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邱家第二十世、91岁的邱允平老人在翻看邱家族谱。 |
|

|
|
邱志充四川剿贼时,与贼寇连战佛头关、真武山等地,皆获大捷,斩贼首樊龙、樊虎,夺取重庆,连收五十余城。宦官魏忠贤欲将剿寇之功归为己有,其党羽遭到邱志充一名属下的羞辱,遂埋下祸根。事后,魏忠贤陷害邱志充贪污皇纲,入狱八年后被处死。邱志充的两个儿子痛哭不已,扶着父亲的棺材,赤脚扶柩1200余里自京城回到故里诸城。 四川平贼寇屡立战功 得罪魏忠贤埋下祸根 邱志充在任山西怀来道期间,四川贼寇奢崇名反叛,占据重庆,杀文武官员二十余人。朝野震惊,随即派四川、贵州等地军队前去四川剿贼,但屡战屡败。在危急之时,朝廷想到了邱志充,任命他为总理监军,入川与贼军作战。邱志充到军中后,与贼寇连战佛头关、真武山等地,皆获大捷,斩贼首樊龙、樊虎,夺取重庆,连收五十余城。 天启六年(1626),朝廷诰命有献捷逾三者,论功邱志充为第一,但他却坚辞不受。为此,重庆当地文士专为邱志充作渝州歌谣,以表彰他破敌之功,深受贼寇祸害的老百姓也对邱志充的战绩称道不已。 此时,正值宦官魏忠贤专权,他和他的爪牙们结党营私,欲将剿寇之功归为己有,但秉性耿直,嫉恶如仇的邱志充没有向阉党低头就范。恰在此时,邱志充的一名属下羞辱了魏忠贤的党羽,魏忠贤又深恨邱志充,曾多次设法陷害,但无隙可乘。 这一年,山西反了48个县,地方土豪劣绅,抗交皇粮。朝廷任命邱志充为山西布政使,令其带兵镇反,统筹皇粮,换成金银运往京城。魏忠贤及他的爪牙嫉妒邱志充,认为趁机加害于他的机会来了。此时的皇帝昏庸无能,专心佛事,不理朝政,听任魏忠贤摆布。于是,魏重金收买了押解皇纲的头目和当地的一些不法豪绅,在半路实施偷梁换柱诡计,偷劫了皇纲,反诬邱志充贪污皇纲。 皇纲运到京城,户部官员打开封条一看,里面全是石头、瓦块。皇魏忠贤趁机进谗言说:“邱志充明为统筹皇粮,实乃贪污,这不是邱志充戏弄皇上吗?” 遭陷害入狱八年被斩 孝子赤脚扶柩返故乡 邱志充平叛回京之后,上朝请功领赏。皇帝召集文武大臣临朝,没等邱志充禀报平叛之事,皇帝便厉声喝道:“邱志充,请打开皇纲看看你办的好事!”邱志充急忙打开皇纲一看,立时目瞪口呆。跪在皇帝面前道:“请皇上明查,小人确实不敢。”皇帝已怒不可遏,喊道:“邱志充,你目无王法,盗走金银,犯上欺君,来人,摘掉乌纱,脱去蟒袍,关进大狱,听候斩首。”邱志充有口难辩,含冤被下狱监禁。 明崇祯五年(1632),邱志充入狱被囚八年。期间,其长子邱石常与二子邱玉常上书欲以身代父“罪”,但昏庸的皇帝不允,二人于是也入狱每日为父亲供粥侍汤,一起在狱中侍父八年。八年后,邱志充与杨左、王化贞等六人一起被阉党斩首弃市。 邱志充的两个儿子痛哭不已,扶着父亲的棺材,赤脚扶柩1200余里自京城回到故里诸城。史载:沿途所见之人,无不为之动容,虽蒙冤于九泉之下,确育有孝子贤孙为世人称颂。将邱志充葬在城南七里园后,二子已骨瘦如柴。邱志充的父亲说:“吾子与杨左等六君子同死于大(宦官的代称),宁不快哉!” 邱志充死后,海内文士诗文投赠很多,邱志充二子择其优者刻于诸城铁园内石上保存,其中有万历进士、侍御史益都人房可壮之作。 数年后,朝廷弄清了邱志充一案的事由原委,把陷害忠良的奸徒尽皆斩首。为奖掖屈死的邱志充,皇帝特御赐“金顶玉殒”,重新安葬,并在诸城县城显要之地,立大石牌坊一座,以表其忠。从此,含冤十几载的邱志充平反昭雪。 邱志充除藏有《金瓶梅》及其续书《玉娇李》的早期抄本外,还著有《浩然亭集》、《渝州平寇记》等著作。目前,其故里的“铁园”、“牌坊”等古迹已荡然无处存,其位于城南七里园的墓亦在多年前被平,现上面已建成了厂房,当年皇帝所御赐的“金顶玉殒”等已不可考了,但邱家捎门村的丁氏村民中还流传着祖上是“金头玉胳膊”的传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