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版:世界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聚焦全国两会
 
标题导航
开条件做暗示,美搞许诺外交
2012年03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条件做暗示,美搞许诺外交
◎美国防部长称,考虑向叙反对派提供非作战武器援助 ◎拿向以色列提供先进武器为条件,换不对伊动武承诺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



  当地时间3月7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表示,美国正考虑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非作战武器援助。与此同时,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公布普京当选新一届总统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表示,美方准备与俄罗斯当选总统普京合作。另据以色列媒体8日报道,美方以向以色列提供先进武器为条件,换取后者承诺今年不对伊朗动武。做暗示、表意愿、开条件,美国搞许诺外交。

美称愿与俄当选总统合作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7日公布总统选举正式结果,普京当选俄新一届总统。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当天举行的大选总结会议宣布,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投票率为65.34%,普京的得票率为63.6%。在其他4名总统候选人中,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的得票率为17.18%,独立候选人普罗霍罗夫的得票率为7.98%,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的得票率为6.22%,公正俄罗斯党领导人米罗诺夫的得票率为3.85%。中央选举委员会会议一致通过的决定确认,总统选举成立并有效,普京为俄罗斯新当选总统。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7日表示,美方准备与俄罗斯当选总统普京合作,但俄方在北约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上“没有否决权”。希拉里对记者说:“我们做好了在当选总统普京宣誓就职并履行总统职责后与其开展合作的准备。”她还说,美方将寻求在叙利亚危机等“一系列难题”上加强与俄罗斯合作。
  在回答有关欧洲反导系统问题时,希拉里·克林顿说,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将继续与俄罗斯举行会谈,以求达成协议。但她强调,俄罗斯对北约计划部署的反导系统“没有否决权”。
  2010年11月,北约领导人在里斯本峰会上决定建立覆盖欧洲的反导系统,美国在欧洲的反导系统将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北约邀请俄罗斯参与合作,共建欧洲反导系统,但俄方认为这一系统威胁到自身安全,要求北约作出该系统不针对俄罗斯的法律保证,否则将采取反制措施。

