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新思路 新跨越 实现开门红
 
标题导航
刘爸爸发资助,俩女孩谢辞
2012年02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爸爸发资助,俩女孩谢辞
◎台商刘竹承再次宴请他资助的孩子,发21万元助学款 ◎即将毕业的邱欣欣李霞希望让爱心传递给更需要的人
  刘竹承给五位被保送读研的学生发特殊奖励。



  台商刘竹承老先生对于很多潍坊人来说并不陌生,2月2日,农历正月十一,刘老先生根据近年来的习惯,再次在城区齐鲁饭店宴请受他资助的孩子们,并继续给孩子们发放资助款。当天,刘老先生共发放资助款近21万。
大一学生
初识刘爸爸泪流满面

  2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城区齐鲁饭店三楼宴会厅,见到了刘竹承和他资助的56名学子。每年暑假和春节后,刘竹承都要举办一次这样的“家宴”,把他资助的孩子代表叫到一起吃个饭,在吃饭前给每个孩子发放助学款。
  当天,来自潍坊医学院的高子雯、陈莉等6名大学生,是第一次结识刘老先生。陈莉告诉记者,正月初八那天,自己的辅导员老师找到她,告诉她正月十一要参加台商刘竹承的助学金发放仪式,于是她就上网查找了关于刘竹承的报道,刘老先生的助学事迹让她很感动。
  陈莉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靠种地生活,2010年,父亲出车祸失去了双腿,由于自己的弟弟也在上小学,家庭十分困难。如今,陈莉是潍坊医学院麻醉学系大一一班的学生,她说,有了刘竹承的资助,解决了自己很大的困难,说着说着,大颗泪珠落下来。
  记者看到,刘老先生在给学生们发放助学金前的讲话有些激动,他一直强调“今天特别高兴”,原来他常年资助的5名大学生被保送继续就读研究生。刘竹承除了继续给这5名学生发放助学款外,又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大红包。这5名学生是王肖肖、王志伟、孙志果、夏立军、李娟,分别被保送至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续读研。
细心香玉
保留爱心纸条三年多

  赵香玉是刘竹承最初资助学生中的一员,如今,早已经不再接受刘老先生的资助,因为她已经大学毕业,就职于昌邑市外国语学校,并且结婚生子,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庭。
  2006年,赵香玉还是大三学生,她的妹妹赵彩玉则刚考入大学,父母突然双亡,让她们面临辍学困境。刘老先生闻讯后,赶赴赵香玉家,为她们送去了“及时雨”。此后,每年三四万元的资助,让两姐妹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
  在2日的“家宴”上,赵香玉拿出了一张纸,纸上打印着以下字样:“没有父母不可怕,暂时性的穷困更不可怕,只要各位同学努力,勇敢面对现实,努力就有希望,活着就有希望,我不希望同学们回报我,只要同学们以后有成就回报社会就可以了,希望大家为更和谐更团结的社会而努力。”落款是刘竹承,日期是2008年7月26日,赵香玉告诉大家,那一天,刘爸爸把这张纸发给了每一位他资助的学子,从那以后,她就把这张纸放在了自己的钱包里,从此3年多未离身。赵香玉说,这张纸是自己最尊敬的父亲,给自己最真诚的嘱托。
感恩女孩
谢辞资助让爱心转赠

  “谢谢刘爸爸对我们这几年的资助,如今,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善,临近毕业,所以,我们俩从今以后不再要刘爸爸的资助,以便使刘爸爸的爱心,再送给那些更需要的学生们。”这是烟台大学学生邱欣欣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的李霞在“家宴”上的一番话。
  邱欣欣是2007年开始接受刘老先生资助的,当时,邱欣欣的父亲去世,她在外打工时,又出车祸受了伤。养病时,经人介绍,刘老先生认识了邱欣欣,并开始资助她。
  如今,已经读大四的邱欣欣说,自己的母亲已经上班可以贴补家用,自己又经常打工、学校也有勤工俭学,所以,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她,决定谢辞刘爸爸的资助。
  谢辞资助资格的,还有2009年开始接受刘老先生资助的李霞。李霞老家是临沂,2009年开始接受刘竹承资助,如今,她已经在一家化工厂实习了一个多月,有了实习工资。可以自立的李霞,也决定谢辞刘爸爸的资助。
  当天,记者从刘老先生的助手那里获悉,刘老先生总共带了21万元现金,到所有助学款发放完毕,还剩下五六千元,学生们情况不同,资助数额不同,从2000元到4000元不等。但是,因为有些学生路远,需花费比较高的路费,刘竹承可能还要代为垫付。
        文/图 本报记者 臧岳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