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最狠励志口号” 喊出公平焦虑
“防艾大使”来大学坐坐又何妨
2012年02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艾大使”来大学坐坐又何妨



  □王垚烽 

  2月23日,一条关于华中师范大学教师彭晓辉欲请日本前AV女优红音萤到华师上课的消息在各大微博上疯转。彭晓辉向记者证实,正准备向学校申请将现为防艾大使的红音萤请到自己的《性科学概论》课堂上。华师生科院负责人称,对于红音萤能否进课堂,学校需研究才能决定。(2月25日《武汉晚报》)
  一个是从事性学研究的专家,一个是投身艾滋宣传的公益大使,“同行”之间交流访问,并应邀走进课堂,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这原本是学、业两界互动切磋的常例。但这一回,红音萤的“华师行”却风波迭起,缘何?笔者注意到,公众对于红音萤的关注,并非集中在其现在的“防艾大使”身份,而是她过去的AV女星经历上。于是乎,红音萤的身上似乎有了某种不可接近的“原罪”。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了江西贵溪那位勇斗歹徒,却因有犯罪前科而申报见义勇为称号遭拒的潘辉强。
  在此,我们姑且不论这种“经历决定论”有多么荒谬,更何况,在日本,拍摄成人电影是一个合法而公开的职业,AV演员与普通影视从业者并无二致。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果红音萤走进大学课堂能够对普及科学的性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艾意识有所裨益,我们的大学有什么理由拒绝她?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性病的一个快速增长期。截至2011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估计约为78万人。从这个角度上讲,彭晓辉教授邀请红音萤“进校园、入课堂”具有积极意义,公众对此大可不必上纲上线。毕竟,如今人家的身份是“防艾大使”,邀请“防艾大使”来大学坐坐,宣传防艾知识又有何妨?

大学不能无原则地接纳包容 □李英锋 
  诚然,红音萤从2008年开始“金盆洗手”离开了AV界,对她现在从事的防艾宣传等工作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但是如果她要走进大学的课堂,以曾经的女优经历作为博取眼球的卖点,作为和大学师生交流的资本,就很不适宜。毕竟,由于中日性文化和法律认知的差异,红音萤那段在日本很正常的女优经历并不符合中国的法律和道德。我们固然提倡大学包容并蓄,百花齐放,文化多元,但大学应该有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不能把底线模糊化,无原则地接纳包容,而一旦华师把贴着女优标签的红音萤请进课堂,让她与师生们分享交流充满激情的“过去的故事”(虽然红音萤现在的身份是防艾大使,但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不扯上女优的经历或经验),就触碰了大学的底线。
  其实,红音萤只是一个曾经从事过性表演的演员,并不见得对性文化、性科学有什么“真才实学”,请她去讲课,很难说能对学生们的性保护、性心理等有什么健康有益的启发和帮助。彭晓辉老师高调请前AV女优讲课,难逃哗众取宠的嫌疑,可以预见,这一动作的最直接“好处”就是能够满足不少学生的窥私欲和好奇心,其他作用实在想不出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