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潍坊两会特别报道 |
第03版
潍坊两会特别报道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相亲会上,家长比子女还多 |
◎有的因为孩子爱面子代为参加,有的想把好第一关 ◎择偶标准不同,单身男女认为父母代劳成功率不高 |
|
|
相亲会现场,不少家长都在忙着帮子女记录信息。 |
|

|
|
很多单身的青年男女都想在情人节这天告别单身,各种各样的相亲活动也集中上演。2月14日,记者在城区世纪泰华假日广场的相亲会上看到,不仅年轻人来寻找另一半,有很多家长也在忙着挑选未来的儿媳或女婿。 现场见闻 家长是相亲会活跃的主力军 近几年,每到“情人节”、“七夕”这些节日,一些机构或组织都会举办大型的相亲活动。不过,一些“剩男剩女”不好意思亲自去相亲,便让父母代为前往。也有一些父母为子女的终身大事着急,所以瞒着子女为其寻找伴侣。面对子女的嫁娶,父母也往往想要把住第一关,因此在许多相亲活动中,父母人数远远超过了“剩男剩女”。 2月14日,在世纪泰华假日广场相亲大会上,记者看到不少家长都在忙着“推销”自己的孩子。一楼大厅报名人员信息展览板旁边,围着不少头发花白的家长们,他们有的戴着老花镜挨个展览板阅读报名人员信息,有的拿着笔在小本上认真地记录着自己所相中的姑娘或小伙子资料。 记者观察,家长们占了现场参加相亲活动总人数的一半有余,而且相比单身男女,家长们更为积极主动。 家长心声 子女不着急,爹妈只好亲自来 家住潍城区的王女士对记者说,“我们老两口子对女儿寻找另一半这事儿一直很挂心,想尽快给女儿找个好人家嫁了。” “我女儿30岁,属狗的,167厘米的个子,研究生毕业,现在是一名医生。前几天听朋友介绍说有相亲的活动,我就来看看。”王女士说,“女儿比较要面子,自己是不肯参加这种活动的,也不让我参加。但作为家长,我心里很替她急,想早日给她找个合适的人家,也希望女儿不要让我的心思白费。” 在活动现场,张大爷正在忙着往本子上记录展览板上的信息。“我已经记下了五六个姑娘的信息了,我住在潍城区,家里就这么一个儿子,他在北京工作一年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回家一次,她妈妈整天念叨着想儿子。我和他妈妈都想把他留在身边。”张大爷对记者说,“但是儿子现在还年轻,满腔的雄心想出去闯闯。不过北京房价比较高,要想在那边安家太难。所以我想给他找个媳妇,结了婚有了家,我们做父母的也安心了。” 张大爷告诉记者,展板上每个相亲者的年龄、身高、性格等信息他都会仔细看,感觉比较合适的就会把对方的电话号码、QQ号等信息记录下来。“我多给他记录几个,回头发给儿子。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上网,我把QQ号、电话号码给他,让他们自己联系吧。”张大爷一边记录着信息一边对记者说。 子女态度 家长代为寻伴侣成功率不高 对于父母到相亲大会为子女寻伴侣这一现象,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年轻人,部分年轻人表示,父母的这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早日成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父母与子女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会存在很多差异,所以父母这种为子女寻伴侣的方式成功率不是很高。 “父母为孩子征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父母跟孩子的眼光不一样,父母能看对眼的,孩子未必能有感觉,而且父母征婚大多数看中对方的物质与家庭条件,会忽略爱情在婚姻中的因素。”一名年轻人对记者说,“我们与父母之间肯定是有代沟的,而且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父母对自己的期待也是不完全一样。我觉得父母的这种举动很让人感动,但是,效果如何还得打个问号。” 一名姓李的小伙子表示,做子女的对自己的婚姻问题应该早有规划,尽量不要让父母为此操心。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叶妮 王淑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