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聚焦全国两会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以色列“有权自己决定命运” |
◎以总理与美总统就如何阻止伊朗研制核武器闭门会晤 ◎美以对“红线”仍有分歧,奥巴马大选前不会明确答复 |
|
|
内塔尼亚胡和奥巴马“相谈甚欢”。新华社发 |
|

|
|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3月5日与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会面前说,以色列有权利、有能力自卫,必须“自己决定命运”。西方媒体分析,针对伊朗核计划,奥巴马至少现阶段倾向于外交施压。目前,美以在定义伊朗核计划的“红线”方面仍未取得共识,而在大选前,奥巴马不可能就此给出明确答复。 对于刚刚结束的伊朗议会选举,一些分析人士担忧,立场更为激进的保守派上台将使西方国家在今后处理伊朗问题上面临更多挑战。
奥巴马 敦促以方保持耐心 正在美国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5日在白宫与奥巴马举行闭门会晤,历时3小时,如何阻止伊朗研制核武器是关键议题。两人在闭门会谈前对记者发表了简短的讲话。 奥巴马在讲话中重申了美国对于以色列安全“不可动摇”的承诺。他说,在安全问题上,“美国将永远支持以色列”。不排除任何解决危机的手段,如有必要,可能实施军事打击。他同时敦促以方保持耐心,等待制裁和外交手段发挥效用。“我相信,外交解决方案(发挥作用)的窗口依旧敞开,”他说,“我知道,(以色列)总理和我都希望借助外交途径。” 内塔尼亚胡讲话时没有对奥巴马所说“外交途径”作出回应,只提及以方的自卫权力和以美双方的盟友关系。 一些分析师认为,美国和以色列都不接受伊朗拥有核武器,只是应对策略不同。美方希望有较长的应对时间表,而以方倾向于速决。 以方近期措辞愈发强硬,致使外界猜测它可能单独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军事打击。奥巴马政府希望以方缓一缓,给制裁和外交施压发挥作用以时间和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5月内塔尼亚胡和奥巴马见面时相比,这次会面双方的“肢体语言”缓和不少,会面气氛良好。路透社解读,表面和睦无法掩盖双方立场未能有效调和。 内塔尼亚胡 关乎存亡“等不起” 内塔尼亚胡在讲话时强调,在面对伊朗核威胁时,美国和以色列是“站在一起的”。但他同时明确表示,“以色列保留在面对任何威胁时保卫自己的权利”,“当事关以色列安全时,以色列有作出自己决定的主权”。 内塔尼亚胡还表示,他作为以色列总理的最高责任就是确保以色列“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接近两人的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记者,内塔尼亚胡给奥巴马吃下“定心丸”,称以方没有就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作出决定。 内塔尼亚胡向奥巴马承认,借助外交施压和经济制裁,伊朗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是可以给军事打击留有的时间越来越少。 内塔尼亚胡认为,涉及国家生存,以色列等不起。他5日告诉亲以色列游说团体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我们没有能力等更久。作为以色列总理,我不能让民众生活在遭灭绝的阴影中。” 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5日报道,内塔尼亚胡向奥巴马表示,对伊朗来说,以色列是“小撒旦”,美国是“大撒旦”,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对他们而言,我们就是你们,你们就是我们,”内塔尼亚胡对奥巴马说,“至少在这最后一点上,我认为他们是对的:我们就是你们,你们就是我们,我们站在一起。”
