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角度发现“不一样”的雷锋 |
◎爱时髦爱文学,像其他年轻人一样热爱生活 ◎与“慧眼姐姐”王佩玲在团山湖农场相识相恋 |
|
|
雷锋的老照片。 制图:刘源 |
|

|
|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沧桑,如今“雷锋”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记忆,“雷锋精神”真的离我们而去了吗?3月的“雷锋日”即将到来,让我们多角度发现雷锋,爱时髦、爱文学、有初恋,这就是雷锋,一个时尚的年轻人。 爱整洁的时尚青年 日前,华文出版社出版《雷锋全集》一书,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文字,很多内容首次面世,披露了雷锋各种有血有肉的生活细节。透过久远的墨痕,或能接近更真实的雷锋:雷锋也曾是个怀揣作家梦的文艺青年,18岁时曾投寄给报社诗歌、散文和小说;他对自己抠门却对别人大方;雷锋爱照相,团代会、党代会、演出、演讲和人大会议结束后,他都要照相留念,这一习惯从他小学时代开始;雷锋虽是个很谦虚的人,但长期习惯把奖章高调地佩戴在身上。 雷锋去世时才22岁,他其实是个爱整洁,青春时尚的年轻人。质朴的雷锋,也有很潮的一面,也有皮夹克,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同样有热爱生活的爱美之心;他也曾像所有情窦初开的少年一样写下“愿你的青春像鲜花一样发散着芬芳!”,“慧眼姐姐”王佩玲就是其初恋;他得到了爱,也传递爱,感恩之心充盈一生。 与“慧眼姐姐”的初恋 雷锋的“初恋”王佩玲,于1993年和1997年写了两篇回忆文章,记录了她与雷锋的相识过程。 1958年春,19岁的望城县坪塘区供销社营业员王佩玲,到团山湖农场劳动锻炼,结识了17岁的雷锋。王佩玲经常向雷锋借书,常在一起谈心得体会,“他的聪明才智深深地吸引了我。”王佩玲回忆说,“也许是从小失去母爱的缘故,也许是我的落落大方使青春年少的雷锋感到踏实和温暖,雷锋越来越亲近我,我也暗暗地喜欢他,我们以姐弟相称,互相鼓励,携手共进。”在生活上,雷锋像个“大哥哥”,体贴她,照顾她。 在农场劳动四个月后,王佩玲被派到湘潭学习,两人开始通信。王佩玲结束学习回到农场不久,雷锋调到乡里当通信员。1958年11月,被调往鞍钢。临行前,雷锋到农场与她道别,临走送王佩玲一张照片,王佩玲送给雷锋一个日记本。这一天,成为两人永别的日子。1963年,王佩玲从报纸上看到了雷锋的事迹。“当时所感到的打击,实在是达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直到1965年,27岁的王佩玲经人介绍,与湖南日化厂工人丰振泉结婚。 ◎雷锋信件 给王佩玲的信 小凌: 给你写信的此刻,已经是深夜1点钟,我刚上完晚班回家,今夜整整忙了四个钟点,我真是很疲倦了。 我拧亮台灯,坐下来给你写信,疲倦就立刻飞去了。宿舍里的人都已入睡。窗外繁星满天,明亮的月光从外射了进来。在窗内还可以看到田野里成熟的高粱、玉米、稻谷在随风摆动,好像在向我点头,在向我微笑,它们都好像要陪我给你写信似的。我是多么愉快呀,真是高兴极了。 我相信你也会感到如此的兴奋,我有不知多少话要跟你说,却不知从何说起,写到这里告一段落。 (1958年6月) ◎雷锋语录 重温经典语录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一粟……这些人好比是一个瓶子装的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可是还晃荡不出来。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仍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本报综合《新京报》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