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城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造价7.6亿,新船刚下水竟倾斜 |
◎该船由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海油服打造 ◎目前已扶正稳定,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
|
|
与海洋石油682UT778CD同一类型的海洋石油681号船。
|
|

|
|
近日,有报道称:“1月14日14时许,武船重工南通基地一艘正在航行试验的船舶在靠近码头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犯低级操作错误,不慎致使该船横腰折断并沉没。该船技术含量较高,价值7.6亿元。”对此,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刘郑国18日予以回应称,该船只是出现船体倾斜,并未沉没,施救工作仍在继续。 爆料 新船在试航时沉没 1月16日,有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船)员工爆料称,武船建造的一艘价值7.6亿元的“海洋石油682UT778CD”于近日沉没。据报道,上海市打捞局有关人士表示在1月14日下午4时收到打捞求救,证实该船已经沉没,船东是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 中海油服投资者关系部人士17日告诉记者,目前只知道这条船还在建造中,对于其他消息还不清楚,若有消息会及时披露。 据了解,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集团持有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重工97%的股份,而中国重工于2009年在A股上市。 中信建投分析师高晓春17日对记者表示,船型不同造价差别很大,如果造价为7.6亿元,其实并不算高。高晓春指出,由于目前武船还未进入中船重工集团上市资产,因此不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 回应 船体倾斜并未沉没 针对媒体报道的“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建船舶横腰折断并沉没”事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刘郑国18日予以回应称,该船只是出现船体倾斜,并未沉没,施救工作仍在继续。 刘郑国表示,事故船只是进水后出现倾斜,倾斜角度十二三度。因为当时船舶靠近岸边,水比较浅,因此倾斜后出现“坐底”现象,和沉没不是一个概念。“这起事故,既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产生环境污染。此外,船厂在建造时为该船买了事故责任险,预计此次事故对武船的整体影响有限。”刘郑国说。 进展 事故船目前已扶正 记者18日获悉,事故船目前已扶正稳定,预计再过两日可进坞检查。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武船有关负责人透露,14日下午1时30分到2时之间,正处于建造和试验阶段的“海洋石油682”三用工作船,在检修过程中有一个400X600毫米的人孔盖被掀翻,位于船尾部Z推进器旁的罐舱进水,15分钟后船体倾斜。 当时船上工作人员迅速自行抢救,半小时后发现无效,随后就进行人员疏散和撤离。2时30分左右,船体开始下沉。目前的状况是右倾10多度,船体已坐底。上海市打捞局一台2500吨的吊车已对船体进行帮扶稳定。 记者18日中午赶赴位于江苏启东的事故发生地进行核实了解到,船体确实发生倾斜,正在进行扶正作业。 ◎新闻链接 海洋石油682 UT778CD 该型船为多功能超深水同时具有操锚、拖带和供应功能的三用工作船,主要用于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燃油、淡水、钻井水、散装水泥、钻井器材及生活用品供应,海上设施拖带,钻井平台起抛锚,对外消防灭火、浮油回收等作业,其技术水平和作业能力在国际同类船舶中处于领先地位,代表了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该型船由欧洲著名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设计,国内首次建造,既是中海油服向深海进军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装备,也是武船首次为国内海洋石油公司建造的世界顶级三用工作船。 本报综合《新京报》、新华社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