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去年日常消费品,样样有涨声 |
◎2011年我市CPI指数为104.4,八大类商品价格均上涨 ◎统计部门称,如无特殊情况,今年价格总水平相对平稳 |
|
|
市民正在超市内选购蔬菜。 |
|

|
|
1月11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2011年我市CPI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4。去年我市CPI指数最高涨幅出现在7月份,同比上涨5.9%。去年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73.6%,精猪肉价格每公斤最高达到34.33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去年9月份鲜蛋类价格同比上涨18.2%,鲜鸡蛋价格每公斤最高达到11.07元,价格也创历史新高。市统计局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如无特殊情况发生,我市价格总水平运行将相对平稳,不会出现较大波动。 数据 食品类价格均上涨 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市食品类价格占总指数的权重接近30%,去年全年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10.0%,拉动CPI总指数上涨2.9%。 去年我市肉禽蛋价格大幅上涨,肉禽及其制品全年上涨19.4%,其中猪肉价格上涨40.6%。尤其是去年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73.6%,精猪肉价格每公斤最高达到34.33元,创历史最高水平。猪肉价格上涨拉动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2.5个百分点,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7个百分点。禽类价格上涨8.1%,鲜蛋类价格上涨19.2%。去年9月份鲜蛋类价格同比上涨18.2%,鲜鸡蛋价格每公斤最高达到11.07元,创历史新高。 去年我市粮食类价格上涨7.0%,上涨幅度波动不大,其中面粉上涨8.9%。水产品价格上涨10.1%,其中淡水鱼上涨16.4%、海水鱼上涨7.9%。鲜菜、鲜果类价格受季节性影响较大,鲜菜类价格指数上涨6.0%,鲜果价格指数上涨22.6%。 此外,去年我市居住类价格略有上涨,居住类价格上涨6.6%。其中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3.0%、住房租金上涨7.8%、自有住房上涨11.5%、水电燃料价格上涨1.6%。去年受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推动,我市工业消费品价格一直小幅攀升,烟酒等工业消费品价格整体上升1.0%。 去年从各季度看,我市一季度CPI同比为103.6,二季度CPI同比为104.4,三季度CPI同比为105.3,四季度CPI同比上涨4.4%。从月份看,去年我市7月份涨幅全年最高,CPI同比为105.9。 声音 菜价贵得没法接受 家住潍城区三友华锦苑小区的周女士,退休后成了专职的家庭主妇,“我们家平常就我和老伴吃饭,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做饭吃。”周女士说,去年上半年食品类价格相对稳定,她买菜割肉买蛋都是搭配着均衡买。下半年开始,虽然7月份精猪肉价格涨到每斤17元左右,9月份鲜鸡蛋价格涨到每斤5元左右,但是她认为蛋肉虽然经常吃但是吃得不多,价格的浮动她还能接受。而去年12月初,黄瓜价格涨到每斤5元左右,眼下临近春节,大棚蔬菜青椒、辣椒、韭菜等的价格都涨到了每斤7元左右,周女士表示她接受不了,这个菜价贵得简直离谱。
原因 内外多方面因素导致CPI指数上涨 据市统计局工作人员曲福才介绍,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因素影响,又有国内因素影响;既有政策性调价影响,又有市场自发调节影响。 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新兴市场国家通胀率高于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经济刺激和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下,国际热钱大量向新兴市场集中,推高了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水平。在新兴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下,石油、食品和原材料价格飙升成为通胀的主要推动力。此外,我国流动性过剩局面依然存在,对物价上行形成一定推力。 政策性调价直接推动相关产品价格走高。一是国家今年继续提高了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抬高了粮价的底部,提升了市场粮价上涨预期。二是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影响,国家自2010年12月末以来三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油价上涨致使运输成本增加,助推部分消费品价格上涨。三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以后劳动力成本上升,直接或间接地推高了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 自然灾害频发加大短期内物价上涨压力。2010年西南旱灾、南方强降雨、去年北方冬小麦主产区旱情持续等农业灾害多发重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直接或间接推高了农副产品价格。国内外地区性地震频发,使钢铁、水泥等产品需求提升,加剧相关产品涨价预期。 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房屋租赁价格借势上扬。在国家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打压下,特别是限购令出台后,楼市观望情绪不断加重,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相反,房屋租赁市场却异常活跃。2011年我市住房估算租金价格上涨7.8%,私房房租上涨10.1%。 建议 把握好政策性调价,考虑社会承受力 据了解,2011年我市CPI指数涨幅总体呈现“先逐步升高、后略有回落”的态势。去年食品类价格上涨是影响CPI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1-12月份食品类价格指数分别为107.7、112.1、109.3、109.4、109.8、112.6、111.8、110.6、110.2、110.2、108.6和108.5。去年1-12月份CPI同比分别为103.0、104.4、103.5、103.5、104.2、105.5、105.9、105.1、105.1、104.9、104.0和104.4,7月份涨幅全年最高;环比分别为101.3、101.8、98.8、100.1、100.7、99.3、100.3、100.9、100.4、99.8、100.4和100.5。 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物价高企不仅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居民生活支出,而且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加强市场供应、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等政策措施基础上,还应把握好政策性调价项目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减少政策性涨价因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组织好粮食、肉禽、蔬菜、油料作物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供给,保持粮食供求关系相对平衡,保障蔬菜等农产品供应充裕,减少从批发到零售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同时增加对农民的信息服务,调整畜、禽养殖结构,平衡肉、禽、蛋等主要食品的供销关系,防止出现因市场供求矛盾引起的价格大起大落。 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管和监督检查,依法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和合谋涨价、变通涨价、趁机炒作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2011年,以肉类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推动CPI持续高位运行的主要动力。从目前情况看,价格总水平仍然较高,短期内主要食品等价格难以明显回落,通胀压力犹存。随着外部环境改善和各项政策效应显现,全市价格总水平运行的宏观环境相对稳定。今年如无特殊情况发生,我市价格总水平运行将相对平稳,不会出现较大波动。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来臣 本报通讯员 刘军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