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新思路 新跨越 实现开门红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就业东风劲 满眼尽是春 |
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于曼萍 |
|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我市就业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新的一年里,我市在就业方面有哪些新打算,又将推出哪些新举措呢?日前,记者针对社会各界关心的就业问题采访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于曼萍。 记者: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更好地稳定就业局势,服务民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工作,今年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有什么新设想? 于曼萍:2012年全市就业和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人社局党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按照“一二三四”的总体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确保一个目标,强化两个支撑,突出三大亮点,实现四个注重。 一个目标:就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就业刚性目标,不折不扣全面完成,确保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两个支撑:一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把服务民生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大亮点:一是创业。全面推进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创业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和就业服务,鼓励和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二是家庭服务业。充分发挥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作用,研究制定鼓励和支持家庭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推动一批中小微型家庭服务企业做强做细,大力开发家庭服务业岗位,积极拓宽就业领域。三是大学生就业和人才引进工作。大胆引进高水平拔尖人才。探索建立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毕业生资源中的作用,实施网络招聘、专场招聘、校园招聘等形式多样的就业招聘服务活动,畅通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个注重:一是更加注重落实民生实事。要集中力量抓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完善就业实名制管理,有针对性的帮扶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继续搞好各项就业专业服务活动,促进各类群体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二是更加注重服务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鼓励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及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三是更加注重营造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出台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都要预先制定工作方案,适应新的形势,主动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四是更加注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就业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供求分析制度,强化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加快信息化建设。 记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工作一直广受社会关注,今年我市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关爱农民工工作方面有何新举措? 于曼萍:一是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落实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有关政策。二是积极开展专项服务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春风行动”和“农民工恳谈日”活动。三是积极推进农民工公共服务建设。在农业富余劳动力流动较为集中的县市区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将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成优秀服务品牌,为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四是积极推动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加快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政策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维权”四个体系建设。五是积极援助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加大帮扶力度,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巩固“动态消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