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心跳停止20分钟,又救活了
2012年02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跳停止20分钟,又救活了
◎青州打工男子宋某在家突然摔倒,心跳呼吸均停止 ◎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目前已苏醒住院观察治疗中
  宋某在医院接受治疗。



  48岁的宋某在青州市城里打工,下班回家突然一头倒地,没有了呼吸与脉搏,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停止心跳呼吸20分钟,这可吓坏了家属。经过医院的紧急抢救,宋某“死而复生”,脱离生命危险。2月21日记者了解到,目前宋某已经苏醒过来,能与人做简单的交流。
上厕所回来一头栽倒,心跳停了
  青州市庙子镇48岁的宋某一家在青州市城区租住着房子,靠打工维持生计。2月5日中午,宋某下班回家,上厕所时感觉不舒服,大声咳嗽了几声后未见有异常。他回到房间后,突然一头倒在地上,全身发软,没有了呼吸与脉博。妻子见状吓得脸色苍白,赶紧叫人来帮忙,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宋某被120急救车紧急送到青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从宋某倒地失去呼吸、脉博,到进入青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时间已经过去了20分钟。虽然120急救医生从到达现场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病人的抢救,但宋某仍然没有任何复苏的现象。
  从医学临床来看,一个人如果停止呼吸4-6分钟,生命基本不可逆转。可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青州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迅速、积极地对病人实施了有效的心肺复苏术,10分钟后,宋某恢复自主循环。

急诊医生凭经验判断,他还有救
  急诊科主任张允忠介绍说,此前曾成功抢救过多例心跳骤停的患者,病人宋某被送到医院后,他认为有希望把他抢救过来。
  经医护人员的抢救,宋某恢复自主循环后,张允忠意识到目前是心肺复苏的最关键阶段,如果监护及时全面、救治措施科学有效,患者就能存活。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于是,青州市人民医院迅速成立急诊科重症监护治疗小组制订了严谨的治疗方案,包括液体复苏的量与种类、自主循环的支持和微循环的改善、呼吸机的支持相关参数、按照“下台阶”原则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防治各器官可能出现的严重感染方案、做好肝肾功能和胃肠功能保护、静脉和胃肠营养策略以及脑神经功能的复苏等,并有条不紊、科学合理地进行实施。
  经过及时救治,宋某于72小时心肺复苏自主循环稳定并试开放胃肠营养;第5天成功脱机,胃肠功能恢复;第7天顺利拔出气管插管;第8天行高压氧治疗;第12天转神经内一科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据神经内一科的主任刘彦博介绍,宋某目前的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但由于患的是缺血缺氧脑病,意识上仍处于醒状昏迷状态,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与治疗。
  2月21日,记者再次联系医院,了解到宋某目前仍在住院治疗,已经醒过来有意识了,能与人做简单的交流。  文/图 本报记者 庞志勇 本报通讯员 王和平
◎急救小贴士
“第一目击者”和“黄金四分钟”
  对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抢救要分秒必争,迟了一点,命或许就没了,即使能救回来,也可能变成了植物人。要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就必须强调“第一目击者”和“黄金四分钟”。
  所谓“第一目击者”,是指路人或病人身边的其他人,如果在呼叫120的同时,能一直给予病人持续的胸廓按压,直到医生和急救设备到位,那么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会高很多,之后的恢复也会更理想。
  而“黄金四分钟”,是指在呼吸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内能得到及时的抢救是最及时的,复苏成功率可达50%以上,而且抢救越早,复苏率越高,病人的恢复也越好。但若迟于10分钟才抢救,复苏成功率仅有1%,病人就算心跳复苏了,脑复苏也可能不好,可能变成植物人。
           据《新民晚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