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愿与晚报读者分享喜悦” |
◎新人宋洪庆刘杨在本报刊登整版婚宴专题广告 ◎两位新人希望用这种特殊方式见证他们的爱情 |
|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步入结婚的殿堂,婚庆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举办一场古典中式婚礼、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车迎接新娘等已经不再稀奇,可是在报纸上刊登婚宴专题广告的新人,您见过吗、听说过吗? 12月3日,一对新人宋洪庆和刘杨在本报3版刊登了举行新婚答谢宴会的专题广告,并且还购买了600份当日的《潍坊晚报》,赠给了参加当晚答谢宴会的亲朋好友。 答谢宴会礼品很特别 在12月3日晚举行的宋洪庆和刘杨的新婚答谢宴会现场,记者看到,每张桌子上除了摆放着一些菜品外,还放着一份当日的《潍坊晚报》,由于宴会还没开始,已经入座的宾客大都阅读起了《潍坊晚报》,而多数的宾客都在关注3版关于宋洪庆和刘杨新婚答谢宴会的专题广告,他们纷纷表示赞同和羡慕。 市民刘建民先生是新娘刘杨母亲的朋友,看到3版的专题广告,他表示,这种广告非常有意义。刘建民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的专题广告,他觉得这样的专题广告版面新颖,设计的非常漂亮,而且上面既有新郎和新娘的爱情宣言,也有父母的寄语,通过这种形式把那些平时可能说不出口的感情都表达出来,非常不错。同时,他觉得两位新人的婚礼能有这样的一个专题广告非常值得珍藏,很有意义。另外,这样也能让《潍坊晚报》的广大读者分享到新人的喜悦,并且两位新人能得到大家的祝福。 刘建民的妻子则表示,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新婚答谢宴会显得更加隆重、有档次,并且让宴会变得文化味更浓了。“我的孩子还没有结婚,将来他结婚的时候,我们也想采用这样一种方式,让大家分享我们一家的喜悦。”刘建民说。 今年24岁的李卿还没有结婚,看到宋洪庆和刘杨的新婚答谢宴会专题广告时充满了羡慕。“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新人用这种方式庆祝自己的新婚,我觉得挺不错的。这样既能让大家沾沾他们的喜气,同时自己还能珍藏起来,留下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等我将来结婚的时候,我也要用这种方式。”李卿对记者说。 当晚,很多到场的宾客都想把报纸带回家,让自己的亲人们也看看这种特殊的婚庆方式,但是每张桌子上只有一份报纸。而宋洪庆和刘杨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为现场来宾每人准备了一个大礼包,里边不仅有喜糖和点心,还装上了一份当天的《潍坊晚报》,让参加宴会的亲朋好友都能带一份特殊的礼物回家。 不仅分享喜悦,更要见证爱情 “大概是半个月前,我爸爸和妈妈跟我俩商量,尤其是征求宋洪庆的意见,说举行新婚答谢宴会的当天,想在《潍坊晚报》上登一个专题广告,并且购买600份报纸送给亲朋好友。我们觉得能用这种方式庆贺我们的新婚之喜,当然很高兴,也愿意跟《潍坊晚报》的读者分享我们的喜悦。”刘杨对记者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郎宋洪庆今年29岁,大连人,博士后,北京科技大学教师。新娘刘杨27岁,潍坊人,硕士,在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做行政管理工作。“我俩对一些新鲜事物接受比较快,用登广告的方式让亲朋好友和《潍坊晚报》的读者一起见证我们的爱情,我感觉非常特别。”刘杨说。 刘杨告诉记者,在《潍坊晚报》上刊登他们新婚答谢宴会的专题广告,除了让大家分享他们的喜悦外,还想告诉那些还没有结婚的单身男女:要相信爱情。他俩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2010年底两个人通过短信聊天,觉得还不错,于是在2011年初见面后谈起了恋爱。 “我俩从认识到结婚不到一年的时间,别人可能会觉得比较快,但是我俩见面的频率很高。”宋洪庆对记者说,他和刘杨两个人单位隔得很近,从刘杨单位的办公楼可以看到他们学校,这种情况在北京很少见。北京城市比较大,别人谈恋爱时,可能一周才能见一次,他俩则是一天最少见一次,甚至一天见好几次。见面的频率非常高,接触的也比较多,互相了解非常深。由于两人单位挨得近,两个人从早晨开始就一起吃饭,中午也一起吃饭,晚上再一起看电影,感情升温很快,最终两个人一起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 特殊答谢宴祝福新人永远幸福 “给孩子做这样一件事情,在报纸上登一个专题广告,就是想要让孩子的婚礼尽可能地完美和特别,让别人也可以分享我们一家的喜悦。”刘杨的父亲说。 刘杨的父亲告诉记者,当初是刘杨的小姨夫向他和妻子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开始他和妻子也有很多顾虑,这个事到底可行不可行,会不会让人觉得这是在作秀。“考虑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决定如果《潍坊晚报》允许,就给孩子登这个广告。我希望这个特殊的答谢宴能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做出决定后,刘杨的父母与宋洪庆和刘杨以及宋洪庆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得到了各方面的同意和认可后,他们与本报进行了联系,并且最终确定了各项事宜。 “我想给他们一个尽可能完美和特别的婚礼。”刘杨的父亲对记者说,宋洪庆和刘杨在大连举办婚礼的时候就有了很多创新,而这次在潍坊举行的新婚答谢宴会,不仅登了一个整版的专题广告,还赠送报纸给宾客,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让他们的婚礼锦上添花。 刘杨的父亲还告诉记者,现在像他女儿和女婿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希望通过这个答谢宴会给大家做个参考。“两个孩子很优秀,通过登广告和赠报纸的方式,希望大家能够分享他们新婚的喜悦,也希望大家能够祝福他们。同时,我们做为长辈更要祝福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共同努力,创造出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文/本报记者 王凯 图/本报记者 张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