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新闻超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聚焦全国两会
 
标题导航
南车否认“奢侈动车”报道
央视大火材料案重审
南京用幸福指标考核干部
这个逃犯演过《十三钗》
母亲怕耽误再婚毒死子女
胡润发布富豪榜单宗庆后成内地首富
男子用花布抱母求医感动众网友
最高检将严查涉黄涉黑犯罪保护伞
名古屋市长拜访我驻日大使馆被拒
可乐被曝含有致癌物质
斯里兰卡男子“活埋致死”
菲为省钱拟关部分使馆
沙特外交官在孟遭枪杀
阿富汗雪崩致37人丧生
2012年03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高检将严查涉黄涉黑犯罪保护伞



  据《京华时报》报道 3月5日,记者从最高检获悉,从去年1月至今年1月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5730件,立案侦查5000余件,通过办案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64亿元。最高检透露,今年我国除了重点查处危害民生、民利类案件,还将严查涉黄涉黑犯罪的“保护伞”案件,打击一切在涉黄涉黑案件中提供庇护的渎职侵权现象。
  同时,各级检察机关要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认真查办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渎职侵权犯罪。一年来各级检察机关重点查办“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渎职犯罪案件,突出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土地出让、矿产开发、规划审批等涉及的渎职犯罪案件,重点查处政府保增长、调结构、稳物价等投资领域和强民惠民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渎职侵权犯罪,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最高检介绍,今年5类犯罪案件将是各级检察机关工作的重中之重,这5类犯罪案件分别是:扰乱市场经济管理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强揽工程、强占市场、制假售假事件背后的渎职侵权犯罪;危害国家投资安全、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违法征地拆迁和生产安全事故背后的渎职侵权犯罪;教育、就业、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扶贫开发、社会保障、安居工程和“三农”领域的渎职侵权犯罪;文化企业审批、文化产品流通、文化和网络市场监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渎职侵权犯罪;插手基层民主选举、贩黄贩毒、聚赌聚淫、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