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周岩案”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就在人们在为小周岩惋惜的同时,又爆出了另一件让人们瞠目结舌的罪行,20岁的搬运工马金库被指控因不满尹女士让他帮忙照看孩子,持斧子将她及其2岁的儿子砍死。 青少年这些疯狂的举动,让人们不仅要问:“孩子,你们为什么总是‘走向极端’?”据我市心理专家介绍,从开展心理咨询的案例来看,儿童的心理问题一般从上幼儿园开始出现,中小学生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初三、高三毕业班学生问题最多、最严重,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主要与孩子幼年时期的家庭教育有关。
“问题孩子”的背后是“问题家庭” “青少年好比蝴蝶,他们经历着从毛毛虫到蝴蝶之间的层层蜕变。这种蜕变充满潜能,但又很脆弱。”而蜕变过程中的这种脆弱,如果没有适宜的营养和呵护,安全、充满支持的环境来弱化,则可能潜藏着某种致命的危险。 据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咨询室的赵瑞莲主任介绍,家庭的健全、健康、和谐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离异重组家庭、暴力溺爱家庭、家长漠视、过分期待等都会使未成年人尤其是13~16岁成长阶段的青少年产生焦虑、抑郁、愤怒、退缩、对立、违抗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长期得不到开导、宣泄,就会从心理亚健康发展成心理疾病,并做出极端反应。 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徐广军说:“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问题家庭”的来源则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父母双方离异,或者是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亦或者是父母对于孩子过于严厉等等,这些矛盾都会引发孩子的抵抗情绪等心理健康问题,如果“问题家庭”不能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就不能消除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不及早对“问题家庭”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家庭心理干预,就无法挽救这些深患心理健康疾病的孩子,而青少年严重的精神疾患,总有一天会因为某种刺激因素而爆发,最终就会导致恶性伤害事件的发生。
单亲家庭 设法弥补情感缺失 记者对我市某小学调查后发现,对于离异孩子,老师们普遍有种共识: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学校不爱说话,比较反感谈及家庭和学习。 我市某小学三年级的小辉,活泼开朗,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老师同学都非常喜欢他。但自从父母离婚后,这位往日笑容满面的小男孩逐渐变得沉默寡言、自卑孤僻,不想与同学接触。由于经常缺课,作业不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对于老师的要求总是非常恼怒,有次老师课后留下他补写作业,他高声威胁老师,再给我布置作业,我就去跳楼! 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 徐广军: 一般像小辉这种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各种心理指标上都比正常家庭同龄儿童差,他们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事重重、过度的恐惧和担心、多疑和寂寞。 孩子由于缺乏父母充足的爱和教育,上学以后对学习也缺乏信心,容易出现无上进心、偏科、成绩不好的情况。 在个性塑造上,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而离异家庭带给孩子的却是残缺不全的个性影响与教育,这样必将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例如,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不信任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少信心,在与人交往中一般冲突较多。 有研究表明:父母离异给孩子的创伤仅次于死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不良的影响不仅没有减弱消失,反而会逐步积累,甚至造成交往障碍。虽然父母离异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有其特殊性,但是只要父母双方多花一些时间去关心孩子,对症下药,并且能科学及时地引导他们走过心理的泥泞,让孩子感受到爱,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他们造成的负面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