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文展会、文化产权交易所搭建发展平台,我市书画业做大做强引领国内市场 近年来随着文化艺术市场的逐渐升温,潍坊的书画市场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并成为全国书画市场的风向标。在今年四月份,我市还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画节,参展作品3000余幅,成交额突破4个亿。而连续举办四届的文展会不仅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舞台,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不同的艺术种类在此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成立于今年4月份的潍坊文化产权交易所,则实现了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完美对接,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交易平台。 高辉 (古玩城字画店老板) 几年发展,民间画廊已有三四十家 11月18日上午,空中洒落着蒙蒙细雨,记者从车马喧嚣的虞河路拐进奎文区大虞街道大虞社区一条幽静的小巷里,前行七八十米,前面闪出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筑,上写“古玩城”三字,记者上到二楼,随意走进一间敞开的屋子,墙壁上、桌椅边,目及之处挂满了名人字画。 店主高辉得知记者的来意,并没有急于推介自己的字画,而是泡上一壶清茶和记者坐而论道。“潍坊本来就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这些年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也经历了几起几伏。”高辉说,经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后,目前国内书画市场进入回暖期。 “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交量增大,二是价格逐步提高,三是市民的参与度不断增加。以刘大为的画为例,2008年低谷期的时候每平方尺才2.4万元,而现在已经暴涨到每平方尺16万元。”高辉说,从潍坊小环境看,在四届文展会的带动下文化氛围日渐浓厚,一部分人因为喜欢而接触书画,还有一部分人从投资的角度涉足这一领域。 环境的变化随之带来的是硬件的发展。高辉说,2006年的时候市区成规模的画廊寥寥无几,大部分画展集中于大型图书馆或政府机构,民间画廊屈指可数,而且或是偏安一隅或是空间狭小。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市区民间画廊如雨后春笋如今已发展到三四十家。“以前书画交易好比在大街上卖白菜,形式单一枯燥,而现在好比进了大型商场超市,内容丰富方式多样。”高辉说,如今古玩城里的书画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交易,一是签约画家,对象主要是国内知名画家或后起之秀,他们将得意之作交给画廊出售;其次是通过笔会的形式,每月有两三个知名的画家如约到画廊写字作画,现场交易;还有就是通过文展会等大型活动推销字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书画市场经历了两次市场高峰,市场变得更加具有系统性和规律性,这正是我们面对复杂而又变化无常的艺术品市场来具体地研究书画市场的基础。而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被提上国家层面的议事日程,书画市场的发展也受到各个层面的关注与重视。”谈到对未来市场的预期,高辉充满信心。
宋福伟 (大虞文化产业园市场部经理) 书画市场趋于成熟,前景一片大好 高辉从业内人士角度谈了近年书画市场的发展,而大虞文化产业园市场部经理宋福伟作为市场掌门人的感触也很深。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文化资源整合开发的力度,大力扶持一些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奎文区大虞文化产业园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大虞文化产业园主要包括虞鑫花卉市场、古玩城、‘将军楼’多功能文化产业区和沿街高层文化标志楼,总占地面积300多亩,现有经营业主300余户。其中,后三项为新建项目,总投资达到1.6亿元。”宋福伟说,古玩城于2009年7月底动工建设,同年12月底开业,开业至今已有近200户业主入驻,入驻率超过90%。店铺主要经营紫砂工艺品、古玩、字画、玉器等,很多潍坊著名的画家也都把工作室安排在这里。 据介绍,大虞社区共有二层“将军楼”213栋,是1984年统一规划建设的,是山东省首例,与当时全国知名的江苏华西村属同一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标志性建筑。基于大虞社区的面积、地理位置等因素,市建设部门和社区进行了统一规划,提出了“城中村”改造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的工作思路,决定将“将军楼”进行保护性开发,设立影视创作基地、画家村、书家村、古玩村四个功能区,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园的一部分。 记者走进一家名为“瀚云轩”的店铺,店主是68岁的郭泽赐,他的店铺是2010年4月份“将军楼”示范街刚修好后开张的,主要经营古字画。说起选择在大虞文化产业园开店的原因,郭泽赐用了两个字概括:集中。“店都集中在这里,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好东西我可以让给别人,别人也可以让给我,我因此认识了更多喜爱古玩的朋友。”郭泽赐说希望自己可以为保留、保存和保护文化遗产奉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宋福伟介绍说,今年4月份,作为文展会分会场的首届大虞文化节暨中国紫砂鉴赏收藏高峰论坛在大虞文化产业园举行。奎文区借势把大虞文化产业园打造成集高标准古玩城、民俗文化产品展馆和字画、奇石、花卉、工艺品等休闲购物场所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产品商贸区。下步计划聘请专家定期为市民鉴定书画艺术品真伪,建立数字查阅平台,方便市民查询国内外书画市场行情等。
