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阿盟通过制裁叙利亚措施 |
◎阿盟外长会议批准生效,包括冻结资金停止贸易等 ◎叙利亚指责其将危机“国际化”,伊拉克不参与制裁 |
|
当地时间11月27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外长会议通过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对叙利亚的制裁措施。叙利亚外交部长瓦利德·穆阿利姆当天致信阿盟,指责这一组织立场自相矛盾,试图令叙利亚国内政治危机“国际化”。
阿盟 提出对叙制裁草案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26日召开紧急会议并达成一致,决定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包括冻结叙政府在阿拉伯国家的资金、停止同叙利亚政府间的贸易等,这些建议将提交至阿盟外长会议讨论。据外电报道,阿盟外长会议27日通过对叙利亚的制裁措施。 根据会后发表的决议草案,制裁建议还包括限制叙利亚政府官员出访阿拉伯国家,但限制出访的名单仍需要阿盟讨论制订;停止飞往叙利亚的航班;停止与叙利亚中央银行的业务往来;停止与叙利亚的金融交往,停止阿拉伯各国的中央银行向叙利亚中央银行就政府间商贸出资。 制裁建议还要求阿拉伯各国中央银行监控银行汇款和商业信贷,但是在国外的叙利亚劳工向其家庭所汇款项不在此列,冻结阿拉伯国家为叙利亚境内项目出资。该建议还包括委托阿拉伯民用航空委员会和阿拉伯基金会跟踪实施与其有关的制裁条款,组成专门的阿拉伯委员会依据既定标准列出一份战略物资的清单。 阿盟经济与社会委员会指出,制裁建议内容不包括在叙利亚境内的阿拉伯和国际组织以及阿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并且在实施有关建议时要照顾到与叙利亚相邻的阿拉伯国家利益。 叙利亚 指责阿盟自相矛盾 阿拉伯叙利亚通讯社报道,叙利亚外长穆阿利姆26日致信阿盟,批评后者试图将叙利亚国内危机“国际化”。 阿盟24日敦促联合国“依据宪章采取必要措施,支持阿盟化解叙利亚复杂局势的努力”,获得联合国支持。 穆阿利姆指责阿盟立场自相矛盾,称后者“一方面谈论尊重叙利亚主权、避免外部干涉,一方面却呼吁联合国秘书长出面干预”。 他说,自己“相信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反对外部干涉自身事务”,希望阿盟表态确认这一立场。 叙利亚武装部队司令部25日发表声明,证实17名军人24日在叙国内暴力冲突最严重的霍姆斯省的一个空军基地附近遇袭身亡,其中包括6名飞行员。声明称,已确认有外国势力卷入这起袭击事件,“他们企图削弱叙利亚军队的战斗力”。声明强调叙军方有能力保卫祖国和人民。 伊拉克 不会实施制裁方案 不过,阿盟内部有关是否制裁叙利亚存在不同声音,制裁措施能否顺利施行仍存疑问。 伊拉克外长霍希亚尔·马哈茂德·兹巴里明确表态,伊拉克不会实施阿盟经济制裁方案,一些叙利亚的邻国也对制裁持保留立场。 “伊拉克是叙利亚的邻居,(我们)在那里有利益,数以万计伊拉克人生活在叙利亚,我们有贸易往来”兹巴里说,“黎巴嫩持类似观点,约旦也表态反对(制裁)。” 伊拉克先前在是否中止叙利亚阿盟成员国资格投票表决时投下唯一一张弃权票,黎巴嫩投下反对票。 ◎多方博弈 美部署轰炸机,俄画“红线”警告 与以色列情报部门有密切关系的媒体debka.com网站26日引用军方消息称,美国政府在叙利亚附近部署有70架舰载战斗轰炸机、3艘重型导弹巡洋舰和5艘导弹驱逐舰,为各种干预叙利亚的可能性提供了军事支持。 在一周后,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上将”号航母及其附属舰艇也将加入到此前的3艘军舰行列。与美国的“布什”号航母以及第六舰队一样,“库兹涅佐夫上将”号航母也将进入同一片叙利亚海域,“阻拦”美国行动。 这家以色列媒体引用军方消息称,至此,叙利亚危机引发了一场空前的超级大国对峙。 报道还称,美国政府明确表明准备支持针对阿萨德政权的行动;但俄罗斯政府画出“红线”,警告美国、北约和阿盟不得重复针对利比亚的行动——像推翻卡扎菲一样推翻阿萨德。报道还称,面对这种不断升级的超级大国对峙局势,叙利亚政权很有可能向周边的邻国发动攻击,不过以色列、约旦和土耳其军队已经宣布进入战备状态 土耳其高调干预,争当北约“排头兵” 近日,土耳其以口头警告、停止与叙利亚的能源合作项目、威胁中断对叙电力供应等方式,进一步向阿萨德政府施压。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还首次以官方身份会见了叙利亚反对派领导人——“全国委员会”主席布尔汉·加利温。