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昌潍大地之子峻青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标题导航
潍河岸边带一抔家乡泥土
2011年12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河岸边带一抔家乡泥土
  2005年,峻青再次来到昌邑,所到之处,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本版图片 张伟丽 摄
  峻青临走之前再次来到潍河岸边。
  峻青又见到了昌邑的父老乡亲。



  当峻青再次踏上昌邑这片热土的时候,已是一位耄耋老人了。距离第一次来昌邑已是60个年头了。昌邑人民敲锣打鼓,以最隆重的礼节欢迎他。昌邑市召开专门会议,授予峻青“昌邑市荣誉市民”称号。峻青对他的第二故乡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昌邑市文山中学落成,峻青闻讯,题写了“文山中学”四个大字;昌邑市博物馆举办“故乡情”昌邑名人书画作品展,峻青奉献上精美的书法作品;昌邑市作家协会成立,已是89岁高龄的峻青书联作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潍河见证了峻青对昌邑人民的真情。峻青返程时,再次来到潍河岸边,深情地抓一把河边的泥土,装在衣兜里带回家。
耄耋之年再踏家乡热土,成“昌邑市荣誉市民”
  2005年5月,峻青老人和他的夫人于康,再次来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家乡。从第一次踏上昌邑这片热土到现在,峻青同志也由一位风华正茂的年青小伙子变成为了耄耋老人。
  面对滔滔北去的潍河水,83岁的峻青老人泪水一度夺眶而出。他依然精神矍烁,心情十分高兴。那几天,峻青不论走到哪里,当地的昌邑人民都敲锣打鼓,扭着秧歌,载歌载舞,以最隆重的礼节来欢迎这位人民的作家。一连数日,峻老走访了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拜会了当年相处的朋友。当他见到当年在潍河救他性命的李守正时,情不自禁地热情拥抱,久久不松开。他还见到了当年一起在潍河划船遇险的张相文,昔日的小朋友,现在已是位近70岁的老人了,他们一起来到当年遇险的潍河地段,叙旧话情,并用石片向河水里打着水漂,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情景。这一次,峻青同志特意到了昌邑市博物馆,寻觅了他在昌邑熟识的有关史迹。他见到了1953年来昌邑创作时长时间与他相伴的韩实堂同志。
  2005年5月11日,昌邑市召开专门会议,授予峻青“昌邑市荣誉市民”称号。峻青被请上主席台,在热烈的掌声中,峻青接过大红的《昌邑市荣誉市民证书》和精致的荣誉牌。看着证书上写着“授予峻青先生昌邑市荣誉市民”的字样,这位老人的眼睛湿润了。

昌邑是他的创作源泉,临行时带走一把泥土
  早在1982年5月的“青岛笔会上”,昌邑籍诗人陈显荣和峻青相识了,他因为见到潍河岸畔的昌邑亲人,心情十分激动,欣然为陈显荣同志写下了题词:“万古奔腾的潍河上,千里沃野的昌潍大地,哺育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也开放着绚丽多彩的文艺花朵,扎根在这片沃土上的文艺战士,是幸福的。我衷心祝颂显荣同志,永远扎根这块亲爱的土壤之中,写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也就是在这次笔会上,峻青发言中谈及文学的创作源泉时说,昌邑是他的第二故乡,与这里人民的血肉之情,是他创作的不竭的源泉。
  现昌邑市作家协会会员孙向阳同志,年青时是峻青的崇拜者,曾有过书信联系。1978年秋天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孙向阳聆听了峻青的教诲。峻青觉得见到了昌邑人,很高兴,立即偕妻子于康一起,带领孙向阳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分别时,他嘱咐孙向阳多写多练。
  2001年5月,昌邑市文山中学落成。该校是昌邑市一所按照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规划和建设的学校。峻青闻讯,认为这是为昌邑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欣然命笔,题写了“文山中学”四个大字,镌刻在学校大门正中的巨石上。
  2005年,昌邑市博物馆发起举办“故乡情”昌邑名人书画作品展,峻青热情地为他的第二故乡奉献上精美的书法作品,文曰“路——我故乡的英雄人民在英雄的土地上走上了成功之路,幸福之路。”
  2009年,当年青岛市来昌邑下乡的知青在昌邑举行“下乡昌邑40年聚会”,并编辑出版纪念册集,峻青应邀题写了“我们走过那黎明的河边”作为书名。此时,峻青老人中风手抖不已,他在复信中说:“只要乡亲们不嫌陋拙,我就更感荣幸了。”一席话使到会的知青们深为感动。
  2010年10月15日,昌邑市作家协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时年,峻青已是89岁高龄,获悉后不顾年迈体衰,立即书联作贺,文曰“扎根文山千尺土,花发潍水万木荣。”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潍河见证了峻青对昌邑人民的真情。
  被授予“昌邑市荣誉市民”后的第三天是峻青返程的日子。这一天,他在众人的搀扶下,再次来到潍河岸边,眼望着清澈的潍河水,泪水夺眶而出,他万语千言涌上心头,都化作无言,他深情地抓一把河边的泥土,装在衣兜里,眼含热泪对乡亲们说:“亲人们,我还会回来看望大家的,我想念你们哪!”
◎相关链接
村里建起“峻青大道” 修缮小屋对外开放
  如今,90岁高龄的峻青先生仍时刻挂念着昌邑,经常打电话问询昌邑的发展变化,昌邑友人逢年过节通过打电话、寄贺卡、到上海探望等方式与峻青保持密切联系,友谊仍在不断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峻青1953年来昌邑创作的情景,昌邑市把当年峻青住过的现为昌邑市卜庄镇广刘村村中他经常散步的大道,重新修整后命名为“峻青大道”。把峻青当年在广刘村果园创作的小屋加以修缮,保留下来,并向游人开放观瞻,让昌邑人民铭记峻青对昌邑的情怀和他所留下的精神财富,激励和鞭策一代又一代的昌邑人奋发有为!
            徐先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