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聚焦全国两会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孤儿陪养父,白衣天使当亲人 |
◎从小被拾荒老人收养的刘祥州在医院陪床时备受关爱 ◎养父出院后他休学照顾,医院四处奔波帮找工作和住处 |
|
“干妈”,3月5日下午,来自诸城市皇华镇22岁的小伙刘祥州,向诸城市人民医院的院长助理隋术兰喊出了这样一声。刘祥州从小是一名孤儿,被拾荒老人刘加升收养后,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去年刘加升因脑出血住院,在治疗过程中,他们与诸城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建立起了深厚感情。该院是全国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改善医患关系是该院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日,该院特意举行了弘扬雷锋精神十大医患故事评选会。
养父患脑出血住院 小伙跪求医护人员 说起皇华镇的刘祥州,诸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三科护士管敏告诉记者,去年7月的一天,刘祥州的养父刘加升老人因脑出血住院。当时患者病情危急、全科人员立即投入紧急地抢救中。吸氧、监护、静脉输液,监护屏上显示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病人血压超过了警戒线。 管敏说,就在大家全力以赴抢救老人的时候,老人的儿子闻讯赶来,一个高中生模样的孩子,看到躺在床上的父亲,顿时六神无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科主任,哽咽着说:“叔叔,您一定要救救我爸爸,我从小就没了妈妈,是个孤儿,为了供我上学,爸爸一边打工一边捡破烂……您可一定要救救他啊!”李严风主任扶起他瘦小的身体说:“放心吧,我们一定尽力!” 医护人员细心照顾 父子两人备感温暖 说起自己的父亲,刘祥州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是一个孤儿,是父亲收养了他,每天就靠捡破烂维持生计。事发之前,诸城下了一场大雨,雨水堵塞了家门口的过道,父亲担心雨水会浸泡到捡回来的破烂,就拿着铁锨去疏通排水管道,没想到一下子摔倒了,造成脑出血。 在刘祥州看来,医护人员已经成为他们爷俩的亲人,不但积极救治父亲的病情,还从生活上对他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脱桂波医师每次查房都会像大哥哥一样鼓励爷俩;护士长王桂芝看到刘祥州休学陪床、没一件像样的衣服,就从家里拿来衣服和鞋子及300元钱;谢瑞琪护士每次去超市都会给他捎回一些日用品。医护人员的关心,让父子俩切身体会到了温暖。 休学回家照顾父亲 白衣天使帮找工作 “我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这么懂事,要不是女儿告诉我,我也不知道这件事!”该院院长助理隋术兰告诉记者,女儿和小刘是高中同学,当她听说小刘的事情后就去看望了父子俩,也就是从那时建立起了感情。 隋术兰不仅在刘加升住院时给予照顾,就是在去年9月初老人出院之后也继续照顾着小刘父子俩。当她了解到,小刘从小到大竟没吃过一顿肉,没穿过一件新衣服时,悄悄地割了20斤肉,买了一身新衣服并且捎了300元钱送给他们。 刘加升虽然出院了,但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小刘不得不休学在家照顾父亲。当隋术兰得知消息后坐不住了,她曾劝小刘继续读书,但他怕父亲再为他操劳,说什么也不读了。 怎么办呢?隋术兰四处奔波,说服诸城大源工艺厂的任经理收留他们父子俩并腾出房子,让小刘一边打工一边照顾父亲。隋术兰开车将父子俩接到大源工艺厂,爷俩打开车门下车的一刹那,两个坚强的男人禁不住流泪了,孩子哽咽着说:“姨,您让我和父亲渡过了难关,让我体验到了母爱!” 想帮小伙重回学校 院长助理笑当“干妈” “这孩子太犟,为了父亲就不去上学!”隋术兰告诉记者,小刘12岁才上学,凭自己的成绩考入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如果不去考大学实在太可惜。小刘现在每月有1500多元工资,维持他和父亲的生活不成问题。但在与孩子相处的这段时间里,隋术兰得知,小刘还有个心愿就是想继续上学,但他又离不开父亲,十分矛盾,他曾透露自己想背父亲去上学的想法。 隋术兰说,小刘不考大学太可惜,学费方面大家都出一点应该没问题,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安排小刘的父亲,父亲安排好了,小刘才有心思好好学习。目前,他们商量着在诸城找一家养老院,把刘加升送过去,争取尽快把这件事情安排好,让孩子尽快回到学校去。 3月5日下午,在该院会议室里,刘祥州见到每一名医护人员都感到十分亲切,“姐姐”“姨”地叫着。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刘祥州,你还叫隋主任叫姨啊!叫干妈!”“怎么隋主任不够格吗?”一旁的隋术兰也乐了,“孩子叫吧!咱们早就是一家人了!以后医院就是你的家!” “干妈”,在众人的见证下,刘祥州喊出了这个憋在心里很久的称呼。 文/图 本报记者 曾庆建 实习生 张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