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家住奎文区大虞街道大虞社区的谭树辰身份证、户口本上都显示他的出生日期是1961年12月,而他的妹妹却是1961年3月生人。“我比我的妹妹还小啊,再说我母亲不可能一年生我们俩孩子啊!”12月1日,谭树辰向本报反映,原本1959年生人的他被登记成了1961年生,他希望派出所帮他更改过来,但一直未能如愿。 谭树辰拿给记者一沓证明材料,记者在大虞社区出具的一份证明上看到,谭树辰兄弟姐妹七人,谭树辰排行老四。按现在户口本、身份证上登记的出生日期,谭树辰生于1961年12月14日,而他的五妹却生于1961年3月13日。谭树辰对记者说,他真实的出生年月应该是1959年12月14日。记者还看到了部分村民给谭树辰出具的书面证明,他们都证明谭树辰是1959年生人。但记者看到,谭树辰的户口本、身份证上都显示,他的出生年月是1961年12月14日。 谭树辰对记者说,他的实际年龄应该是52岁,可是户口本和身份证都显示是50岁。在1989年换身份证和户口本时,也不知道是村里还是派出所,把他的出生年龄登记错了。随着旧村改造的进行,近几年他们社区为居民提供了很好的待遇,规定居民只要年满50岁就每年发放退休金,满60岁还可以领社会养老金。这样,由于当年登记出生日期时犯的错,社区里的待遇,他比别的居民都晚享受两年。如果不对年龄进行更改,他还得比同龄人晚两年才能领到养老金。 想到这些,他从今年8月份开始,就开始多方准备证明材料,希望派出所能把他的年龄更正过来。他到派出所要求更正时,派出所户籍科的民警告诉他,由于他没有户口的原始资料,所以无法给予更正。“事情都过去20多年了,我去哪找户口的原始资料啊!”谭树辰说。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大虞派出所户籍科的一位民警。这位民警说,像谭树辰这种情况,由于他没有当时户口的原始资料,所以仅凭社区和村民的证明,证据不足,无法对他的年龄给予更改。 (记者 刘晓梅 实习生 潘高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