施,90%以上的农村社区实现了体育设施覆盖。“十一五”期间,我市以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赛事为契机,加强市、县两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新建或改造了体育场馆14个。其中坐落于市区西北部的潍坊奥体公园体育场,是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女足赛场,是我市投资最多、设施最全、功能最完善的现代化大型体育设施。
参与运动乐
跟老伙计打球很恣

  11月13日下午2时,在北海路与樱前街的金叶樱园内,二十多名老人正在进行着老年门球的练习,每次击出一个好球,都会像孩子一样相互击掌鼓励。“我今年61岁,退休后就开始打门球,打了五年了,打这个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跟老伙计们在一起打球,别提有多开心了。”门球爱好者张桂玉对记者说。
  潍坊老年门球协会副秘书长蒋伯和今年78岁,从1989年开始打老年门球,至今已经有22年了。蒋伯和告诉记者,现在潍坊城区有将近400名老年门球爱好者,其中年龄最大的85岁,平均年龄75岁,以离退休老人为主。每年4月15日前后他们都会举行老年门球比赛。除此之外,老年门球队从1997年开始参加全国和国际各项赛事,并且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在1998年10月份举行的“全国老人门球比赛”中获得了亚军。
  “现在潍坊除了有系统的老年门球队伍,还有出色的场地,我市有4个场地可以说是在全国都算最好的,近几年我市的老年门球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老人门球的行列中。”蒋伯和对记者说。
历史底蕴厚
每天习武成了习惯

  据了解,潍坊武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流传在潍坊地区的不同武术拳种达一百多种。武术爱好者王鹏告诉记者,他5年前在公园散步的时候,他看到很多中老年在练习武术,便开始练习。慢慢的,他也爱上了武术,从那时起,每天早上他会到公园与师傅一起习武。“如果天气不好,就在家中打几下,每天习武成了一种习惯一天不练就浑身不舒服。”王鹏对记者说。
  今年8月26日至28日,在潍坊中学体育馆举办的潍坊市第一届武术锦标赛中,来自我市各县市区、各级武术协会、各武术馆校、相关武术组织及广大武术爱好者的38支队伍450多名运动员参赛。比赛项目不仅有传统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比赛项目,还有具有我市本地特色的四通捶、地功拳、地龙经等拳术。
  四通捶拳传人李玉亭告诉记者,四通捶拳,至今已有230年历史。李玉亭12岁拜四通捶拳王世忠老师为师,开始习练四通捶拳,到目前已有50多年了。2011年3月份成立了潍坊市四通捶研究会,目前四通捶已被列入到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果全民享
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

  随着市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健身行列。为体现全民参与的特点,2011年4月在我市举行了潍坊市第十八届市运会,同时举办了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此次全民健身运动会设立了围棋、武术、门球、健美操、篮球、乒乓球、田径、排球、足球、乒乓球等近30个比赛项目,100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比赛。设有21个大项、426个小项,共产生金牌597枚,全市8000余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本届市运会在驻潍或市属大中专院校学生中,首次招募赛会志愿者,为赛场、代表团驻地等场所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并受到了参赛运动员的好评。第十八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我市竞技体育和休闲体育项目的发展,也为我市的体育“后备力量”打开了良好的基础。
  潍坊市体育局局长耿文就城市体育休闲的公益性与产业化发展谈了几个观点,他提出城市休闲应以体育休闲为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体现地方特色,为广大市民及海内外宾朋休闲健身创造了良好条件。
         本报记者 花凯 张磊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