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11月17日,记者从昌邑市环卫局了解到,该市环卫局成功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生活垃圾清运管理中,成为全国首家实现生活垃圾清运物联网管理的行业部门。 今年以来,昌邑市环卫局坚持走科技强环卫发展之路,投资50余万元,创新建立了生活垃圾物联网管理系统即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全市20000余个垃圾桶安装上电子标签识别码,为垃圾运输车装备红外感应器、GPS卫星定位系统、激光无线扫描仪,通过信息交换,将垃圾桶清运时间、次数传输到数字化管理平台,由调度指挥中心对全市垃圾桶清运实施24小时职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和调度,实现了由动态管理变为静态管理,形成了“一条龙”数字化管理链条。 据了解,生活垃圾清运实行物联网管理,将进一步提高垃圾清运效率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控制和降低油耗和作业成本,遏制“公车私用”、出工不出力等不作为现象,有力激发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热情和爱岗敬业的积极性。 (记者 齐文 通讯员 李洪帅) 发挥双方优势 促进油地关系 本报讯 近日,市“三区”推进办公室积极发挥油地双方各自优势,积极为油田建设搞好服务保障,本着“监督、指导、协调、服务”的指导思想,不断促进油地关系向纵深发展。 在油区工作中,要干事创业,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为此,市油区办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学习制度,严格执行每周二、五半日学习制度,对全体人员进行政治理论、法纪法规、服务意识等方面教育,促进了工作人员工作理念的变化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加强学习,强化管理,争做学习型、创新型的队伍蔚然成风。 加强油区文化建设,根据不同季节和任务的转换,在重大节日和节假日时,市油区办先后多次举办了油地联欢会、演讲比赛、运动会、素质拓展训练、组织过军事日活动,活跃文化生活,形成了浓厚的油区文化氛围,在规范管理中和谐发展。 (赵国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