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又一棵政坛“常青树”倒下 |
◎也门总统萨利赫交权,结束33年执政生涯 ◎将在90天内举行大选,民众再次示威 |
|
也门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11月23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签署权力移交协议。依照协议,萨利赫向副总统阿比德·拉布·曼苏尔·哈迪移交总统职权,总统选举三个月内举行。数以千计的也门民众当天继续示威,抗议协议赋予萨利赫司法豁免权,要求追究萨利赫法律责任。
犹豫再三最终交权 萨利赫11月23日离开也门前往利雅得参加权力移交及实施机制协议签字仪式,结束33年执政生涯。这一协议由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提出,旨在化解也门危机。 签字仪式设在沙特王宫雅玛玛宫,一些海湾国家、欧洲和美国代表及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贾迈勒·本·奥马尔出席签字仪式。 沙特国家电视台直播画面显示,在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见证下,萨利赫在协议书上签字。 执政党和反对派代表随后签字。萨利赫说,他愿与反对派建立“真正伙伴”关系,共同“处理国家事务”,重建“危机所破坏的一切”。 今年1月以来,也门局势持续动荡。海合会4月提出调解协议,萨利赫4月至6月三次表态愿意签署协议,均在最后一刻变卦。萨利赫6月3日在位于萨那的官邸遇袭,面部严重受伤,随后前往沙特治疗3个多月并在9月回国。 萨利赫回国后多次表态准备交权,但要求消除不稳定因素,把权力交付可靠者。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0月通过决议,要求各方停止暴力并呼吁各方尽快以海合会倡议为基础,签署和解协议。 按联合国特使奥马尔的说法,萨利赫移交权力后将前往美国纽约疗养。 三个月内选举总统 依照交权协议,萨利赫把总统职权移交给副总统哈迪,后者与反对派组建联合政府。反对派推举候选人领导政府,联合政府有两年过渡期,三个月内举行总统选举。 萨利赫和他的亲属享有司法豁免权,在新总统就任前继续保留总统头衔。 奥马尔23日在萨那乘飞机前往利雅得参加签字仪式。他登机前告诉媒体记者:“(交权)协议将赋予副总统权力,以执行海合会协议。” 奥马尔说,也门联合政府应在两年过渡期内举行国内对话以修改宪法。“签署协议标志也门人在化解政治危机、推动国家前进方面迈出一大步,”他说。 也门反对派激进者反对萨利赫享有司法豁免权,认为这意味着反对派向萨利赫妥协。 一些没有从交权协议“分得一杯羹”的人同样持反对意见。也门一名政府官员先前说,萨利赫所属也门全国人民大会党的一些高层反对交权协议内容。 民众要追究其责任 数以千计民众23日继续在萨那市中心示威,要求追究萨利赫的法律责任。一些人呼喊口号:“萨利赫必须受审。” 英语教师阿卜杜勒·拉希姆现年27岁。他说:“这份协议来自政权内部,没有体现我们的要求。” 按照反对党联盟“共同论坛”发言人穆罕默德·卡坦的说法,萨利赫彻底下台前,示威不会停止。 分析认为,萨利赫交权后,他的国内影响力不会就此消失;他的儿子艾哈迈德掌控也门政府军精锐部队共和国革命卫队。 按法新社说法,哈迪打算在90天内组建委员会,监督武装部队和安全部门重建。 也门政治危机持续时间将近一年,原本就状况堪忧的也门经济在混乱中不进反退,加之南部地区与“基地”组织相关联的极端武装分子又在不断趁火打劫。无论谁在明年1月的也门总统大选中获胜,都不太可能在“后萨利赫时代”带领也门很快地回归正轨,因此,在短期内,也门局势仍难令人完全乐观。 新闻人物 “九命总统”传奇人生 萨利赫1942年出生于也门首都萨那的一个普通军人家庭。由于受到来自家庭的熏陶,萨利赫16岁就参军,并很快进入武装部队士官学校学习。 1962年,萨利赫加入了“自由军官”组织,并参加了推翻王室政权的“九·二六革命”,此后很快就在军界一路攀升,官至曼德海峡军区司令。