这一切都让外界感到不解,因为土耳其曾一度是与叙利亚关系最密切的邻国。 国际战略分析家认为,土耳其决心抛弃阿萨德政府,除了基于对叙利亚局势走向的判断外,也有帮助北约探路,抢夺未来叙利亚影响力的战略考虑。 鉴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叙利亚被认为是中东的“中枢神经”,是伊朗、黎巴嫩、沙特、以色列以及真主党战略交锋的节点,因此,美欧诸国并不愿在此轻易下手,而更倾向于让身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出面试探叙利亚的战略底线。一旦摸清对方底线,那么从某种程度上将“利比亚模式”复制到叙利亚也就不是没有可能的了。作为北约的“排头兵”,土耳其想必也会占到便宜。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欧盟不再赞同法国关于开设以欧盟为后盾的“人道走廊”,允许援助团队和观察员进入叙利亚的建议。 叙利亚反对派组建的“全国委员会”领导人贾里昂说,他们正在寻求与欧洲和阿拉伯国家联盟合作,“为平民提供保护和停止过去8个月的杀戮”。 巴黎研究所的约翰·劳夫兰德表明,尽管西方国家说他们只是试图为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他们的行动目标却是推倒叙利亚现任政权。 ◎分析 对叙动武后果严重 面对近期传出的西方对叙进行军事干预的说法,中国驻叙利亚大使张迅表示,西方对叙动武条件尚未成熟。中方支持阿盟的努力,呼吁叙利亚配合阿盟的调解。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赵伟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和利比亚不同,攻打利比亚只影响利比亚一国,而对叙利亚动武,将波及邻国,甚至整个中东,因为叙利亚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有着“中东心脏”的美誉。 赵伟明分析说,卡扎菲树敌过多,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盟友,但是叙利亚情况不同,它有不少铁杆盟友,比如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甚至伊朗和俄罗斯。 最近俄罗斯派了军舰,下周还要派巡洋航空母舰到地中海,实际上就是为了防止外部势力军事干预叙利亚。 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此前也发出警告称,一旦西方国家对叙发动军事打击,叙将会用导弹覆盖整个以色列。而叙的上述盟友也不会坐视不管,这样叙国战火必将烧至整个中东地区。 《福布斯》也认为,“我们不应低估开战的可能性。而一旦开战,其结果将是美国国内以及国际上一场旷日持久以及范围极广的一场灾难。我们不能依赖大选出来的官员们的智慧让我们远离战争,特别是在美国的大选季。” ◎连线 逾千中国公民撤离 随着叙利亚局势日渐动荡,当地中国公民以及中国机构的安全备受国内舆论关注。 记者连线中国驻叙利亚聂国安参赞,他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国内要求公民撤离的指示,由于目前中国在叙公民都生活在比较安全的地区,所以暂无进一步撤侨计划。 不过,聂参赞说,从4月份叙利亚局势有恶化苗头时,使馆就已经组织中国公民撤离。先是留学生,5月初时是使馆工作人员的家属和编外人员,到10月份时,大多数中资公司也撤走了。目前,已有逾千名中国公民撤离。 “现在留下来的中资公司都会给我们汇报人员变动情况,使馆也会每天发布人员变动表,密切关注中国公民的动向”。聂参赞说,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中国公民可以从何处、以什么方式进行撤离,使馆都有紧急预案。 此外,聂参赞表示,使馆已经要求叙利亚政府对中国公民提供特别保护。 ◎链接 小国里面有大政治 叙利亚是中东矛盾的汇集区。这个面积只有利比亚的十分之一,而人口则为利比亚的3倍以上的阿拉伯国家,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远比其他阿拉伯国家复杂。 叙利亚局势的动乱震荡着整个中东地区,威力与埃及革命等同,威胁到了那些与之长期维持盟友关系的国家,同时也刺激各邻国争夺政治空白。叙利亚的动乱大到影响到了伊朗与美国及其盟军的关系,小到关乎地区间的用水权。 本报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