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世界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默克尔力主组建“财政联盟”
2011年12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默克尔力主组建“财政联盟”
◎与萨科齐观点一致,建议修改欧盟条约应对欧债危机 ◎欧洲议会主席认为修改条约有风险,英首相也不赞成
  呼吁修改欧洲联盟条约,组建“财政联盟”,推行更严格财政纪律,采取“长期措施”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当地时间12月2日,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呼吁修改欧洲联盟条约,组建“财政联盟”,推行更严格财政纪律,采取“长期措施”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她的表态与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颇为一致。但是修改条约的建议遭到欧洲议会主席布泽克和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反对。

推行更严格的纪律
  默克尔说,欧盟需要修改条约,“以坚实步伐迈向财政联盟”,以便推行更严格的财政纪律。构建财政联盟意味着“开启欧洲融合的新阶段”。
  “我们需要预算纪律和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所以,我们必须修改现有条约或制订新条约,”她说。
  德国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必须确立牢固的稳定准则,确立一个“新的债务限额”,并且使这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上限不允许存在任何政治上讨价还价的余地;通过欧盟委员会严格控制各成员国财政纪律的遵守情况;一旦成员国违反稳定准则,制裁自动生效,欧盟委员会有权干预该成员国财政预算;在欧洲法院可以对赤字违规国行使诉讼权。
  默克尔的表态与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颇为一致。萨科齐1日呼吁欧盟制订新条约,推行更严格财政纪律,建立欧洲货币基金以支持债台高筑的国家。他要求欧元区决策以多数制取代全票制。
  萨科齐说,为维护欧洲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欧盟有必要制订新条约,管理成员国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对抗那些质疑欧元稳定性、打算就欧元崩溃搞投机的人,”他说。
  萨科齐定于5日会面默克尔,为下周欧盟峰会商讨联合提案框架。媒体普遍称这次峰会为“一场决定欧元区命运的关键会议”。
  默克尔表示,她将抱着坚定的信念参加12月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并提交修改欧盟条约的提议。
成员国违规六十次
  默克尔在德国联邦议会警告,欧洲面临一场漫长艰辛“马拉松”,以重建信心。“化解主权债务危机是一个过程,可能持续多年,”她说,“德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态,危机不会一下子化解。”
  默克尔认为,主权债务危机主要是信任危机。欧洲要继续前行,就必须赢回信任;为赢回信心,就必须做更多。达成协议不够,“我们今后必须拿出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
  默克尔说,包括德国在内,多个欧元区成员国先前违反欧元区货币和预算规定,10年间共违规60次。“我们必须赢回已经受损60次的信心。”她说。
  具体而言,德国希望欧盟委员会能够在欧元区成员国向各自议会提交预算案前行使否决权,可向欧洲法院起诉违反财政规定的成员国。
修改手段存在差异
  默克尔强调欧洲要强化经济与货币联盟中财政纪律的实施,在这一点上她与萨科齐并无分歧。但在修改手段上,两人的说法却有差异。
  默克尔想力争通过修约强化欧盟委员会对欧元区各国预算政策的干预权,并使欧洲法院拥有必要时通过制裁强化纪律执行的权力。而萨科齐提出的是加强欧洲各国“政府间”的协调和团结互助,建立一个真正的欧元区经济政府,但对国家预算的最终决定权仍在各国政府。
  欧盟不少国家担心德国可能会利用经济一枝独秀的强势地位趁机“称霸”欧盟。此外,一些非欧元区的欧盟国家也担心欧债危机会为“双速欧洲”或“多速欧洲”助燃。

◎反对声音
欧洲议会主席 修改条约可能有危险
  正在丹麦访问的欧洲议会主席布泽克2日表示,修改欧盟条约的做法可能有危险。
  布泽克说,“这次我们非常谨慎,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可能有危险,欧盟居民在短期内也许不会接受欧盟条约的改变。”
  布泽克认为,修改欧盟条约不会改善欧元区国家的债务问题,“现在不是提出这个问题的好时机。欧盟条约的修改不会对目前的债务危机有所帮助”。丹麦首相托宁·施密特表示,解决欧盟的经济危机才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事项。她说:“现在修改欧盟条约在范围和时间上都受到限制。”

