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开车不再“摸电门” |
穿纯棉衣服、增加车内湿度可减少静电产生 |
|
静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尽管不会带来什么大麻烦,但对于车主来说,经常在不经意间被静电突然“袭击”,是一件很苦恼的事。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空气变得更加干燥,频繁的被“袭击”让车主们开始望“门”兴叹。 困扰>>> 开车总被电 韩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妇,由于近一段时间静电经常光顾,在开车门的时候,韩女士开始多了一份小心。 因为就在前天,韩女士准备下车时,在手接触到门框那一瞬间,“啪啪”两声,手与车门接触部分上似乎有些火花,韩女士迅速缩回了被静电电得生疼的手,她搓了搓有点麻木的手,开始在车内寻找一些湿润的东西擦手,不巧的是,车上并没有预备湿巾和其他可以用来擦手的物品。无奈,韩女士只能鼓起勇气再去接触那让她生畏的金属物体,不过,这次她没有直接用手开车门,而是先尝试用手指碰了碰车门,当确认不会再次被电时,才放心地打开了车门。 当心>>> 事小危害大 据了解,汽车静电一般分为人体带电和汽车车身金属表面与人体互相摩擦产生的静电两种,极少数的情况会是由于汽车某个零部件短路造成的,但一般情况下是前两个原因。 由于冬天天气干燥,人和座椅难免会有接触和摩擦,被电到也是很平常的事。虽然静电的电量不高,但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轻微的会头疼、眩晕,如果触电者的年龄较大且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那就很容易出现危险了。 支招>>> 除电有办法 减少汽车静电的最好办法,就是尽量从自身避免静电的产生。首先,在穿衣时,尽量选择穿纯棉材质的衣物,因为纯棉衣物在摩擦时不容易产生静电,如果不能选择纯棉材质的衣物,也要尽量在穿之前先用衣物柔顺剂洗一遍,减少静电的产生;其次,要多饮水增加皮肤表面的湿度,在潮湿状态下,静电的产生几率要低很多,当没有把握时,可以先用湿巾擦一下手,减少身体的带电量,可以明显减少静电的触发几率。 养成以上这些习惯,可以减少被静电侵扰的几率,若再配上下面这些小窍门,效果会更好。 1.给爱车打蜡可以选择防静电专用蜡,对减少车身静电也有不错的效果。 2.仪表台铺湿毛巾。干燥季节在仪表台上放一块湿毛巾,提高车内的湿度,或者定期用喷雾器在车内喷点水,以增加车内湿度,减少车内静电的产生。 3.关门时,用手背或胳膊肘接触车门可以使接触面积增大,降低放电时带来的不适感。 4.选个合适的静电释放器,现在网上的一些放静电器也比较热销,有些固定于车尾,从而将静电导入地下;还有一些类似于钥匙扣,在接触车门之前用静电释放器碰一下车门,就能明显减少静电的触发率。 5.尽量少开内循环空调,多开窗,内循环空调本身就是干燥的,再加上天气干燥,很容易产生静电。 本报记者 王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