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9日下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会议后,卫生部部长陈竺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建议调高烟草税,降低烟民数量,将健康城市的概念充实到卫生城市的内涵中。陈竺说,前年针对高档烟调整过一次,但“中低档烟的调税势在必行,我相信人民群众会支持的”。 (3月10日《京华时报》)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提高烟草税,国家可以增加税收,也可以减少烟草制品的消费。卫生部长希望通过经济杠杆达到控烟的目的,初衷无可厚非。但笔者并不认为这是个好建议,提高烟草税效果恐怕不容乐观。对香烟征收重税,除了可以多收钱以外,对控制香烟、减少吸烟作用微乎其微。 对高档烟提高税收,只会增加腐败成本,让广大纳税人负担更重。南京周久耕“天价烟事件”,常州小镇1个月公务招待中华烟280条,安徽太和县三塔镇领导在危房办公也要抽中华烟,就很能说明问题。对于普通平民来讲,提高烟价,只对少数烟瘾不大,戒烟意志比较强的人管用。大多数人并不会因为烟价上涨就放弃吸烟。如果强行提高烟价,除了增加他们的吸烟成本以外,只会迫使他们选择价格低廉、质量低劣的香烟,这不仅不能减少他们的医疗成本,改善他们的健康,还会让他们的健康风险更大。 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烟草税以后,地方政府会尝到烟草经济更多的甜头,不但对控烟无益,还会刺激某些地方发展烟草产业的热情,这难免与卫生部长提高烟草税的控烟初衷背道而驰。2012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传出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烟草行业共实现工商利税7529.56亿元,同比增长22.5%。全国两会期间,兴业银行披露的一份定向增发方案显示,中国烟草总公司2010年净利润为1177亿元,日赚约3.2亿元。在前几年的两会上,针对政协委员的“禁烟”呼吁,国家烟草局原副局长张保振曾回应说“禁烟影响社会稳定”,为烟草行业的垄断利益辩护。某地甚至出现了“百官倡烟”的咄咄怪事。地方政府对烟草财政热情高涨,烟草利益蛋糕越做越大,对黎民百姓有多少好处? 经济利益再重要也不能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在笔者看来,提高烟草税与烟价还不如立法对公共场所控烟。另外,全面禁止烟草广告,扎紧公共财政口袋,倡导控烟氛围。而且国家机关要带头控烟,引导社会潮流。控烟是项综合工程,绝不是简单地提高烟价。
 不排除少数观众有时会有些崇洋媚外的心理。 ——演员宋春丽谈国产片受冷遇原因。 跟一句:睡不着嫌床歪。
作为炎黄子孙,老是把黄色跟色情联系起来很不妥。 ——海南省副省长林方略称应把“扫黄”改称为“扫淫”。 跟一句:林副省长,研究点正事好吗?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该抵制茅台。 ——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呼吁别抵制茅台,称其是知名民族品牌,应为它骄傲。 跟一句:没人抵制,就是喝不上。
游泳时可能用得着。 ——安徽4名女公务员下飞机偷拿救生衣,称不知道犯法。 跟一句:偷东西犯法都不知道还干什么公务员。
|
|