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
我市设立金融创新奖,发展村镇银行等成功经验被各地推广 |
|
近期,省委政策研究室对我市做强做大金融产业推动转型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金融活则全局活——对潍坊市做强做大金融产业推动转型发展的调查》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市坚持把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积极发展面向“草根”经济的“草根”金融,破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市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的众多成功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推广。
金融创新奖两年一评 融资难,成为制约各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潍坊,这个问题却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市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发展面向“草根”经济的“草根”金融。据了解,我市专门设立了金融创新奖,每2年开展一次金融创新展评活动,出台政策积极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拓宽服务领域,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针对当地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需求,我市创新推出排污权抵押、艺术品质押及小额担保等金融信贷产品80多项,发放贷款300多亿元,支持了7.4万户(次)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从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出发,推广寿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蔬菜大棚抵押贷款模式,并将抵押物品范围扩大到林权、海域使用权、旅游景点、商铺经营权等8类,共发放此类贷款24亿元,提高了农业的融资能力。 为降低中小企业还贷风险,增强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自2008年开始在全市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3年多来累计发放风险补偿资金1.1亿元。 农村金融组织全省第一 通过政策倾斜,我市还培育了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公司,大力发展资产评估、会计审计、信用评价等金融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多元化担保体系。自2008年潍坊首家村镇银行在寿光成立后,今年相继在寒亭、高密、青州开业3家。 为促进潍坊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市财政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对在潍坊新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给予一定的开办经费补助,对新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5年内给予其实际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不同比例的补助,积极做好新型金融组织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的申请和发放工作。 据了解,目前全市村镇银行已发展到4家,小额贷款公司已达32家,农村商业银行3家,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居全省首位。全市初步形成了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竞争有序的产业组织体系。 众多成功经验全国推广 我市在推动优势企业上市融资方面也走在了全省前列。据了解,2007年以来,全市已有414家企业完成股改,股份公司发展速度和数量居全省首位。我市财政部门还安排了企业上市专项补助经费,加强企业上市指导,推动全市32家企业上市,发行股票36只,累计募集资金425亿元,各项指标均跃居全省第1位。以国家级高新区为龙头,设立了每年2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产业发展。 省委政策研究室的调研报告中写道:潍坊市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的实践,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创造的许多成功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 本报记者 韩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