王居明 (潍坊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潍坊底蕴丰厚,成为书画业风向标 中国书画圈内有一个共识:“全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潍坊。” 对此,潍坊市美协副主席王居明介绍说:“我们并没有自吹自擂,这句话早就提出来了,也是艺术圈一致的观点。中国的大画家、大书法家、大艺术家,很多来潍坊开过展览。潍坊就是一块试金石,你的作品是否受市场认可、能否卖出合理的价位,来潍坊一试便知。比如说你对自己的作品心理预期是1万,但在潍坊只能卖8000元,对不起,你只能回去继续提高水平,在潍坊卖不了1万其他城市更卖不了。”王居明说。潍坊在全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这种独特地位,源于潍坊的书画艺术水准,在全国占领先位置。 “潍坊从古至今培育了大量书画界人才,从宋朝的张择端,清朝的陈介祺,近现代的郭兰村、郭味蕖、陈寿荣、于希宁、刘大为,个个都是中国画界的重要人物。很多著名的中国画家都是潍坊籍人士。”王居明介绍,在艺术气息极为浓厚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潍坊籍从事书画艺术品的工作者和在校艺术生占重要比例。 除了人才培养,潍坊在市场培养方面也卓有成效。目前,潍坊的画廊无论是数量还是品位上,都在国内首屈一指。因此,书画艺术品行业内同样还流传着另外一个共识:“按照行政区划、城市规模来说潍坊是一个中等城市,但在艺术品发展领域一直都是一线城市。” 在王居明眼中,潍坊是最适合举办中国画节的城市。“潍坊有浓厚的书画艺术品市场气息,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并且还是中国重要的艺术品集散地,最重要的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并为此专门出台政策进行扶持。”王居民如是说。 据了解,今年4月16日开幕的首届中国画节,参展作品数量达到了3000余幅。画节总共为期3天,成交额突破4个亿,百度检索条目高达34万多条,达到了效益与口碑的双丰收。 有力平台 文展会提供交流机会 跨领域借鉴共同发展 连续举办四届的文展会是文化艺术品的荟萃,也是艺术走向融合的窗口。每年来潍参展的艺术家与艺术门类难以胜数,而通过展会,各类艺术展品除了丰富参观者的视野外,还为艺术家之间的艺术跨业借鉴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我的专业是油画,但现在我正在从包括杨家埠年画在内的其他民间艺术种类当中汲取营养,准备用油画的语言表达民间文化。”我市青年画家刘铁飞告诉记者,他参加了四年文展会,每一次都有收获,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通过文展会,刘铁飞交了不少艺术界的朋友,而且利用展会向艺术家们请教画法。“文展会上,国内顶尖的艺术家都会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参展,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刘铁飞说,通过向大师们学习,他会获得更清晰的自我评价,同时也可以为自己的作品有一个更科学的定位,而这些远不是在学校接受半年甚至一年专业研修所能获得的。通过这四年的参展,他明显感受到了参观者欣赏水平的慢慢提升。“以我的作品为例,以前文展会上多以经典油画为主,观众以为画得越细致,作品的艺术水准就越高,那些抽象技法,不少观众会觉得是没完成的作品。”刘铁飞说,今年的文展会上,观众对抽象作品的接触和欣赏程度有了很大提升,开始学着接受这类艺术。 今年的文展会,山东省剪纸手工艺制作大师高密的齐秀花带着十多幅作品来到了现场。她告诉记者,她是历届文展会的积极参与者,参加文展会,她并不在乎自己的作品卖出多少,更看中的是通过文展会学习和吸收的东西。“参展期间,不太忙的时候,我会到各个展位前走一走,看一看,而每次看都有新的收获。”齐秀花告诉记者,她从事的虽然是剪纸,但通过参加几次文展会,她从瓷器艺术品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准备将剪纸与瓷器进行全新组合,创造出一种“剪纸瓷”。 “文展会连年举办,连年大受欢迎,就说明普通百姓是有这方面的需求的,而且需求很迫切。在大师与普通百姓之间牵手,让名作与参观者之间相互接近,一届又一届文展会无疑将在提升百姓的文化素养方面起到一个有力的推动作用。”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恒升教授告诉记者,其实文化修养的提高,是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的一个学习的氛围,通过一个合适的环境,耳濡目染就有了一种感觉,一种气质。 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所 满足了新型投资需求 作为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试金石,成立于今年4月份的潍坊文化产权交易所,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方面做了不少有益尝试。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成立了20多家各种类型的文交所,而我市的文交所是全省乃至全国唯一一家在地级城市设立的,而且是一家综合性的文交所。 茅台酒享誉海内外,景德镇陶瓷举世闻名,齐白石林风眠等国画大师的作品也是堪称一绝。如果把上述三样精品结合在一起对外销售,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哪?今年7月份潍坊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的茅台艺术酒可谓一品三绝,刚刚上市就获得众多藏家的青睐。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所成立以来相继发售“于希宁美术作品1号”和“‘南潘北李’美术作品1号”资产包(“南潘北李”是指近现代书画大师浙江的潘天寿和山东的李苦禅),标的额分别是人民币2000万元和3000万元。“我们之所以首选于希宁作品,就想把潍坊当地独树一帜有代表性的画家推出去,这不仅宣传个人,也有利于推介提高潍坊的知名度。”潍坊文化产产权交易所总经理李涛告诉记者。 “十年前不少人的目标是买车买房,当这些愿望实现后,就会转向更高层次的追求,文交所成立的目标就是要提供这方面的服务。”李涛说,文交所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产权交易平台,通过高效的信息发布平台和电子交易系统,广泛征集买卖双方;二是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面向投资人设计开发符合文化产权交易特性的融资产品和投资工具,为各类文化企业及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三是文化企业孵化平台,提供文化企业改制、重组、股权登记托管、融资等完善的服务;四是文化产权登记托管平台,承担文化产权登记职能,办理各类文化产权托管,提供交易见证、过户、质押登记等服务。 据介绍,潍坊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文展会,专业人士和普通百姓纷纷慕名而来。但是受展览时间和空间限制,一些好的作品不能呈现在观众面前,也不利于文化产品通过充分竞争的市场方式找到合理的买主。潍坊文交所建成后,让一些展会期间举办的活动进来安家落户,为观众和作品搭建起长期稳定交流的桥梁,成为能够提供全天候服务永不落幕的文展会。 A6—A7版文/图 本报记者 潘来奎 (署名除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