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昌潍大地之子峻青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标题导航
采访遇袭,老百姓掩护脱险
2011年12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采访遇袭,老百姓掩护脱险
  抗战时期,峻青在胶东前线。本报记者 张驰 翻拍于潍坊学院图书馆名人馆
  1944年,峻青在海莱反扫荡前线。本报记者 张驰 翻拍于潍坊学院图书馆名人馆



  1946年,峻青以记者和敌后武工队小队长的身份来到昌南县(解放战争时期,昌邑县曾分为昌南县和昌北县,上世纪50年代初复并为昌邑县,即现在的昌邑市)。8月的一天,他采访当地民兵英雄李成万,并和对方一起召集群众开会。期间,他们遭遇敌人突袭,李成万壮烈牺牲。峻青被一名叫李元兴的老百姓藏在麦草垛里。包括李元兴在内的许多村民遭到了反动派的严刑拷打,但他们始终没有说出峻青的藏身之处。
以记者和敌后武工队小队长身份来昌邑
  峻青原名孙俊卿,烟台海阳人,小时候家境贫寒,曾当过童工。家里千方百计让他读过几年书。峻青还做过小学教员。他从小就热爱这片土地,热爱大海哺育的人民。后来,峻青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参加过一些战斗。他看到了许多英雄人物,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英模的事迹时时激荡着峻青的心灵,使他萌生了用手中的笔讴歌他们不朽灵魂的想法。1941年后,峻青先后担任《大众日报》记者、新华社前线分社随军记者,一边战斗一边写作。
  1946年,峻青以记者和敌后武工队小队长的身份来到昌南县。这是他第一次来昌邑。在与昌邑人民并肩战斗和生活的过程中,峻青开始搜集当地人民的典型事迹,为创作积累素材。
利用战斗间隙创作长篇小说《海阳前线》
  昌南县西依潍河,东靠胶莱河,北起青山,南至峡山延伸到东南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峻青同志来到昌南时的1946年,斗争形势十分激烈。这年2月,中共胶东区西海地委派柳林任中共昌南地委书记。同月发生了塔耳堡西山村保卫战,国民党顽八军1个营加1个连400多人包围了我军1个连。我军英勇反击歼敌100多人,敌人逃窜,这是抗战后国民党军在昌邑挑起的第一次内战。4月,我军收复胶济铁路岞山火车站。6月,内战全面爆发,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调集大军进攻山东,计划半月打通胶济铁路。我胶东军区主力部队及昌南县大队和民兵等地方武装奋起反击,歼敌近万名。7月,昌南县大队、武工队及区中队等进行沙窝村战斗,国民党四纵队一部被击败逃往潍河以西。四纵队另一部改编的王尚志独立团组织特务队暗杀我干部群众50多人,我军民开展反特运动,歼灭了十余股匪特。同时进行了高阳、渊戈庄战斗,打垮了顽军蔡振康。这一个阶段,整个昌南县敌我斗争十分激烈,我军民对敌斗争不断取得胜利。
  在这些战斗中,峻青带领武工队队员们多次参与作战。他一面了解和掌握敌情,组织力量,与当地武装搞好配合,日夜和敌人作拼死的斗争,一面利用战斗间隙,坚持创作长篇小说《海阳前线》,素材是他在海阳时对敌斗争的经历和见闻。
为深入采访,跟随民兵英雄参加群众大会
  在广大军民的英勇奋斗下,昌南县的对敌斗争形势有了新的发展。昌南县大队改为昌南独立营,加强了兵力和装备,同时胶东军区西海分区派来60人的武装经济工作大队和60人的铁路武装工作队,使昌南县对敌斗争力量大大加强。为了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鼓舞军民对敌斗争的热情,1946年8月份昌南县委、县政府召开了表彰大会,峻青参加了会议。会上表彰了李成万、周洪信等8位民兵英雄。县委书记柳林在会上作了讲话,号召军民向英雄人物学习,与敌人英勇战斗,主要打击敌乡镇长、保长、恶霸地主、土豪劣绅等反动分子的气焰,建设和巩固我基层政权,发现和培养入党对象,发展党组织和地方群众武装组织,并发动群众开展反奸诉苦运动,夺取对敌斗争的新胜利。
  县里会议结束后,峻青找到民兵英雄李成万,准备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采访。李成万愉快地接受了,因为他们在以往的工作和战斗中已经认识了。此时,李成万已经是昌南县北孟区武装部长,他急着要回李家埠召开村民大会,贯彻县里的会议精神。两人经过商量,峻青跟随李成万一起到李家埠,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入采访。于是两人便结伴来到李家埠村,并布置好晚上开村民大会的事宜。因李成万家就是李家埠村,便邀峻青一同回家吃晚饭,饭后好一起到会场开会。
  当峻青和李成万下通知布置开会时,隐蔽的坏分子便活动开了。他们了解到当晚来开会的不但有北孟区武装部长李成万,还有个武工队小队长,便准备袭击会场,杀害我党干部,制造混乱,威胁群众。天黑下来后,隐蔽的敌人便在会场四周布置并潜伏下来,伺机行动。同时,他们还报告了附近敌人,进行偷袭。李成万和峻青对敌人的阴谋并未察觉,晚饭后一起来到会场。
老百姓掩护藏进麦草垛,躲过敌人追捕
  会场在一个广场上,筑起一个土台子,挂着一盏保险灯,村民集合齐了,会议随即开始。当李成万登上土台子,开场白还没有讲完,敌人便开始行动了。敌人不认识峻青,首先开枪把李成万打死了,接着对会场上的党员干部、民兵等进行搜捕,会场秩序大乱。
  这时,一名叫李元兴的村民趁敌人不注意,拉上峻青就跑,并很快把他藏在麦草垛内,遮盖严实,又回到人群里。当夜敌人找不到峻青,只好把群众放回家。敌人占领李家埠村后,认为峻青没有跑远,继续搜查,对部分村民进行严刑拷打,李元兴也遭到敌人毒打,但他为了保护革命同志,始终没有供出峻青的藏身之处,使峻青幸免于难。
  敌人不死心,又到李成万家搜查。结果,峻青来时带的部分材料被搜去了,其中包括他写了10万余字的小说《海阳前线》。敌人没有抓到峻青,得到了他的手稿,便大吹大擂起来。国民党反动派的报纸上刊登文章,说打击“共匪”取得重大成果,缴获“共匪”重要手稿一部。对峻青来说,虽然在群众掩护下脱险了,但小说手稿落入敌手,实在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峻青由于人民群众掩护转危为安,昌邑人民的救命恩情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此后,峻青和李元兴成了朋友。   徐先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