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车行天下·爱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新思路 新跨越 实现开门红
 
标题导航
让备胎做到“有备无患”
新车“抖车”说明了什么?
2012年02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备胎做到“有备无患”



  中国消费者协会和重庆市消保委日前公布的对“家用汽车备胎配置及消费者认知”调查显示,不同品牌汽车的备胎配置情况各不相同,部分汽车备胎尺寸、材质与常用胎存在很大差异,而许多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有些配置非全尺寸备胎的企业也未向消费者履行法定的商品和服务告知义务。为此,业内人士呼吁,备胎关系到汽车运行安全,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汽车备胎质量尺寸标准,让备胎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汽车备用胎“大脚穿小鞋”
  中国汽车流通学会副秘书长罗磊告诉记者,市场上汽车备胎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全尺寸轮胎,与原轮胎规格质量一致,可作正常轮胎使用;另一类是非全尺寸轮胎,换句话说,就是小一号的,这在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其直径、宽度、轮毂等均存在差异,不能作为正常轮胎使用,且时速一般不得超过80公里。 
  “一般备用轮胎按正常的理解是在紧急情况下来选用的临时替代品,所以厂家基于这种考虑,为了节约成本在轮胎的尺寸上、选材上可能跟正常的普通轮胎是不一致的。”罗磊说。 
  罗磊表示,备用轮胎因为小一号,跟其他的轮胎不匹配,使用时存在与地面附着率,四轮不精准的情况,如果长期使用就会造成安全的隐患。其他的国家都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这些法规跟标准里面已经特别强调了汽车生产企业有权自行选择是不是选用非完全尺寸的轮胎,如果是选用非完全尺寸轮胎当备胎的话,那必须要向消费者告知,要警示,以消除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误解,主要是安全隐患。 
国际惯例遭遇“水土不服”
  然而,对于上述调查中“八成的被访者希望购买的汽车应该配置与常用胎规格、质量完全一致的备胎”的想法,业内却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赞成方认为,非全尺寸备胎在西方发达国家并不鲜见,但在中国“水土不服”却是不争的事实,在消费者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因为中国的道路状况、汽车维修网点的密集程度不同于西方,且使用小尺寸备胎还会影响到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我们国内很多城市到处是工地,到处是坑坑洼洼的。还有使用环境,比如我们可能驾驶距离和使用周期都比较长,对轮胎的要求会比较高。从这个角度来看,选用完全尺寸轮胎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罗磊说。 
  然而,反对方指出,使用全尺寸备胎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不见得就安全无忧。
  广汽丰田售后技术科负责人于淼介绍,“备胎”的概念本身就有不长期使用性,且在行驶中有速度规定,不建议把作为备胎的轮胎放在驱动轮上使用。 
专家呼吁应尽快出台标准
  采访中,业内专家反复强调,经营者应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维护消费者知情权。“我国消费环境跟国外有很大差异,大部分消费者对汽车的企业,或汽车的消费经验比较少,或在安全意识上跟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消费者应该有知情权。”罗磊说。 
  此外,业内专家指出,相关部门应加快出台备胎配置规格标准。中消协认为,在当前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使用环境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有关职能部门应将备胎等相关配件的配置标准纳入到汽车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规范中,以期更好地规范汽车消费市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汽车消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据《科技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