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名拳师张洪升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浓文淡武,痴心书画雕塑
2011年12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浓文淡武,痴心书画雕塑
  张洪升兴致勃勃地说,他将在百年龟背壳上雕刻甲骨文。 王延琰 摄



  张洪升对艺术的热爱缘于小时候玩泥巴。他从河湾里挖来泥,随时随地捏泥塑。张洪升雕塑的毛主席像曾在全市引起轰动。他仿制的毛公鼎得到业内人士的称赞。除了雕塑,张洪升的篆刻功力也很深厚。自上世纪90年代,他又迷上书画。张洪升说,他不是偃武修文,而是藏武。他现在仍然每天练武,只不过对武术的含义认识不同了,以前习武注重套路、招式、搏击,忽略了武术的内涵。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狱中生活让人宽宏大量
  张洪升小时候看到街上有卖泥人的,他就想自己试试。他从河湾里挖来泥,无师自通地捏起了泥人。上学的路上捏,晚上藏在被窝里捏,到庙里照着佛像捏,再后来跟着和尚学着捏泥塑。“文革”时期,张洪升雕塑的毛主席像曾引起轰动。他研究中国革命的发展史,雕塑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毛主席像。有些热衷于收藏领袖像章的专业人员纷纷来潍柴参观学习。当年他雕塑最大的一枚伟人像(1吨多重)被来潍的某军看好拉走了。既使是在潍北农场时他也没搁置。工余时间,在田间地头,他都是挖块泥巴捏。
  张洪升在狱中待了10年,刚回到社会时,没有工作,生活断了来源。由于他生性耿直、为人仗义,熟知的人并没有忘记他。原潍城东北关居委会有一社办企业,当时负责这个企业的宋主任和贾师傅得知张洪升的处境后,把他请来厂,还给他买了一辆大金鹿自行车当交通工具。张洪升心怀感激,决心以实际行为来回报。当时企业木工组正处于困难时期,宋贾二人办厂原想为居委会办点好事,增加点福利,可厂子办起来后因厂小没有上家,新设备都闲置在厂棚里,工人整天闲得拌嘴。张洪升知道情况后,骑着大金鹿联系来活儿。从此木工组打破了沉寂,生产经营步入了正轨。
  狱中生活让张洪升争强好斗的心变得宽宏大量,有恩必报,有仇抵消。张洪升对武术有了新的领悟和见解,他不再到处找人比武以证明自己的强大,而更注重在武术上的个人修养。他将更多精力放在“玩泥巴”上,他一面帮电机组揽活,一面潜心研究雕塑。
雕塑篆刻书画一样不落
  朋友从香港带回了一张毛公鼎照片,张洪升如获至宝,从此把自己关在屋里,除了老伴儿送饭外,任何人不见,与世隔绝潜心研究。几个月后,他成功依据照片仿造出了毛公鼎模型,并立即浇铸出来。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观赏后赞叹不已,亲笔题字“随缘”;原中共中央党校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画院副院长的李默寒和中国书画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国际传统武术研究交流协会会长牛福钦观赏后分别题为“天下第一鼎”和“世界第一鼎”。众多艺术大家对毛公鼎的肯定给张洪升先生带来了无穷的动力。
  有了雕塑练出的雕刻功夫,篆刻印章自然而为之。在张洪升家,他制作的几十方印章:大者1米见方,200多斤;小者厘许,只有几钱重。大小随意,足见张洪升篆刻功力之深厚。
  张洪升自上世纪90年代又迷上书画,书法、国画、油画他都学习。狭小的卧室就是张洪升的工作室。张洪升痴迷书画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为了安心学习,免受外界打扰,他把家里装的固定电话也撤了。朋友找不到张洪升,就打他老伴儿的电话,这样老伴儿就成了他的专职接线员了。老伴儿生活上对张洪升照顾得无微不至,就是对他的时间安排上有点受不了。张洪升嫌白天周围动静大,没法专心致志,便把学习改到晚上。每晚9点起,张洪升练字绘画、雕塑篆刻,一直到凌晨四点,然后出门到附近练拳一小时再回家。老伴儿说张洪升晨练回家时她都被吵醒,但为了他的爱好,也就不计较了。
  文武之道是相通的,融武入文,相得益彰。张洪升把多年习武所参悟到的武学真谛,巧妙地运用到书画上来。他的书画,追求气势和意境,不拘泥于细枝末节的精雕细刻。他的书法,笔随意走而又章法谨严,浓墨重笔而又飘逸洒脱。
领悟武术真谛 绝非偃武修文
  长期的坚持加上自己的悟性,多年之后,张洪升的艺术水平有了一定造诣,有陆续向他求字画的人,市区许多酒店都挂有他的墨宝字画。他的书画作品《梅花》在2009年获得“鱼水情”全国第二届双拥书画展优秀奖。
  朋友说张洪升“手太松”,自己的很多作品别人看好了,他大都会给。胡长松是张洪升的好朋友,开一饭店经营潍县菜。有一天,胡老板亲自掌勺烹饪,并把珍藏多年的名贵好酒拿出来接待张洪升。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胡老板端起满满的一杯酒对张洪升说:“哥,有件事你得答应我。”他一口将杯中酒干掉后说:“今后市面上不准再见到你那丈二的篆书。我店里那丈二篆书便是你的绝版,今后若让我再见到你的丈二篆书,当场我就给你撕了。”张洪升见胡老板醉眼惺忪,如同跟人吵仗一样,只好笑着应诺:“好,好。”
  原来,胡长松饭店大厅内悬挂着张洪升的丈二篆书,很见功力,字里行间透着习武人的率直和大气,很受顾客称赞,胡长松心存私心,特地“设局告诫”张洪升。
  跟笔者聊起新创作的时候,张洪升兴致勃勃地跑到阳台,拿出一个百年龟背,说他要将甲骨文刻到上面。
  对于现在的生活,张洪升说:“我不是偃武修文,而是藏武,练了一辈子武,什么时候也不能扔,我现在仍然每天练武,只不过对武术的含义认识不同了,以前习武注重套路、招式、搏击,忽略了武术的内涵。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不论是长拳短打、内家外家、门类派别,它练的都是一种精神,为传承中华民族武术,弘扬中华文化,我愿奉献毕生精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