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聚焦全国两会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区政府一年接待喝百箱茅台 |
◎贵阳市下属一区政府一年公款招待喝掉1200瓶茅台 ◎政府职能部门消费占主流,遏制公款消费需加强审计 |
|
|
CFP供图 |
|

|
|
今年年初,号称“地球人都阻止不了涨价”的茅台,在北京等地出现了少见的降价促销,令人诧异。在茅台酒和五粮液入选胡润全球奢侈品排行榜后,顶着“国酒”光环的茅台酒被舆论大加批判。茅台酒近年来价格暴涨,公款消费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记者近日前往茅台产地贵州进行了实地调查。
区政府一年招待用百箱 2012年2月23日,在从北京飞往贵阳的飞机上,一名自称是贵州省司法系统的不愿透露姓名人士向记者介绍,贵州省的公务接待以对口接待为主,一般贵州省内的活动都是喝贵州本地产的普通白酒,基本不喝茅台酒。但接待外省领导和来自北京的部分官员时,酒桌上就必须要有茅台。该人士介绍,由于贵州省所举办的全国性活动日益增多,导致茅台的需求量日渐增加。 茅台内部人士透露,每年直接销售给政府部门的茅台酒占总销量的15%左右,茅台酒在贵州的销量也占到总销量的10%左右。 贵阳市下属一个区政府办公室的负责人表示,该区政府办一年的接待大约最少需要100箱以上的茅台,每箱12瓶,一年消耗大约是1200瓶以上。如果算上党委、人大和政协四大班子中其他三家单位,消费总量还应高于这个数字。 另一个区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份向茅台酒厂调酒的申请。申请显示,该区政府部门一次就要120箱茅台酒。该区工作人员称,这批酒主要被送到北京有关部门,用于该区相关材料的审批。这位人士还表示,每年该区政府打报告向茅台酒厂要酒大约2到3次,每次都是100多箱,算下来每年要酒300箱左右。 职能部门消费几率高 多位知情人士介绍,一般县区一级政府接待用酒的标准在一瓶300元到400元左右,价格高了就承受不起。曾担任贵阳市某区区长的人士告诉记者,她在5年前担任区长的时候,政府里接待喝茅台是很正常的事,当时茅台酒的市场价才300到500元。该人士表示,现在茅台酒价格很高,很多政府没有那么多钱,平时准备的茅台酒主要用于关键时刻接待最重要的客人。 多位知情人士还介绍,党政部门尽管属于接待的主要部门,但所使用的茅台酒不一定是比例最高的。相比之下,旅游、招商、国土、税务、财政等部门,或因接待的工作需要,或因经济条件较好,接待用茅台酒的几率有可能会更高。记者在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上发现,2010年的应收款中,来自贵州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的应收款为412.85万元,来自于民政部的应收款为500万元,分别占该公司应收款比例的6.27%和7.60%。 政府部门采购量存疑 茅台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从2011年初调价以来,到目前为止500毫升装的53度飞天茅台酒出厂价一直都是619元,给专卖店的定价是1099元,不准擅自提价,价格提到2000多元是市场行为,将板子打在茅台酒公司身上显失公平。 该人士介绍,茅台酒的生产周期是4年以上,首先酿酒就需要花一年的时间,然后还要存放至少3年。2011年茅台酒的产量是3万吨,但这些酒并不是当年投放,而是先扣除20%长期保存,余下80%保存3年以后才投放市场。该内部人士还透露,茅台酒在贵州的销售量最大,大约占到10%以上,广东、山东等省的销量也较大。从已签订的合同来看,政府部门直接采购的茅台酒占总销售量的15%左右。但贵州茅台集团前董事长季克良对该数据进行了否认,并表示卖给政府部门的酒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贵阳一个区所使用的茅台酒如果按照300箱计算,每箱12瓶,照出厂价合222万元左右。但政府工作人员透露,区一级的政府一般拿不到茅台酒的出厂价,最多拿到在专卖店的价格。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要购买茅台酒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上打报告预定,然后把钱打进茅台酒厂的账号。据称,县区一级政府跟茅台酒厂买酒,如果不先打款肯定拿不到酒,且茅台酒厂以后就不卖酒给该政府部门了。 公款消费茅台占主流 3月3日,记者从北京一家酒类商贸公司了解到,500毫升装的53度飞天茅台酒市场售价为2160元/瓶。 从2002年开始,白酒价格开始全面上涨,当年茅台出厂价刚200元出头,零售价还不到300元;2006年2月10日出厂价提高至308元;到2008年,零售价已突破700元,而2011年零售价超过2000元。10年间,零售价上涨超过6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认为,茅台这些年价格上涨,公款消费占据了主流,因此应该限制公款消费茅台。 2011年底,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政府各部门“不得采购奢侈品”。上海市多位人大代表曾表示,虽然目前该《条例》对“奢侈品”还没有细化的认定标准,但如果一瓶市价2000多元的茅台酒还不算奢侈品的话,显然无法说服民众。 一名白酒业内人士表示,“在公款消费中明确禁止喝茅台”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我国的财政预决算制度不够合理,存在随意支出都可报销的弹性,就算禁止了公款消费茅台,也会有其他奢侈白酒代替。一位茅台酒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每月销售额都很大,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客户反映茅台酒相应发票无法报销的问题。” 据《每日经济新闻》 遏制公款消费审计是"杀手锏"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林嘉騋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并列出了禁止公款消费茅台酒的四点具体建议。一时间,该提案引起了舆论强调关注。记者对林嘉騋进行了专访。 加强审计严密监管 记者:您提出提案的初衷是什么? 林嘉騋:现在茅台酒实际流入市面上的不多,更多的则是流向政府、央企、国企。白酒类近年来价格涨速如此之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款消费这个渠道没有被堵住。要从源头上禁止公款高档消费,审计就是一个杀手锏。 记者: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接待用酒、接待标准上是否有相应标准? 林嘉騋:目前茅台、五粮液等频繁出现在政府接待上,甚至有国企、央企还从国外进口洋酒,要杜绝此类现象,还需要一些政策出台,并规范相应的接待标准。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有不同的接待指标,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不严密,这还要进行审计,审计过程中出现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需要建立一个严密的监管制度。 把反腐贯彻到犯错之前 记者:反腐败一直是司法纪检部门的重要工作,近几年也陆续出台一些反腐败、预防腐败的相关文件,但为什么腐败却一直没有杜绝? 林嘉騋:关于反腐败,中纪委、司法部等各个部门出台的政策、规定有很多,但问题是中央的政策到地方上往往贯彻不力。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比较完整的反腐败法律,这不利于预防腐败。 记者:我国的反腐败应如何进行? 林嘉騋:国家要建立一个机制,把反腐倡廉工作贯彻到干部犯错误之前,建立预防、防范机制,而不是等到干部出问题之后再去处理,这将是人才的很大损失。要建立监督的机制,包括新闻监督、民意监督、党内监督和民主党派监督等,各种机制都要形成,这样会有助于使干部不再犯错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