◎观察 “红线”有分歧,奥巴马大选前不会明确答复 虽然美以两国领导人极力展现“亲如兄弟”的关系,但近来两国在伊朗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几乎已是公开的秘密。 内塔尼亚胡此次访美前也在加拿大表示,和平解决伊朗问题的时间快没有了。但奥巴马本人已明确警告先发制人只会得不偿失,并强调仍有通过外交解决这一问题的空间和时间。对于两人的分歧,奥巴马坦言:“多数情况下分歧为技术性,而非战略性”。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官员称,他们认为在奥巴马和内塔尼亚胡会面之后,以色列打击伊朗的愿望有所缓和。但以色列官员则称,奥巴马在公开和私下场合都承认以色列的自卫主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获。内塔尼亚胡也感谢奥巴马近期表示愿意使用美国军队与伊朗对抗。 美以两国的官员都表示,两国在定义伊朗威胁的急迫性和所需要做出的回应方面都有很大分歧。这种分歧可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对美以关系造成持续性的影响。两国官员都认为,美以在定义伊朗核计划的“红线”方面仍未取得共识。 内塔尼亚胡向奥巴马政府施压,希望将“获得核能力”作为伊朗核问题的“红线”,但是很多西方外交官认为,伊朗方面实际上已经越过了这一界限,这样的政策会刺激立刻向伊朗动武的呼声。 了解“内奥会”的人士表示,内塔尼亚胡和奥巴马都没有在会谈中向对方施压,要求对方明确表明到底如何定义“红线”。奥巴马仍然将武力打击作为最后的选项,而内塔尼亚胡也不愿向美方说明以色列会在何时、何地动手。 分析认为,美以两国领导人试图借此次会谈协调对伊动武的立场。奥巴马政府希望能够说服以色列推迟可能对伊动武的计划,给制裁和外交手段以更多时间。以色列目前则亟需美国明确表态,如果伊朗不中止“寻求核武器”,美国不排除动武的可能。但以色列始终没有等到期待中的美国立场。 以色列媒体分析认为,在大选前,奥巴马不可能给出明确答复,美以双方需要协调一致。
伊朗更激进保守派上台,西方国家麻烦多 对于伊朗议会选举结果,一些分析人士担忧,立场更为激进的保守派上台将使西方国家在今后处理伊朗问题上面临更多挑战。 对此,以色列前情报高官特萨弗里尔认为,也许大多数人都认为保守派比内贾德更激进,但是在他看来,内贾德总统的激进言语毫不利于缓解以色列和伊朗的关系。 特拉维夫大学伊朗问题专家曼纳希利教授在一定程度上赞同特萨弗里尔的观点,同时他也指出,内贾德虽然言辞激进,但是相比保守派,在与西方打交道时,他还是善于变通并可以适当妥协的。 对此,他举例说,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时,保守派竭尽一切阻止伊朗政府与奥巴马总统对话,并且施压伊朗政府实行反美外交政策……“鉴于此,伊朗保守派甚至比伊斯兰革命卫队还难打交道。” 目前,保守派的获胜也使伊朗军方在核问题上表现出更强硬态度。伊朗军方表态,将全力回击入侵者,并要求美国和以色列放弃军事打击念头。 对此,曼纳希利教授认为,美以双方政治家并不倾向于军事手段处理伊朗问题。但是两国强硬派却支持军事打击,而这种声音可能最终将这一问题引入死胡同。上月底一项民调显示,34%以色列人不支持武力打击伊朗,42%认为可在美国帮助下发动打击,只有19%支持以方单独动武。 对奥巴马重申在伊朗问题上保留军事在内所有手段,曼纳希利教授表示赞同,他认为美国应承担更多责任,避免以色列强硬派一意孤行。同时他还指出,解决伊朗核问题另有他途,因为目前伊朗国内困境重重,经济制裁和对外封锁使伊朗国力羸弱,不久前伊朗货币刚刚贬值40%。
◎以媒言论 炮轰奥巴马“伊朗论” 此次“内奥会”前,奥巴马的一番言论令以色列媒体颇感失望。 奥巴马3月4日会见亲以色列游说团体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代表时说,美方认同以色列立场,无法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美方支持以色列自卫的权力,将在必要时毫不犹疑地发起军事行动。不过,奥巴马说,军事行动是最后选择,外交途径仍是美国首选方案。 “奥巴马虽然承诺美国不会接受伊朗拥有核武器,但他的立场没有丝毫改变,即希望伊朗‘自动’放弃、而非外力‘解除’。” ——《新消息报》 “奥巴马甚至等不及和内塔尼亚胡会晤再传递信息,即想把‘战争论调’放一边。" 以色列评论员指出,内塔尼亚胡访美意在寻求美国承诺军事打击伊朗,至少“默许”以色列发起打击。然而,在美国总统选举的背景下,内塔尼亚胡此刻可能难以如愿。 ——《国土报》 “奥巴马4日讲话凸显政治考量。他想告诉以色列决策者、公众、乃至美籍以色列人,他现在不想看到军事行动。" ——《青年报》
◎相关新闻 美资深参议员放言 空袭叙利亚政府军 美国资深参议员约翰·麦凯恩3月5日宣称,国际社会应该对叙利亚政府军展开空袭行动。 麦凯恩5日在参议院发言时将叙利亚国内的动荡局势比作巴尔干半岛的战争罪行,宣称“是时候实行新的政策了”。他说:“我们必须向‘叙利亚自由军’及其他反对派武装提供军事方面的支持。不过时至今日,单单这方面的支持已经不足以阻止杀戮,拯救无辜民众。当前最现实的方式就是借助国外军事力量进行空袭。” 本报综合新华社、《新闻晚报》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