美考虑直接援助叙反对派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当地时间7日表示,美国正考虑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非作战武器援助。这是美国首次提及可能向反对派给予直接援助。
  帕内塔当天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表示,美国反对对叙利亚采取“单边”军事行动,仍然致力于通过外交措施解决叙利亚危机。
  当被问及政府是否会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通讯设备时,帕内塔说,“我希望在闭门会议中讨论这一议题,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们正在考虑给予(叙利亚反对派)一系列非作战武器援助。”
  帕内塔的表态意味着美国首次暗示向叙反对派提供直接援助的可能性。
  此外,帕内塔强调要谨慎对待采取军事行动的策略,称缺乏国际共识的行动可能导致叙利亚陷入内战。
  美国总统奥巴马6日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也表示反对对叙利亚采取单边军事行动,并认为就叙利亚局势而言,不存在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叙利亚正在发生的情况是“不可容忍的”,但认为只要部署美国军队就能解决问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随着叙利亚国内暴力升级,美一些政客开始鼓动美国仿效解决利比亚危机的模式,再次牵头对叙利亚发动空袭。美资深参议员麦凯恩5日在参议院发表讲话时呼吁美国主导对叙政府军实施空袭,通过在叙建立“安全区”来提供人道和军事援助。
  与此同时,俄媒体报道刚刚在俄罗斯总统大选中获胜的普京7日表示,俄罗斯没有考虑向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提供政治庇护。这是普京胜选以来首次就叙利亚问题发表言论。
  普京对记者说:“我们甚至没有讨论这个问题。”普京2日在接受采访时否认会全力支持阿萨德。普京表示,俄方与阿萨德政权没有“特殊关系”,叙利亚人民才有权决定自己国家的未来。
传美以就对伊动武做交换
  以色列媒体8日报道,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访问美国期间,美方以向以色列提供先进武器为条件,换取后者承诺今年不对伊朗动武。
  以色列《青年报》当天以不愿公开姓名的西方外交官和情报官员为消息源报道,总理内塔尼亚胡本周访问华盛顿期间,美方提出向以色列提供先进钻地弹和长程空中加油机。作为交换,以色列方面同意把可能存在的对伊朗动武计划推迟至2013年。
  美国、以色列等国指认伊朗以核项目为幌子秘密发展核武器。伊朗否认,称核项目出于和平利用核能目的。美以双方当前就伊朗“核威胁”的迫近程度有分歧。美方希望以色列保持耐心,给经济制裁和外交施压更多时间以发挥作用;以方认为,如果放缓军事行动,自身现有的军事装备恐怕“等不起”。
  报道说,这种情形下,美方承诺向以方提供更先进武器装备,以延长军事打击的“时间窗口”。例如,以方将获得更具威力的钻地弹,对在坚硬岩石“掩护”下的伊朗核设施构成更大威胁。
  就对伊动武,多数以色列民众持谨慎态度。以色列《国土报》委托民意调查机构“迪亚洛格研究所”本月4日和5日展开调查,征询受访者对以色列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的看法。结果8日发布。
  被问及以色列是否应在没有美支持的情形下单独行动时,497名受访者中,58%给出否定回答。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对总理内塔尼亚胡表达支持。
  内塔尼亚胡6日与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会面,获得华盛顿不会容许伊朗拥有核武器的承诺。
  法国外交部长阿兰·朱佩7日说,军事打击选项的后果“不堪设想”,坚定推行制裁是阻止动武的最佳途径。“以色列国内仍在(就是否实施军事行动)辩论,”朱佩说,“我们的责任是让以色列注意到它(军事打击)不可预知的后果。”
◎分析
  美国表态耐人寻味
  普京在4日的俄总统选举中获胜,美在第一次声明中只字不提普京。等到俄官方公布大选最终结果后,美国务卿希拉里才表示,美国愿意与普京合作。美两次表态,隐含着耐人寻味的重要信息。
  分析认为,尽管普京不喜欢西方,但他并不反西方。他在担任总统期间曾致力于改善俄美关系,但所有尝试失败后,普京才开始对美采取强硬立场。美国打心底里不希望普京重回克里姆林宫,才会在第一次声明中只字不提普京。
  美虽然不喜欢普京,但也不希望普京还没上台就搞僵两国关系。正因为如此,美才在第二次表态中承认普京的胜利。也正因为如此,与去年12月俄杜马选举后美高官纷纷抨击选举舞弊的做法不同,俄公布总统选举初步结果后,美只要求俄对选举中的程序性不当行为进行调查,调门降了不少。
◎相关新闻
  叙石油副部长倒戈
  据外电报道,一份叙利亚活动分子发布在网上的视频录像显示,叙利亚石油部副部长胡萨米尔丁于当地时间3月7日夜间至8日凌晨时宣布辞职,并表示将加入反对派阵营。
  胡萨米尔丁在视频中说,“我,石油部副部长胡萨米尔丁,宣布倒戈并辞去政府职务。”他还称,“我将加入人民革命队伍,对抗政府的不公和暴行。”
  报道指,胡萨米尔丁由此成为叙利亚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以来辞职的级别最高的官员。
  胡萨米尔丁表示,他已为叙政府服务了33年,不希望以“罪人”的身份结束一生。他还呼吁其他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同事放弃叙政府。
  叙利亚的局势动荡,让各方都开始担心起来。据法新社报道,法国航空公司7日称,由于叙利亚反政府示威活动导致局势动荡,该公司取消了巴黎与大马士革之间的航班。
  本星期早些时候,法航取消了2个飞往大马士革的航班。

◎分析
  伊核谈判缘何重启
  伊朗核计划争议6日出现转机,伊朗与六国对话重启有望。以色列7日表达谨慎欢迎态度,提出有必要做好对话失败准备,不排除动用“军事选项”。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去年11月发布伊朗核问题报告后,伊朗和西方国家便展开新一轮对抗,从而导致伊朗局势持续升温。然而,观察人士注意到,虽然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了更为严厉的制裁,以色列甚至发出军事打击威胁,但从美英法等国领导人最近表态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对伊动武并不是最优选项,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的直接目的还是要把伊朗拉回到谈判桌前。
  舆论普遍认为,一旦伊朗和六国恢复谈判,就能为各方外交斡旋赢得时间和创造空间,以色列如选择在此时动武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伊朗局势的复杂性、尚未摆脱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大选等多种现实因素直接制约着西方现阶段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行动的可行性。
      本报综合新华社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