1978年,年仅36岁的萨利赫出任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即当时的北也门)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1990年南北也门统一后,萨利赫担任也门总统至今。 今年6月3日,萨利赫所在的总统府遭到反政府武装的炮弹袭击,其4名保镖死亡。但萨利赫本人大难不死,到国外治疗后又偷偷返回国内。因此,萨利赫被称作“九命总统”。 美国《纽约时报》曾分析指出,萨利赫之所以能够成为统治也门33年的政坛“常青树”,靠的正是其老谋深算的平衡之道。在宗教分化严重、部落众多的也门,萨利赫多年来都小心挑选并扶持大量部族领袖,以平衡各方利益,维持其统治。 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是在1994年,南北双方领导人矛盾再度激化后导致全面内战爆发。萨利赫知道仅靠自己的北方军队无法击败装备精良的南方军队。于是他与各部落达成协议:如果部落武装帮他击败南方军队,就有权将缴获的南方武器作为自己的战利品。这将众多的部落都拉拢到了萨利赫一边。 3个月之后,内战就以南方领导人出逃国外而告终。正是由于萨利赫深谙这种复杂而惊险的平衡之道,西方媒体曾赠其一个外号:“蛇头上跳舞的人”。
◎分析 中东前路迷雾不散 萨利赫是中东动荡中,继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之后下台的第四位强人。 这些强人的下课,很大程度上源自他们本身的原因,当事国人民的选择理应受到尊重。几十年前,他们在上台之初,也曾胸怀国家强盛愿景,获得人民支持。但是,长年执政导致他们麻木懈怠,失去对民众心声的感知,所取得的成就也为岁月所稀释。 然而,强人下课,恐怕仅是中东未来动荡与变革相交织的开端。近期突尼斯宗教极端组织成员袭击电视台,埃及抗议者与军警血腥冲突,利比亚重建进程百废待兴与激烈博弈,均为最新例证。 人们看到,在强人下课过程中,外部力量干预起到重要作用。没有美国唱衰“老朋友”,穆巴拉克不会倒得那么快;没有北约轰炸,卡扎菲未必很快重复萨达姆的命运;在也门,出于反恐等方面顾虑,美国施压力度可谓经过精准计算,这是萨利赫这么能“挺”的重要原因。 强人下课,动荡可能持续。但无论如何,新瓶不会再装旧酒,变革正在发生。 ◎新闻链接 继任者哈迪其人 萨利赫23日晚把权力移交给副总统哈迪。按照法新社的说法,哈迪行事低调,能够为也门各派政治力量接受。 哈迪1945年5月出生在现在的也门南部阿比扬省扎金村。他出身职业军人,1964年从南也门一家军事院校毕业,曾在英国、埃及和苏联接受军事训练。南也门1967年摆脱英国控制获得独立。哈迪参加了独立斗争,南也门独立后,他在军队中地位迅速上升。 1990年5月22日,南北也门宣告统一,成立也门共和国,萨利赫任总统。哈迪稍后晋升为少将。 也门统一四周年前夕,副总统、南方领导人阿里·萨利姆·比德宣布南部脱离也门,内战随即爆发。哈迪选择与北方站在一起,随后出任国防部长。 1994年10月,萨利赫当选总统,任命哈迪为副总统。哈迪眼下同时担任也门执政党全国人民大会秘书长。 今年6月,也门总统府遇袭,萨利赫受伤前往沙特阿拉伯治疗,哈迪代行总统职责直至萨利赫9月下旬回国。 也门明年1月举行总统选举。消息人士说,哈迪有望为包括反对派在内的多数人接受,在这次选举中当选。
也门动荡大事记 1月,也门爆发反政府示威,示威者由要求改革逐渐演变为要萨利赫下台。 2月2日,萨利赫宣布不参加2013年总统选举,不“传位”于他的儿子。 3月20日,萨利赫解散政府。 4月3日,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提出涉及解决也门危机的调解方案:萨利赫将总统职权移交给副总统,萨利赫和家人获得豁免权。 4月至6月,萨利赫三次表态愿意签署协议,均在最后一刻变卦。 6月3日,萨利赫遇袭,面部严重受伤,随后前往沙特治疗。 11月23日,萨利赫在利雅得签署权力移交协议。依照协议,萨利赫向副总统阿比德·拉布·曼苏尔·哈迪移交总统职权,总统选举三个月内举行。 本报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