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海拔最高小学,寒冬收到最暖心的年礼
苏铁星家“亲人”又上门
丁之芳的肿瘤取出来了
网络小说家受社会关爱
2012年01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拔最高小学,寒冬收到最暖心的年礼
潍坊阳光100置业有限公司为青州杨集小学送来学习用品,还请学生们吃了顿热乎乎的午饭
  看到丰盛的午饭,一名够不着饭菜的男生站起来盛菜,他还不忘帮助身边的同学盛菜。



◎体验
为了节约煤炭学校限时取暖
  记者跟随王高山来到校长办公室,一间近20平方米的屋子里,仅有一台红色的电暖风还冒着凉风,室温不过5℃。“电暖风是刚刚打开的,怕你们刚来冷,平时我只在早上用一个小时,太费电了。”王高山说,老师办公室和教室都生了火炉子,为了节省煤炭,他的办公室就没再生火炉子,实在太冷了,他就去老师办公室“蹭暖”。
  “学校经费少,煤炭又贵,能省就省吧。”王高山说,虽然老师办公室和教室都生着火炉子,但也是限时取暖。“一般早上7点温度比较低,学生刚到教室,老师就把火炉点起来,等到了10点,室外温度高了,就把火炉子灭了。如果下午温度不是特别低,火炉子就不再生了。”王高山说,即使点上火炉子,教室的温度也达不到10℃。
  王高山告诉记者,为了节约煤炭,规定一天一个班级只能用15斤煤炭。中间的取暖都是靠烧木柴,而这些木柴都是学生家长和附近的住户送到学校的。“不是我不让他们烧煤炭,实在是资金紧张,看到孩子们在不到10℃的教室里上课,我也心疼,但是没办法。”王高山说。
◎希望
春节前能给老师们发点福利
  校长王高山说,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老师和学生们中午都是从附近的农户家买饭吃,两个馒头、一包咸菜就是孩子们的午饭,除了能填饱肚子,根本谈不上营养。“今天潍坊阳光100置业有限公司的员工来到我们学校,不仅给孩子们送来了学习用品,还让孩子们吃上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这是学校多年来唯一一次学生们吃上肉和菜的午饭,真是太感谢了。”王高山说。
  还有不到20天就过春节了,看到孩子们都领到了新年礼物,王高山既高兴又觉得愧疚。他说,随着学生越来越少,学校的统一经费也逐渐减少,而今年学校又添了不少教学设备,临近年关,身为校长的他却拿不出多余的钱给老师们发福利,觉得很对不起他们,但又有心无力。
  “老师们都是在大山里长大的,都很敬业,虽然从来没有任何怨言,但是我觉得心里过意不去。”王高山说,山里的老师们付出得多,得到的少,他正在想办法,在今年春节前给老师们发点福利,哪怕是一人一桶花生油,东西不在多少,重要的是一份心意。

◎企业
长期资助学校解决吃饭难题
  看到杨集希望小学的情况后,潍坊阳光100置业有限公司的员工胡宝华表示,虽然学校的硬件教学条件没有他想象中的差,但是学生和老师的吃饭问题,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在了解到有的学生一顿饭只花一块钱时,我非常担心这些孩子们的健康情况和营养问题,再想到城里那些一顿饭花掉几十块钱,还挑三拣四的孩子们,真是天壤之别。”胡宝华说道。
  胡宝华还说,这次来到杨集希望小学收获很多。他会将在学校看到的情况和感受向上级领导汇报,争取公司能够与杨集希望小学建立长期的资助关系。“我打算回到潍坊后,联系一下自己的朋友,争取能把孩子们的午饭问题解决了。”胡宝华说。
  A4—A5版 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实习生 张琦(署名除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