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累得眼花冻得耳朵疼,交警这活儿真不好干 |
记者客串车检、外勤、春运检查点和事故民警,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 |
|
春节临近,年味越来越浓,多数市民都已开始停下工作着手忙年,可还有一些人依然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的就是让市民免受年关“添堵”之苦,他们就是交警。如果把城市交通比喻为“城市血管”,那交警毫无疑问就是“城市血管的疏导者”。交警在很多市民眼中是一个光鲜神气的职业,但是他们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近日,记者分别跟随车检民警、外勤民警、春运检查服务点民警和事故民警上岗体验。正所谓隔行如隔山,穿上制服,记者体验到这个职业的酸甜苦辣。 车检 枯燥又乏味累得头昏眼花 1月14日上午7时30分许,记者赶到市交警支队车管所车辆管理科,这里是记者交警体验计划的第一站。20分钟后,记者换好制服,背上外检人员专用的车管查验工包,跟随民警准备开始工作。 “以前我们周一至周五都是上午8点半上班,现在临近年关了,检车的人比较多,早上提前半小时上班,周末也需要加班。”外检民警钱新军告诉记者。记者跟随钱新军来到车辆外检场地,很多司机已经在候检了。“每年这个时候是汽车年检的高峰期,每天都能有几百辆车。干这个工作一定要细心认真同时还要有耐心,可能会很枯燥。”钱新军笑着说。钱新军从随身的工包中拿出一叠表格递给记者。“这就是《机动车查验记录表》,一定要把你检查的结果如实填在表上,每一项都要检查到。”钱新军叮嘱记者。 记者看到,小型轿车需要对车辆的识别代号、发动机型号/号码、车辆品牌/型号、车身颜色、车辆类型等共计九项内容进行查验。而货车挂车还需要再检测外廓尺寸、轴数、轮胎规格、侧后部防护装置等内容。对大中型客车、校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的检测则更为细致,还需要检测灭火器、行驶记录装置、安全出口/安全锤、外部标识等是否齐全合格。“上面的每一项都需要检查到,一项不合格车辆年检就不能通过。”钱新军说。 记者在了解了车检的主要工作流程后,就“上岗”了。刚开始觉得很新鲜,记者一手持笔一手拿表格,严格按照表格上的程序,车辆识别代号、安全带等一一记录在案。查验了十余辆车后,记者有些沉不住气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记者看着广场上一排排待检车辆,只感到头昏眼花,又累又饿,看表格都有些恍惚了,不是漏填这个,就是漏填那个,甚至好几次都找不到汽车发动机型号。 “现在你检验的都是小型车,像大中型货车还得测量长宽高更麻烦,检验一辆小型车大约需要5分钟,一辆大型车则大约需要10分钟,一天下来就得不停重复这些工作。”钱新军笑着跟记者说。由于多次出现漏检项,返工,记者一上午时间只查验了30余辆车,边查验车辆,边监督记者工作的钱新军查验了近60辆车。 春运点 一小时就冻得手脚发麻 14日下午,记者又赶往潍坊汽车总站,奎文交警大队三中队民警在门口设立了春运道路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接下来将体验他们的工作。 记者跟检查点的民警报上到,换完衣服后,先从出站客车登记干起。记者看到,负责出站客车登记的民警一直坐在桌子前,监督出站车辆登记,是份很轻松的工作。心中不禁想到,上午累够呛,下午可得好好歇歇了。 “我们每天从早上7点到下午6点都要在这个站点执勤,对每辆出站的客车进行检查和登记,直到春运结束。今天我们三个人轮流值班,一个人在这里坐一个小时,你就先来上一个小时吧。”执勤民警张金敏说。 据一位执勤民警介绍,每辆出站的客车驾驶员都会将本车驾驶员的驾驶证、行驶证信息,车上所载人数、出站时间及联系电话等信息做详细的记录,记者只负责监督核对登记信息。十几分钟过后,记者手脚冰凉。半个小时后,记者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耳朵生疼腿脚发麻,全身不停地打颤。好不容易坚持到一个小时,记者感到仿佛过了整整一个冬天。 张金敏见记者冻得全身发僵,连忙让记者跟其他民警一起上车进行安全检查,活动一下筋骨。上车后,民警宋明辉告诉记者,车内的安全设施检查,包括对驾驶员的驾驶证、行驶证,车上所载人数及车内的安全锤、灭火器等各项安全设施的检查,不能有一点疏忽。“对出站的七座以上的客车咱们都要进行详细检查,力争做到没有一辆存在超员超载或安全隐患的车辆驶出汽车总站的大门。”