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实名制”难道是万金油
对乡村诊所疏于管理啥理都说不通
“中铁”门牌为何能唬住执法人员
2011年12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铁”门牌为何能唬住执法人员
高亚洲



  近日,武汉一处违建户违规搭建3层高房屋,为防止被拆,在门口悬挂带有“中铁”字样的门牌。执法人员称“差点被糊弄过去了”,铁路部门称无此单位。目前,违建房屋已被强拆。
           (本报今日A28版)
  违规搭建高达三层的庞然大物,要如何掩人耳目?挂上“中铁”名号居然能差点将执法人员“糊弄过去”,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一个很直接的疑问是,违建户为何要选择“中铁”的名号用作保护伞呢?更诡异的是,为何挂着“中铁”字样的门牌居然就有糊弄的奇效呢?还原整个新闻过程来看,执法人员看到挂着中铁门牌的违章建筑后,一开始信以为真,直到在铁路部门那里求证不存在门牌上所标示的单位后,才迅速认定为违章建筑。
  也就是说,如果执法人员在向铁路部门求证时,如果确实存在这样的单位,那么此违章建筑便是合法的。既然明眼人都能看出的违章建筑,为何挂个铁老大的门牌,那就可以违章变合法呢?
  如果能弄清楚这个背后的逻辑,也就能理解了为什么这位建筑商会如此有创意搬出铁老大的名号了,其目的在于搬出有背景的保护伞,能在执法人员那里蒙混过关。从这一点讲,不是建筑商多么有创意,而是他深谙这种“有背景通吃一切”的社会潜规则。
  公民可以通过借助有政府背景的幌子实现个人利益甚至是非法利益,而公权部门对这种潜规则的谋利规则表示默认甚至承认,一旦不小心撕开了幌子,便把自己的这种“明察秋毫”当作政绩,这种黑色幽默,会让每个可能身陷其中的人感到沉重。社会运行,之所以能够有序,正在于社会运行规则的严谨。一旦显规则被掐死命门,而弥漫着权钱交易或是特权至上的潜规则大行其道时,被糊弄的不仅是公民,还有公权部门,没有谁可以在这场没有规则、没有正义的暗战中成为赢家。
  武汉的那处违建已被拆除,有关部门大概也在为自己的“明察秋毫”缓了一口气,但要规避这样“有智慧、有创意”的暗战,不能每次依靠这样的“明察秋毫”,一来这样会造成行政执法资源的浪费,毕竟要明察秋毫是需要各种额外成本的;二来如此执法本身就没有公平和正义可言,顶多算是“瞎猫抓到了死耗子”——碰运气而已,实在不可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