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城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眼角膜捐献了,你没遗憾了” |
◎寿光冯秀萍成功捐献眼角膜 ◎是今年我市捐眼角膜第一人 |
|
1月17日14时50分,在亲人们、乡亲们的呼唤声中,在丈夫的泪水中,寿光市纪台镇王府村的冯秀萍离开了人世。这个39岁的善良妇女尽管走了,但她没有遗憾,因为她捐献眼角膜的遗愿得到了实现。当日17时左右,按冯秀萍的遗愿,潍坊眼科医院的医生为已去世的冯秀萍实施眼部手术,将其眼角膜取出。潍坊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她送来了红色的荣誉证书。 心地善良 村民称赞她是好媳妇 冯秀萍是寿光市纪台镇王府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她心地善良,与婆婆公公一家相处得非常融洽,与村里的村民们也相处得非常好,在村里无人不说她是一个好媳妇。然而,大约5年前,冯秀萍被查出患了心脏病,丈夫多次陪她到医院检查、治疗,病情一直没有好转。 冯秀萍知道自己的病很严重,2010年时,她曾对丈夫刘增顺说:“我去世后,要捐献器官!”听到妻子的这句话,刘增顺吃惊不已,但最后,他还是同意了妻子的做法,因为他知道,妻子的病情严重,生命没有多少时间了,他也认为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但能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能奉献一点爱心,这很值得。 刘增顺说,2010年9月份,在病中的妻子联系上了潍坊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了他们家中,在病床前,为妻子办理了器官捐献申请登记手续。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病痛仍在折磨着冯秀萍,但她越来越坦然了,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心愿就要完成了,捐了器官后就没什么遗憾了。 病重离世 医生成功摘取眼角膜 刘增顺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靠种地为生。最近几年,由于妻子病情严重,他无法外出打工,只得天天照顾着妻子,家里负债累累。为了能治好妻子的病,他想方设法借钱。但妻子在世时,曾劝他放弃对她的治疗,因为她不想拖累这个家了。但刘增顺还是全力给妻子治病。 今年1月9日,看着妻子的病越来越严重了,刘增顺带她来到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然而,1月17日14时50分左右,冯秀萍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由于冯秀萍的病情较为严重,经过医生检查,她身上的器官大多已无法再用到临床治疗了,但她的眼睛是好的。按照妻子的遗愿,刘增顺联系上了潍坊市红十字会、潍坊眼科医院。在现场,冯秀萍的丈夫、公婆等亲人以及村里的一些村民们都来为冯秀萍送行。“秀萍,你的心愿就要完成了,你安心地走吧!”刘增顺含着泪对着冯秀萍的遗体说道。 市红十字会、潍坊眼科医院的有关工作人员向冯秀萍的丈夫说明了取眼角膜的眼部手术的相关事宜之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冯秀萍捐献眼角膜的荣誉证书交给了冯秀萍的丈夫刘增顺。刘增顺哭着接过证书后,轻轻地说:“秀萍,你的愿望要实现了,你看,这是给你的荣誉证书,你没有遗憾了。”随后,潍坊眼科医院的两位医生对刘增顺进行了慰问,把慰问金交到了他的手里,他们表达了对冯秀萍的敬佩之情。 17时许,潍坊眼科医院的刘玉强、住院医师刘航宇对冯秀萍鞠躬,表示对于冯秀萍的善举他们非常敬佩,感谢她为社会的光明事业做出的贡献。随后,他们准备好了手术器具,戴上了手套、口罩,开始摘取冯秀萍的眼角膜。 大约10分钟后,两位医生拿着装有冯秀萍眼角膜的非透明容器走出病房,冯秀萍的亲人们一拥而入,而令人悲恸的哭声又一次从病房里传了出来。两位医生告诉记者,手术很成功。 红十字会称 今年首位捐角膜者 潍坊眼科医院角膜病区主任刘玉强对记者说,每年全国有400万患眼角膜病的患者,这部分患者中有80%的病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来重见光明,但由于人们捐献眼角膜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致使很多患眼角膜病的患者因没有眼角膜材料而致盲。 对于冯秀萍的无私奉献,他们非常感动,也非常敬佩,她的眼角膜材料从外观看透明度、完整度都很好,他们会进行进一步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她的眼角膜将会让一个人或是更多的人重见光明。据了解,眼角膜全层移植受益于一个人,板层移植将会受益多个人。 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张敏英对记者说,冯秀萍是今年我市第一例捐献眼角膜的市民,她的善举让他们非常感动,在她生病时决定身后捐献自己的器官,希望别人的生命得到延续,这无私的精神实在太伟大了。 虽然最后她的器官没法用于临床,但她的眼角膜能够成功捐献,完成了她的心愿,也会把光明延续下去,家人也都非常支持她的义举,他们都非常敬佩她。现在我市眼角膜的供体材料确实严重缺乏,自2006年至今,全市仅有13例成功捐献、移植的眼角膜,冯秀萍是第13例。他们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够像冯秀萍一样加入到捐献眼角膜的队伍中来,让更多患角膜病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重见光明。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实习生 潘高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