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术文化风 劲吹虞河畔 |
◎各路高手亮相鸢都大舞台◎精彩演出引领“全民健身” |
|
|
演员在进行武术表演。 |
|

|
|
冬日的寒意阻挡不了市民参与文化健身活动的热情,11月20日上午,以“全民健身 快乐生活”为主题的全市大型文化展演活动在虞河岸边的鸢都大舞台举行,来自各行各业的演员有的引吭高歌,有的表演武术,有的挥毫泼墨,让在场的观众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
虞河边享视听盛宴 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奎文区虞河岸边的鸢都大舞台,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大量前来观看的市民,演员们也都整装待发,准备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表演。 随着音乐的响起,来自基层派出所民警的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气势恢宏,不仅唱出了历史的沧桑,也激发了当代人的斗志;来自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带来了歌曲《青藏高原》,旋律高亢,婉转动听,给人一种清新飘逸的感觉,他们的精彩演唱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文艺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崇文尚武 健康养生”八个大字写出了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态度,双钩技法表现的笔墨精细,连绵不断,分布匀稳,风味有余。 演员台上功夫了得 潍坊市的武术爱好者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更加气势如虹的武术饕餮盛宴。他们表演的长拳、南拳、通背拳、八卦掌、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推手等将整台节目推向了高潮。太极推手绵里藏针、八卦掌虎虎生威,把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精华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表演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位年龄颇大的武术爱好者,他就是老武术家邵坤。记者了解到,邵老师今年76岁,从13岁就开始习武,到现在有60多年的时间了。虽然将近80岁高龄,但邵老师表演的通背拳雄浑有力、刚柔相济、步履稳健,真可谓是老当益壮。表演结束后,气息平稳,给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 “我从6岁就开始练习武术,中间间断过,从13岁开始正式习武,现在会长拳、通背拳、螳螂拳、华风剑等十多种武术,也参加了很多比赛,2000年在全省比赛中获得了通背拳第一名,2010年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国际武术节,获得了螳螂拳第一名,明年我还要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国际武术节。”邵老师对记者说。 邵老师告诉记者,从他开始习武到现在,身体一直很好,武术作为一种国粹应该传承下去,“今天这种活动方式,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文化发展有很多作用。”他说。 台上的精彩表演着实让台下观众大呼过瘾,不时送上阵阵掌声。在现场,一名小学生还跟着台上的武术师傅们练了起来。 一位正在观看的王大爷对记者说:“今天的表演太精彩了,唱歌的、写书法的、练武术的样样都不错,这种市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最受欢迎,应该多多举办,给市民送上更多精彩的节目,这对于文化的发展也很有利。” 展演助力文化发展 随后,记者采访了潍坊市武术协会主席、山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赵清,赵清告诉记者,当天的活动是文化大发展的一方面,演员们表演的节目都非常精彩,同时市民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也表现了市民对文化的需求。 另外,赵清还告诉记者,武术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潍坊出现了一大批武术爱好者,他们也是文化的参与者和主力军,对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修养和全民健身的行列中,通过文艺爱好者自娱自乐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全民健身和文化建设当中,推动群众艺术发展。”赵清对记者说。 另外,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文化展演活动将走进更多的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为更多的市民奉献精彩的节目。 文/图 本报记者 花凯 潘来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