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胖墩” 营养要合理,运动不能少 假期里,家有“小胖墩”或“豆芽菜”的家长们,已经在琢磨着如何利用这个寒假给孩子减肥或增重了。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科学地安排孩子的饮食呢?
假期里是孩子发胖的高峰期,学业的突然放松加上充裕的休息,孩子们不良的生活习惯集中表现出来:无节制的大量吃零食,看电视,玩游戏,“小胖墩”们在这段时期要特别注意体重的控制。 绝大多数的胖孩子饮食过量、活动过少。在日常饮食中,家长要注意食物的荤素搭配,多给孩子吃些热量少而体积大的食物,以满足孩子的饱胀感,如:芹菜、竹笋、韭菜、萝卜、黄瓜等,适量配以粗粮。孩子生长离不开蛋白质,提供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必不可少,如:鱼、瘦肉、牛奶、鸡肉、豆制品等。同时,尽量让孩子远离油炸、甜品、汽水等高热量垃圾食品。要注意帮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督促其定时定量进食,将进食速度控制在20分钟-30分钟,做到细嚼慢咽。 据中国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委、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张明介绍,活动过少是导致肥胖的另一重要因素。胖孩子适合采取中低强度和长时间的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慢速游泳、打乒乓球等,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和傍晚。也可以让孩子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家务,尽量减少看电视、玩游戏等静坐时间,尤其是不要养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的坏习惯。
◎“豆芽菜” 饮食要规律,胃口要打开 在日常生活里,孩子消瘦主要是由于生长发育阶段食物供给不足,营养供给量小于消耗量所造成的。尤其是在假期里孩子业余活动时间减少,没有每天上学时准时的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爷爷奶奶好不容易见到乖孙子,也宠着,惯着,还有以下的坏习惯更是助长了孩子吃零食不吃饭的不良饮食规律。例如: 1.孩子吃饭没有兴趣。宝宝一边吃饭一边让宝宝玩玩具或者看电视,精力没有集中在吃饭上。 2.家里随时都有东西吃。导致宝宝不正经吃饭,吃零食,肚子总有点东西垫底,当然不想吃东西了。这主要是大一点孩子易出现。 潍坊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段全纪告诉记者,如果有以上情况的宝宝长期里不好好吃饭,导致孩子每到正点吃饭时没有饥饿感而食欲不振,会使得体内微量元素——铁、锌缺乏,出现贫血、异食僻等,到最后就真正不愿吃饭了。 想在寒假让“小排骨”成功增重,家长要特别注重孩子营养的均衡摄入。首先,要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不要让孩子挑食或暴饮暴食。建议带孩子进菜场挑选食物或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制作,以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要注意少吃多餐,可将每天的进餐次数改为4-5餐,但不要增加每餐的饭量,食物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为原则,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此外,建议家长买几本带有精美图片的特色菜谱,不断变着花样地做各种美食,以提高孩子的食欲。 在均衡营养的同时,家长要学会减轻孩子的压力,让其适当进行运动。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要科学,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保持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文娱生活,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寒假儿童零食四大原则 原则1:不要让零食喧宾夺主 许多儿童零食不离口,走路时吃、做作业时吃、看电视时吃、聊天时还吃。这样吃零食不仅影响了正餐,甚至还以零食代替了正餐。儿童如果整天吃零食不离口,会使胃液分泌失调,消化功能紊乱,食欲不振,对正餐不感兴趣。而且即使是营养再丰富的零食,含有的营养素也不全面,如果儿童因为吃零食过多而不想再吃正餐,必需的营养素将得不到保证,甚至会导致儿童营养不良。 原则2: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时间 上午九十点钟和下午三四点钟,离正餐时间已有2个多小时,由于儿童代谢较成人快,此时,他们可能会出现轻微的饥饿感。如果能够让他们适量地吃些零食,就会起到防止饥饿和增加营养的作用,也不会出现影响正餐进食的情况。睡觉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否则不利于消化及睡眠,还增加患龋齿的可能。 原则3:选择有营养的食品 新鲜的、天然的才是最好的。要选择富有营养的食品作为零食,如奶类、果蔬类,坚果类,既好吃,对少年儿童来说又有营养,所以,不要只凭个人的口味与喜好,营养价值和是否有利于健康才是要首先考虑的。 原则4:不能将零食作为奖励品 父母或长辈不要将零食作为奖励、惩罚、安慰或讨好儿童的手段,让儿童养成以吃零食作为“交换条件”的坏习性。长期以往,儿童会形成一种错觉,以为奖励的东西都是好东西,无形之中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认知感,这些食物是应该吃的,而且很好吃。 本报记者 刘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