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入世十年:惠及世界实现共赢 |
◎胡锦涛出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并讲话 ◎十年来,中国发展突飞猛进并带动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 |
|
|
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缔约方地位的申请。这是关贸总协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开会(资料照片)。 |
|
|
1994年4月15日,乌拉圭回合协议最后文件和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协议在摩洛哥签署。这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协定。中国代表谷永江(中)在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及“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上签字。
|
|
|
这是1994年12月23日,参加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9次会议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回到北京。 |
|
|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在北京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协议。右为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
|
|
|
2000年3月28日,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帕斯卡尔·拉米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京开始举行双边谈判。
|
|
|
2001年7月4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6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结束。 |
|
|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
|
|
这是2001年11月11日,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多哈代表中国政府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议定书上签字。同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
|

|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高层论坛11日上午在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世贸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出席并高度评价了中国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认为入世让中国与世界实现了共赢。 中国入世惠及各国人民 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京出席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十年前的今天,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各国人民;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胡锦涛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将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根据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提出六个“进一步” 胡锦涛强调,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扩大服务业开放,稳步推进农业领域对外开放,更加注重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准入待遇。 中国将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把扩大进口和稳定出口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中国将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把扩大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新格局。 中国将进一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继续扩大各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重视开展有利于不发达国家改善民生和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合作。 中国将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和司法保护力度,不断完善市场体系。 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承担力所能及的义务和责任,继续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各国一道分享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使中国发展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入世十年·变化 百姓享受入世带来的喜悦 十年前,伴随卡塔尔多哈世贸部长会议上的一声槌响,世界贸易组织向中国敞开了大门,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 入世十年,是一段艰辛而辉煌的旅程——十年间,中国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的贡献、地位和作用发生重大变化。 十年间,中国货物贸易额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出口跃居第一位; 十年间,中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十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当年已达68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 十年间,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 十年来,中国市场新增34.7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 更加开放的市场,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商场、超市里汇集了世界各国商品,来自国外的金融、文化、娱乐服务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十年前,汽车还很难进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达60辆,迈入“汽车社会”。 对于中国人来说,入世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更好的服务、更新的理念。入世给普通中国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视野的开阔、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入世以后,中国人的规则意识越来越强。”龙永图说,而这一意识正是世贸组织的精神之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只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改革步伐、提升开放水平,一定能够把握战略机遇,赢得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迎接下一个更加辉煌的十年。 ◎入世十年·影响 世界跟着中国“赚” 报道称,中国推开WTO大门,全球各国都因中国的不负众望而“收获满满”。数据显示,2001年到2004年,日本对华出口平均增长25.3%。 世贸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曾和东南亚联盟经济共同体分管副秘书长普斯巴那丹不约而同地表示,中国入世不仅让自己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更给世界贸易带来了巨大变化,让不少国家也随着中国收获满满。 “中国入世前,东盟与中国几乎没有多少经贸往来,而如今,中国却成了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市场,2015年贸易额将达到5000亿美元。”普斯巴那丹说。 自中国入世后,美国对华出口也突飞猛进,从2001年的190亿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920亿美元。此外,2001年中国从巴西进口价值为20亿美元,而2010年则高达310亿美元。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受益伙伴就是欧盟。从2010年初以来,中国从欧盟国家的进口一直保持了差不多30%左右的增幅,成为欧洲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此外,在帮助世界上最贫穷国家方面,中国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中国成为最不发达国家最大的出口市场,当今已占其出口总额的23%。
◎入世十年·评价 主动参与制定规则 “入世就是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美国《侨报》文章称,中国加入WTO十年的节点上,这句久已传播的话给我们的回顾与前瞻画出一个历史坐标。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回眸审视,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十年来的变革之路。 对中国而言,加入WTO,“赢”在经济地位与发展速度的空前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从2001年的世界第六到2010年的全球第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1992年至2001年的9%,加快到2002年至2008年的11%。 新加坡管理大学教授高树超指出,从最初的不自信开始,中国已逐渐从一个被动接受现有规则的成员,逐步演变成一个愿意为自身利益而“撼动”原有规则,甚至愿意制定新规则的成员。这是一件好事。而且,如果“开放”指的是中国履行了加入世贸时作出的承诺,那么这项纪录大体来说也不错。 美国《华尔街日报》表示,入世时,中国当时表现得更像是一个中小型经济体,只能去适应国际贸易条款。如今,中国已与美欧比肩,跻身世界三大巨头之列。金融危机过后,中国还对全球经济的增长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本报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