英国首相 化解危机不需修条约
  英国首相卡梅伦2日在巴黎说.英国不赞成修改欧盟条约。
  卡梅伦当天在巴黎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欧元区机构需要发挥作用支持欧元,以恢复市场信心,化解债务危机,同时需要加强欧元区整体经济竞争力,保证欧元区能正确运转。这两点并不需要通过修改欧盟条约来实现。如果要对欧盟条约进行修改,英国政府将保护并加强英国利益。
  卡梅伦指出,英国是欧洲主要经济体,在欧洲共同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仍在有关欧洲未来的磋商和谈判上具有重要影响力。欧元区一旦解体,将对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欧元区需要采取一切措施捍卫欧元,需要尽一切努力保证12月8日至9日召开的欧盟峰会取得成功。
◎相关新闻
中国救欧洲画上句号?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12月2日表示,“中国不能动用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救援别的国家”,这一言论受到美国《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等各大外媒关注。此前不少外媒都认为,中国应扶助欧洲解决债务危机,美国媒体指出,这是中国目前为止对此作出的最强驳斥。
救欧洲不成立钱不是这样用
  傅莹是在第五届“蓝厅论坛”上发表题为《中欧伙伴关系迎难而进》的主旨演讲时做出上述表示的。
  欧洲国家深陷债务危机,美国《商业周刊》的报道说,部分西方人认为,中国应该救助欧洲摆脱困境,同时又担心中国要向欧洲提出“恐怖的价格”。法国总统萨科齐近日称他计划游说中国领导人,希望中国能伸出手帮忙拉一把欧洲经济。对此,傅莹表示,“中国救助欧洲的命题不成立,因为钱不是这样用的。”
  她特别提出,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使用问题外界有很多误解,“用外汇储备来做什么,要取决于能否满足外汇管理条件,不能用来(国内)扶贫,也不能拿到海外援助,要满足安全性、流动性和适当盈利性原则。”
经贸合作能帮欧洲克服危机
  傅莹指出,欧洲的未来掌握在欧洲人自己手里。中国通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购买欧洲债券和增加进口、扩大企业投资等方式,支持欧洲国家克服危机、增加就业和恢复经济增长,这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她表示,中国政府重视、支持欧洲和致力于促进中欧合作的政策一脉相承。
  新加坡《联合早报》最后还援引傅莹的话说,应该看到,中国强劲的经贸合作为欧洲企业克服危机的负面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欧洲对外贸易增速放缓的时候,中国与欧洲的贸易是逆势增长。今年1至10月份就达到了4670亿美元,同比增长20%。事实上从2010年初以来,中国从欧盟国家的进口保持了30%左右的增幅,成为欧洲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外媒称这是中国最强硬的反驳
  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评论称,傅莹的主题发言为外界几个月来的种种猜测画上了句号,这是迄今为止对中国动用外储帮助欧洲度过债务危机这一建议最明白、最强硬的反驳。
  作为拥有最大外汇储备的国家,中国一直被欧洲要求为欧洲的援助基金——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提供部分资金,而中国从未公开表态是否会为其提供资金。有经济学家认为投资欧债有利于中国外储利用多元化,但中国一直保持冷静态度。
解决欧债危机,钱从何来?
  欧元区越来越多国家陷入债务危机,需要有更多资金支持以解决流动性问题,然而钱从何来?要么从外部借款,要么获得内部支持。
  从外部来看,当前欧债危机局势很不明朗,欧元区是否会解体也未可知。务实的外部投资者更多的是在担心其在欧洲的风险敞口越来越大。美国政府就明确表示,欧洲的问题应由欧洲自己解决。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一是具有苛刻的“限制性条件”,二是资金规模有限。
  从内部来看,单独一个欧元区国家,谁都没有能力为陷入危机的成员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目前最合适的选项是欧洲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从美国经验来看,美国政府救市遗留下来难以解决的赤字问题,且目前就业与房地产市场依然没有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无论如何,美国至今已经连续9个季度保持增长,就是因为采取了保增长高于控通胀的政策。反观欧洲,债务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与欧洲央行坚守控通胀高于保增长的原则有关。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表示,当初成立欧元区时,原本期望欧洲南部国家会向德国学习,改变以往行为习惯,加强财政自律,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但事实并非如此。欧元区内部的“南北差异”是欧元区领导人应对当前债务危机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
本报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