宋明辉告诉记者。 临近傍晚,汽车站附近的车流量逐渐加大,记者跟着民警一起到路中间疏导交通。穿梭在车流中间,记者觉得精疲力尽,眼睛被车灯照着一片眩晕,只想马上结束体验,回家美美睡上一觉。 外勤 站在路中央打手势犯迷糊 15日上午,记者赶到健康东街与潍州路交叉路口处,在这里,记者将开始体验外勤民警的工作,当一把交通指挥员。 刚下车记者就被路口处长长的车龙惊呆了,站在交叉路口指挥交通的三中队执勤民警嵇克亮的身影已经被掩没在车海里。等了十几分钟,车流量终于小了一点,记者赶忙快步赶到嵇克亮身旁。在详细了解了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后,记者跟嵇克亮学习了几个交通指挥手势之后,便开始上岗执勤。 “交警同志,请问去寿光应该怎么走?”记者刚在路口站定,就有一位女士来到记者身边问路。嵇克亮将详细的走法告诉了她并和记者解释说,潍州路修路刚刚通车,固定的交通信号指示灯还没开通,加上健康街车流量非常大,因此奎文交警三中队在该路口设立了全天岗。嵇克亮说:“平时会有很多市民过来问路,尤其是前段时间潍州路修路需要绕行,每天来问路的人都数不清。”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内,有十多位司机到路口问路,记者已经感到有些不耐烦了,可一边指挥交通的嵇克亮不仅耐心地为市民指引道路,对年纪稍大的还要送到指定地点。 由于路口没有固定的交通信号指示灯,记者不停地打手势指挥车辆通行,东西南北地转向做了几个手势后,记者就开始迷糊,一转身就不知道该往哪边指挥了。满眼只是望不到头的汽车长龙,根本辨不清东西南北,更别提做出正确的指挥了,而站在路中间的嵇克亮一切都做得游刃有余。 因为该路口车流量大,而且临近年关人心浮躁,很多司机开车时车速很快。记者站在交叉路口中间,看见一辆辆车风驰电掣般从身边“飞”过,有的时候甚至是擦身而过,令人一身冷汗。可见交通指挥工作不仅很累,而且还很“高危”。 处理事故 既要公正处理还得会当“和事佬” 15日下午,记者赶到潍城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开始了交警体验计划的最后一站,事故民警。记者打算大展身手,给自己的“体验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下午2时30分许,事故处理中队值班民警张现民接到报警电话,在胜利西街与永安路交叉口处发生了一起刮擦事故,记者连忙准备好相机、图纸等必备物品后,随张现民一起赶往事发地点。 赶到事故地点后,记者观察到一辆车牌号为鲁G·HM3**的黑色现代轿车与一辆电动车停在现场,黑色轿车的后面有一些小的擦痕。记者连忙掏出相机对事故现场拍了几张照片,并拿出图纸,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张现民告诉记者,在他的调解下,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决定协商解决,不用民警进行处理了。返队途中,张现民告诉记者说:“今天天气还算不错,碰上冷的时候,图纸还没有画完,手已经冻得不会打弯了,没办法,这就是工作呀。”张现民告诉记者。 下午3时45分,在青银高速公路13号入口处,一辆面包车与一辆轿车发生了刮蹭事故。记者马上随值班民警崔玉强赶往事发地点。一辆银白色五菱面包车跟一辆红色轿车停在路旁。这一次记者已经有经验了,在崔玉强询问面包车及轿车车主事故原因时,记者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对事故现场及红色轿车上的刮蹭部位进行了拍照。据轿车司机张先生说,他因为要上高速路口,因此车速很慢,可这辆面包车飞快地从一旁冲了过去,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车身被刮了一下,可这辆面包车根本连停都没停,继续往前开,他只能快速赶上去,把面包车逼停在路旁。而面包车司机马先生则称,是红色轿车超车时导致两车发生了刮蹭。张先生坚称,面包车司机及其父亲两个人威胁他。双方吵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记者观察到,轿车的左侧后车轮处的车门,车身及保险杠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擦伤。最后,在崔玉强的调解下,两人达成协议,由马先生赔偿给张先生800元钱,二人和解离去。 崔玉强告诉记者,由于临近年关,对于刮蹭类的小事故,本着对双方车主负责的态度,他们一般都是以劝阻调解为主,充当“和事佬”的角色。 