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标题导航
去年GDP同比增长9.2%
2012年01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年GDP同比增长9.2%
◎2011年中国经济数据发布,CPI同比增长5.4% ◎中国大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
  新华社发



  17日上午,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而2011年全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5.4%。
  2011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中国经济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
经济数据
房地产开发呈回落态势
  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市场销售平稳增长。201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30193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1%。其中,房地产开发呈回落态势。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122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1%,实际增长11.6%。其中,汽车销售回落幅度较大。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9%,实际增长11.4%。
人口动向
大陆城镇人口首超乡村
  2011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首超农村。
  这标志着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城市化成为继工业化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一个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而是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从年龄构成看,2011年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提高0.47个百分点;而15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则比上年末微降0.1个百分点,占总人口比重的74.4%。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微降,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指出。
9.2%:增速回落平稳,有软着陆特征
  9.2%意味着什么?看看2011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就知道了。外有国际金融危机再起波澜、世界经济一片低迷的冲击,内有通胀压力较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挑战,2011年中国经济面临许多困难。
  “经济增速的逐季回落,有我们主动调控的因素在内。”马建堂说,2011年中央把控制物价摆在宏观调控首要位置,随着稳物价措施的奏效,经济增速逐步回落。
  据分析,第四季度8.9%的增速,虽然首度回落到9%以下,但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回落的幅度其实有所减缓。2011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比上季度回落了0.4个百分点,而四季度回落幅度收缩到0.2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分析指出,从去年10月底开始,有关方面对宏观政策进行预调微调,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对冲经济回落的速度。如果外部环境不发生急剧恶化,中国经济失速的可能性极小。
  “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会继续小幅回落,但不会出现硬着陆的局面,而将更多地体现出软着陆的特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说。
5.4%:通胀压力缓解,负利率未改观
  “姜你军”“蒜你狠”“苹什么”……伴随着农产品等“过山车”般的行情,CPI的一度“水涨船高”,给2011年百姓的“物价心情”埋下了阴霾。
  在国家一系列调控措施作用下,CPI以连续5个月同比涨幅回落“收官”,部分缓解了通胀压力,但从长远来看,成本推动型涨价因素仍不容掉以轻心。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降低物价涨幅是两个向相反方向发力的目标,同时实现难度很大。“2011年,通胀压力增大的难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同时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速。CPI从8月份开始掉头,回稳的趋势正逐步明朗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
  然而,全年5.4%的CPI涨幅,不仅高出年初4%左右的预期目标,比一年期银行存款率也高出1.9个百分点,负利率状态依旧。
  “2011年中国经济应该说表现得不错,负利率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直言,储户们辛辛苦苦挣的钱,放在银行里“缩水”,不仅影响储户的利益,而且使得社会资金“躁动”,形成了“以钱炒钱”之风,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关于2012年的物价走势,专家普遍认为,随着经济增速回落,通胀压力总体趋缓,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
欧债美债负面冲击,致经济增速放缓
  记者统计,自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各季度GDP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9%以上。然而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季度GDP增速开始逐渐放缓,截止到目前,已经是连续5个季度出现同比下降,也创下9个月新低。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清杰表示,影响2011年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是欧债、美债持续对市场带来一些负面冲击,导致我国出口增速持续回落了20%左右。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2011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后所带来的影响:这导致投资和消费的增速在逐步回落。
  周清杰表示,主要原因是受时滞效应的影响,上一轮偏紧货币政策的效应还将不断显现,加上欧洲经济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不利于出口。
  另外,随着GDP总量的日益增加,增速逐渐放缓也符合经济规律。其实,最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而非速度。
◎外媒评价
  GDP增速放缓
或预示宽松政策

  美国彭博社17日报道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或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宽松政策。报道称,中国的经济增长情况增加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增长步履蹒跚的担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警告欧洲面临着零增长,并大幅削减其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前景。
  此前,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称,全球经济学家都在关注中国第四季度GDP数据,并做出了不同的预测,其中大部分认为将降到9%以下,很多认为将在8.5%左右,降至2009年上半年以来的最低。
  报道称,目前存在的现实是:一方面中国仍然在快速增长;一方面中国的增速放缓了。而季度经济增速能够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增速减慢到什么地步。
◎专家预测
  房地产不会崩盘
股市难现大牛市

  2012年楼市调控是否显效备受市场关注。外资机构普遍认为,未来房地产政策将转变成双轨制,这可能对商品房有较大限制,但是对保障房有较大支持。所以对房价来讲再往上走的空间不大,但是因为中国本身房地产的杠杆较小,所以不用担心崩盘的风险。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强调,房价调整给整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应夸大,这一影响在可控范围内。不仅保障房建设能支持一定的投资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杠杆率仍然较低,不会出现大面积的负资产。
  2012年A股市场又将呈现怎样的行情?花旗银行财富管理部助理总监邱思甥认为,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股市很难孕育大牛市行情。花旗预计今年A股市场还以区间波动为主,震荡幅度在2400-2800点之间。
  屈宏斌指出,从信贷规模来看,随着拐点的出现,不论是基本面还是流动性都将有大幅改善,加上股票估值具有吸引力,社保基金及地方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预计A股至少有20%以上的上涨空间。
  本报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