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标题导航
当心“红派壹号”抹黑网络问政
连坐式罚款源于教师“威权”过重
春节快递歇业不妨等闲视之
2012年01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心“红派壹号”抹黑网络问政
邓子庆



  一些地方的网络问政工作做得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并非硬件设备落后,而是放着现有的东西不好好经营——很多官员的“思想”还没上网,徒有高科技硬件何用?此语境下,即便使用顶级配备的“红派壹号”又能怎样呢?最终搞不好又会像一些政务网一样,折耗公帑,沦为摆设。
  日前,一款自称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定制的平板电脑“红派壹号”蹿红网络,单机售价达9999元。按官网的介绍,其旨在方便领导干部网络问政和移动办公。红派科技的法人代表刘鲜日向记者证实,其用户定位就是领导干部,目前没有在市场上公开销售,提供的主要是与平板电脑打包的内容服务。 (本报今日A19版)
  时下,各级政府都喊着要重视网络问政,这是好事,也是行政方式顺应科技进步、与时俱进的良好体现。但实事求是地说,网络问政做得好的地方并不多,倒是反面典型屡现报端。就拿地方政务网站来说,不少政府部门网站仅仅是被动地顺应大趋势,将网站建立起来后就有一搭没一搭地搞一下。数据或许更能说明问题,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显示,全国的政府门户网站中,约有1/3的网站难以打开,1/3的网站应用价值较低,还有相当数量的网站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服务功能不健全、发布信息无时效等弊端。
  很明显,这反映出一个深刻问题,即一些地方的网络问政工作做得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并非硬件投入不足或硬件设备落后,而是放着现有的东西不好好经营——很多官员的“思想”还没上网,并未充分认识到网络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未认识到网络民意便是公民声音,未认识到电子政务对推进社会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所谓网络问政自然也就多半停留在口头上。
  “叶公好龙”的故事人尽皆知,不得不说,在对待网络问政上,一些领导干部就是“叶公”。嘴上说高度重视,也开通博客、信箱、留言交流平台,但在实际操作中,或者对网友反映问题置之不理、置若罔闻,或者统统让下属代劳处理,更有甚者,设定自动回复程序,内容千篇一律:“谢谢你的留言,你的意见已转给有关部门处理!”至于是否真的转办了,只有天晓得。  
  此语境下,即便是使用顶级配备的“红派壹号”又能怎样呢?最终搞不好又会像一些政务网一样,除了折耗不少公帑,剩下的作用恐怕也只能是作为装裱门面,甚至沦为个别领导干部的专用玩具了,最终反而给“网络问政”抹黑,疏离了干群关系。
  事实上,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红派壹号”与现有的官网、电话、邮箱等一样,都只是提供一种方便。倘若领导有心要做到用权透明、政务公开、接纳民意,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没有这些高科技玩意,照样办得很好。
  基于上述,笔者对“红派壹号”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并不看好。退一万步讲,真有地方官员想用“红派壹号”,也得经得起群众的认可,即“红派壹号”在网络问政上是否真如宣传的那么好,是否物有所值。但话又说回来,在领导干部用“红派壹号”前,还得考验其是否已把“办公桌前”的事做好了,即是否把现有的博客、微博、论坛、电话、邮箱等作用发挥好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