记者在事故中队的一下午时间里共出警四次,“只要值班,都得24小时候着,从早上8点半开始直到第二天8点半结束,碰上事故,拖延下班时间也是常事。”崔玉强说。 花絮 准女婿没有空去看丈人 记者在潍坊汽车总站春运服务检查点时,跟奎文交警大队三中队民警张金敏聊天,当记者问他们什么时候放假,能放几天时?张金敏说:“说是放八天,但是我们还有值班,顶多能休息三四天。” 张金敏告诉记者,平常说是一周休一天,可有时候实在太忙,甚至只能一个月休一天,连陪女朋友的时间都没有。“我和女朋友去年10月份订的婚,现在最头痛的就是,过年根本就没空去给岳父岳母拜年。干这一行,每一个节日来临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同事在值班,不能同家人团聚。”张金敏说。
为保暖里三层外三层 在汽车站出站口给出站车辆登记时,记者抱怨在室外工作太冷,奎文交警大队三中队执勤民警宋明辉告诉记者,干交警冻手冻脚冻耳朵都是常事,从事这个行业的那天,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冬天有时候温度不算低,可在室外呆上十几分钟就冻透了。”宋明辉说。“我执勤时,保暖内衣、毛裤、棉裤都穿上,里三层外三层从头武装到脚,只要能保暖的都穿上了。”说着,宋明辉掀起衣服给记者看。
被窝没捂热又要出警 在潍城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跟随事故民警体验时,崔玉强告诉记者,事故民警值班是四天一轮,每次值班就是24小时备勤,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接到报警就立刻出警。 “白天怎么都好说,晚上出警就有些愁了,尤其是冬天的下半夜,刚刚把被窝暖热,还没等睡着呢,就接到了报警电话,赶紧爬起来出警。回来的时候被窝早就冰凉了,有时候一晚上能出警三四次,直接就不睡了。”崔玉强告诉记者。 “越恶劣的天气事故越多,上次下大雨,出了一天警,我那双鞋整整晒了一星期才干。”执勤民警张现民说。
交警调停事情就好说 15日下午2时许,在潍城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值班室内,来了一名李先生要处理上午发生的事故。 据值班民警张现民介绍,李先生开着一辆大车与一辆富康轿车在青年路与健康西街交叉口处发生了刮蹭,事故发生时是上午11时40分左右,13时30分许才打电话报警。在值班室,当事双方还是不让步。在张现民的耐心劝说下,两个人终于达成了协议。协调完后,李先生说:“还是交警出面好说话,我俩商量一下午,耽误了一天的时间,来这才协调好。”
问路还是交警最可信 记者在路口帮助指挥交通时,一位司机打听去八九医院走哪条路最近,记者只能向嵇克亮求助。嵇克亮详细地向司机介绍了去八九医院最近的走法。 司机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去八九医院有急事,去接一个病号,可是不知道该怎么走才好,非常着急。“以前见到交警就感到很头疼,心里对他们有说不出的害怕,这几年逐渐理解了交警的工作,问路问别人不放心,还是问交警比较踏实。”刘先生告诉记者。 A6—A7版文/图 本报记者 辛成凤 实习生 赵春晖 记者手记 记者用了两天的时间,亲身体验了车检民警、外勤民警、春运检查服务点民警和事故民警等多个岗位,用“辛苦”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在接触交警工作之前,交警在记者心目中的印象就是贴罚单、罚款,甚至有些讨人厌,惹人嫌。经过两天的亲身体验后,记者才真正了解了交警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不分昼夜、不畏严寒酷暑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在他们眼中,维护行人安全、车辆畅通,不仅仅是他们的工作,更是他们的使命和责任。为了维护这份使命和责任,他们给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严厉和苛刻的一面,却从不让我们看到他们的付出与坚持。 不同职位有不同的辛苦,交警这个职业充满光鲜,但是光鲜背后却饱含着艰辛,工作上的辛苦,家庭上的牺牲,换来的是我们道路上的畅通,出行中的平安。 因此记者也衷心地希望,所有交通参与者,都应配合交警的工作,让赶路的人们走得更平安,让回家的路更畅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